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螟是危害玉米最为严重的害虫,采用常规化学农药防治方法很难控制,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螟总体防治效果较化学农药防效提高60%左右。文章主要阐述了天津市玉米螟发生规律和5项绿色防控技术。一是农业防治技术;二是物理防治技术;三是利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四是利用真菌类白僵菌生物防治技术;五是利用细菌微生物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害虫,在防治方法上。常规的化学方法很难控制,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而且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利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玉米螟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较,在总体防治效果上要提高60%左右,而且避免了化学农药防治玉米螟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文章主要阐述了平河乡在玉米生产中玉米螟发生规律和4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可以减少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现代化防治工作积极作用,利用先进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自身工作可靠性与有效性。文章通过分析玉米螟的危害、生物学特征并提出了玉米螟的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4.
正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以种植玉米面积大较大玉米螟防治成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2014年在大力示范推广白僵菌与赤眼蜂结合一起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基础上,又将两种绿色环保的投射式杀虫灯和性诱捕器的物理防控玉米螟的技术集成应用进来,形成绿色环保防控玉米螟技术。一、绿色环保防控玉米螟技术原理1.投射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绥中县玉米生产安全,2014年该县开展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介绍防治技术措施、组织措施,调查应用结果,总结实施经验,以为玉米螟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13年青冈县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春雷  崔海洋 《农林科学实验》2013,(22):132-132,134
2013年,青冈县应用赤眼蜂、Bt乳剂、杀虫灯防治玉米螟。该文阐述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情况,介绍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和产量效益,经田间调查和秋季测产挽回损失率都在5.47%以上,3项措施共挽回粮食损失903.862万元。  相似文献   

7.
<正>许昌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在15.33万hm2左右,是全市第一大秋粮作物。玉米螟作为玉米种植期间的常见害虫之一,对玉米的产量及品质影响重大。采用传统的化学防治技术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但不利于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总结分析许昌市玉米螟的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生原因,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还可以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次及数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玉米螟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玉米螟发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以为玉米螟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连续多年对天水地区玉米螟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探明了为害天水玉米的主要虫害为玉米螟,初步掌握了该虫在天水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程度及生活史。在掌握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试验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提出了在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前,采用白僵菌封垛,减少虫源基数;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用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在成虫产卵初期、盛期连续2次释放赤眼蜂的绿色防控措施。通过绿色防控方法适期集成应用,达到绿色防控玉米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近几年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玉米螟也成为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玉米螟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我旗粮食稳产、高产、优质、农牧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我旗实际情况,建设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措施为主的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重点示范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玉米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2018年,在大新庄镇新三村针对玉米中后期玉米螟进行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螟性诱剂诱捕器、赤眼蜂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速效性稍差,但持效性长。生物制剂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相比,防效差异不大。绿色防控处理区产量均优于化学防治区。同时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河谷玉米螟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发生条件,在分析新疆伊犁河谷2014年玉米螟发生情况及2015年发生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重要害虫,如果防治不力,可造成10%-20%的损失。加快推进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促进玉米生产意义十分重大,也是建设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绿色植保事业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迫切需要。汝州市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73万亩左右,开展"生物导弹"防控玉米螟,通过示范推动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是优化农技推广结构、切实有效减低化学农药施用量的重要举措。我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生物导弹"推广,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玉米螟的危害特点,总结了其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昌图县是著名的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大县,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在300万亩以上,占总耕地面积420万亩的71.4%,玉米螟防治工作成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环节,2010年在大力示范推广白僵菌与赤眼蜂结合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基础上,又将两种绿色环保的投射式杀虫灯和性诱捕器的物理防控玉米螟的技术集成应用进来,形成绿色环保防控玉米螟技术。  相似文献   

18.
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并呈现进一步严重发生危害态势.论述了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并根据不同发生程度提出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9.
昌图县2011-2015年连续5年开展了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该文介绍玉米螟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及效果调查等方面的内容,为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的继续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鉴定、综合防控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亚洲玉米螟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等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文献统计学方法收集资料及调研,分析国内外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结果】亚洲玉米螟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均有分布,雌性个体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吸引雄性继而交配;鉴定亚洲玉米螟主要性信息素组分为顺/反-12-十四碳烯醇乙酸酯(Z/E-12-14:Ac)和正十四碳醇乙酸酯(14:Ac),各组分作用不同,组分间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产品已运用于监测、诱杀与交配干扰中,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的集成技术防效显著;应用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性信息素诱剂诱捕效率的因素,包括性信息素剂量、诱捕器类型、放置高度、颜色及环境等。【结论】亚洲玉米螟在多个国家的玉米种植区均有分布,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比例存在地理种群差异,利用性信息素最佳组分系统结合影响性诱剂诱捕效率的多种因素,在田间防控亚洲玉米螟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基于性信息素防控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