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精准扶贫背景下农特产品销售情况,为优化现行扶贫模式提供参考,以陕西石泉农特产品店为例,采取走访调研方式,分析精准扶贫背景下农特产品的销售困境与对策。结果表明:陕西石泉的农特产品销售主要有借助互联网销售与坚持线下实体销售2种模式。2种销售模式的农特产品店从初创到发展均充分发挥能人效应与利用熟人关系网络拓展客户。电子商务在贫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主要为电商发展的量化生产需求与有限产量的现实间的偏差、电商扶贫政策落地实践中实然与应然间的偏差。建议进一步完善电商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加强电商人才体系建设及打造农特产品产业链,进而达到电商扶贫的预期效果,使农户精准脱贫从而走上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贵州民族地区农特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展示出巨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特产品发展现状的概述,分析现行贵州民族地区农特产品电商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研究贵州民族地区农特产品电商运营模式的创新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8月2日,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活动现场发布了229个"电商扶贫优秀农特产品"和185个"电商扶贫重点扶持农特产品"名单,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340个贫困县。据了解,中国电商扶贫联盟不仅从贫困地区遴选出一批优秀农特产品品牌,还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将从品牌塑造、专业培训、销售体系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帮助贫困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在互联网快速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中,催生了过去许多不曾有的新业态,农村电商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看各地农村电商发展的案例,从简单的农特产品上行到最后形成农村互联网新经济,电商从多个方面推动着农村的产业振兴。推动农村既有产业上网,是农村电商带来的首要作用互联网是一个大市场,突破了原来农特产品的销售半径,实现了小村庄与大市场的对接,原来一些在本地卖不上价钱的土货,在网上成了抢手货。  相似文献   

5.
日前,“甘味”品牌暨宕昌县域公共品牌“羌源味到”发布会在深圳举行。“厚道宕昌,地道甘味”的近20类80余款农特产品集中亮相,以直营店的方式落户深圳,走向全国,出口海外。宕昌县域公共品牌“羌源味到”已提交注册,甘味品牌深圳运营中心的建成和宕域公共品牌“羌源味到”的发布,标志着宕昌县已建成新的形象展示窗口、新的推进合作平台、新的企业服务基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优质农特产品通过深圳馆以新的姿态走出甘肃、走进深圳,将开启宕昌县电商发展、助农增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济宁市邮政管理局日前向国家邮政局申报了建立金乡大蒜、鱼台大米两个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努力为济宁市"互联网+农特产品"项目搭建平台,引导快递企业与电商平台、农特产品种植户深度合作。"近年来,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由传统的B2B模式发展为C2B模式,并搭载阿里菜鸟乡淘模式,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农特产品电商正全面爆发,"吃货经济"引爆新型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产业基地互联网化、品牌化营销、渠道微商化、社群化、供应链扁平化、快物流网络,成为微商时代必须面临的新的商业模式。2016年,农特产品电商正全面爆发,"吃货经济"引爆新型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产业基地互联网化、品牌化营销、渠道微商化、社群化、供应链扁平化、快物流网络,成为微商时代必须面临的新的商业模式。老朱总结了国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电商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农村电商的发展对扩大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拉动农村消费、方便农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在当前国内农业领域,涉农企业和农民对电子商务蕴含的巨大商机认识不足,涉农企业电子商务专业化人才缺乏,农村物流派送体系不健全、"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农特产品网上品牌培育工作滞后等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推动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成为两会内外议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延边州商务局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助推农村商贸流通的重要切入点,立足全州农特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政策和市场两大机遇,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一直以来,延边州高度重视电商工作,专门成立了州电商领导小组及电商办,将州电商办设在延边州商务局,并组建了州电商协会,切实加强对农村电商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市、各成员单位也积极组建电商组织机构,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统筹  相似文献   

10.
正阿里、苏宁、京东等电商企业纷纷布局乡村,构建农村电商平台,改变传统销售模式,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变成了网上热销产品。电商下乡,给乡村带来了新活力。过去线下摆摊卖,如今线上论对卖"过去核桃摆摊卖,一棵树卖不出多少钱。如今变成文玩,在网上论对卖,一天能卖出几百单。"河北省涞水县娄村乡西安庄村农民王小雨边说边  相似文献   

11.
<正>打造电商孵化平台、建设农村商贸流通电商体系、服务农产品上行……一场对互联网经济的积极迎合,为延边农业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延边的农特产品正越来越多地从看不见的渠道被送到看得见的地方,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延边州传统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环县将农村电商作为促进扶贫开发、助农增收致富、带动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不断建设和完善电商平台、产业链条、设施设备,通过"转型拉动、典型带动、平台推动、应用撬动"四大引擎,逐步探索形成了合作社统一订单、企业统一加工、"环乡人"统一品牌、网货中心统一包装、溯源体系统一监管、物流中心统一配送的"六统一"发展模式,让优质绿色农特产品走出了大山。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151个,培  相似文献   

13.
主编速递     
正当前,信息技术在助农增收、促进农村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甘肃省陇南市以农特产品网上交易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性地闯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子。《创新视阈下电商模式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示范和启示——以甘肃陇南为例》从强化政策扶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建立供需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网货质量标准化体  相似文献   

14.
正遂昌:电商生态重构+农村电商遂昌县以农业经济为主,农林特色产品丰富。2012年全县电商交易1.5亿元,2013年1月淘宝网遂昌馆上线,2014年遂昌县以农林产品为主的电商交易规模已达5.3亿元。此外,农产品电商还带动了涉农旅游消费,全县2014年"农家乐"经营收入2.66亿元。遂昌初步形成以竹炭、烤薯、菊米等农特产品为特色,多品类协  相似文献   

15.
贾长安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661-3664
在总结西部地区农特产品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农特产品市场营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西部地区农特产品市场营销主要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电脑前,点击鼠标卖木耳;手机上,刷微信卖香菇。今年以来,康县农特产品销售数量猛增,木耳、香菇、核桃、茶叶、天麻等物美价廉的土特产品成为城里人新春主打年货,日均销量60余单。康县“宝贝儿乡品屋”日均销售黑木耳超过100斤;康县手工挂面,也随着央视《乡村大世界》的热播,订单与日俱增。电子商务让藏匿于深山的土特产品走向城市,开辟了销售新领域,促使康县2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5家快递物流业主实现转型升级。“顺应时代大潮,让康县农产品‘飞’起来,‘飞’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一年前,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的奋斗目标掷地有声。实践证明,电商营销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库  相似文献   

17.
<正>"大茶网以电商为杠杆,打造电商精准扶贫模式。它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电商行业在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是5月26日,"2017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年度盛典"上组委会给大茶网的(大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商平台)颁奖词。大农科技荣获唯一的"年度电商扶贫典范"荣誉。电商扶贫已经成为共识,也有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在投入电商扶贫的实践。但,电商该如何扶贫,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大农科技电商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等发展战略,吉林作为农业大省,农特产品是吉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跨境电子商务促进农特产品国际化,对振兴吉林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吉林省农特产品国际经营现状及问题1.1农特产品出口概况近年来吉林省农产品出口出现负增长,其原因一是世界经济不景气,二是吉林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就出口商品品种而言,吉林省农产品种类颇丰,但可供出口的以玉米、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战略,带动全县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构建了"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电商"产业扶贫新格局,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电商年销售农特产品总额超1亿元,全县近1万名贫困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实现增产增收。2017年,遂川县成功申请了第四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也是该县农村电商发展的一大红利。在电子商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淘宝项目在宾川运营一年多来,"下行"(指电商平台商品下乡,让村民购买)渐成规模,农民网上购物热情高涨,2015年宾川县下行销售额为2亿元。但业界更为期待的"上行"(指村民的农特产品进城)则显得有些冷清,2015年仅为5000余万元,"上行"和"下行"逆差巨大。为何农户农特产品"触网"却没成规模?农产品进城要迈过几道坎?针对这些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