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鄂玉10(6913)是湖北省十堰市农科院育成的中晚熟玉米品种,组合为Z069×S7913.在1997~1998年湖北省二高山区域试验中比对照郧单1号增产33.59%,比雅玉2号增产12.3%.在1998~1999年西南国家玉米区域试验中,比掖单13增产23.3%.该品种在产量、抗性、营养品质等方面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西南山区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不同质地土壤高产夏玉米氮肥追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对潮土类砂壤、中壤和轻粘三种土壤上高产夏玉米氮肥追施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不同质地土壤宜采用的追氮方式。在砂壤土上,应采用种肥10%、拔节肥30%、穗肥40%、粒肥20%4次施肥法,中壤土上采用拔节肥30%、穗肥50%、粒肥20%3次施肥,轻粘土应采用拔节肥60%、穗肥40%2次施肥。本文对不同质地土壤上追氮方式对玉米叶面积的发展动态及植株有关性状的影响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3.
鄂玉28(原试验代号T001)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2002年组配而成。该杂交种属中晚熟玉米单交种,需≥10℃积温2760℃.d。表现为株型半紧凑、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制种产量高等特点。清作适宜密度45000~54000株/hm2,套作密度37500~42000株/hm2。  相似文献   

4.
鄂玉15是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1995年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适宜密植,耐旱耐瘠,抗逆能力强,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亲繁制种产量高,最适宜湖北省低山、平原、丘陵地区作春玉米种植.本文介绍了鄂玉15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主要生产示范、试种情况,并简要介绍了鄂玉15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追施氮肥对土壤氨挥发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伟  黄炜  贾宏涛  李赟  薛涛 《玉米科学》2009,17(4):112-114
以北疆玉米-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通气法对不同氮肥品种和用量处理条件下田间土壤氨挥发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处理(常规和过量)比二铵处理土壤氨挥发显著增加,累积量分别增加了0.149 kg/hm2和0.151 kg/hm2;过量施肥能够加剧土壤氮素损失,过量施用尿素和二铵,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0.160 kg/hm2和0.043 kg/hm2。施肥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肥料和合理的用量,以减少土壤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料的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鄂玉25是十堰市农科院玉米育种研究所以外引系HZ111为母本、以自选系美C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性好,200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贵州等武陵山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密度、穗肥对鄂玉28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玉米新品种鄂玉28进行不同密度和穗肥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穗肥施用量下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该品种在种植密度48750株/hm^2和穗肥用量300kg/hm^2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鄂玉26(原试验代号T205)由恩施州农业科学院育成,2001年配组,2005年4月22日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参加贵州省玉米区试。该杂交种属中晚熟玉米单交种,需≥10℃积温2780℃·d。表现为株型半紧凑、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和制种产量较高的特点。适宜单作密度45000-54000株/hm^2,套作密度37500-42000株/hm^2。作为农业部科技跨越计划实施品种,该品种正加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氮肥不同追施方法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从高产施肥的角度研究了不同氮肥追施方法对春玉米穗位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玉米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呈降低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先增后减。氮肥分3次平均追施(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可使春玉米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较稳定,并能保持较长的高光合持续期,有效地提高玉米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0.
马剑  张钰 《玉米科学》2019,27(2):155-160
在位于陇东旱塬区的陇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田间试验,研究追肥时期对玉米营养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转运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小喇叭口期至成熟期,玉米叶片中NSC含量呈倒"V"的变化动态趋势,追肥时期仅改变其NSC峰值大小,不影响其变化趋势。小喇叭口期追施氮肥显著提高茎秆中NSC含量。玉米茎秆、根和叶片中NSC的转运量和转运率的变化规律相同,转运量表现为茎叶根,其转运率分别为7.72%、5.69%、2.70%。试验条件下,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为1∶2∶1的追肥方式下,玉米的产量最高,为10 177.59 kg/hm~2,较常规施肥(小喇叭口期一次追肥)增产11.86%。  相似文献   

11.
选育耐低氮高效玉米杂交种是解决氮肥生产率下降、环境污染、生态条件恶化的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选用18个玉米杂交种,以子粒产量为评价指标,将品种分为3类:高度耐低氮、中度耐低氮和低度耐低氮,研究了高度耐低氮品种组合和低度耐低氮品种组合的氮营养性状与子粒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氮条件下,高度耐低氮品种的氮利用效率、氮转运指数与子粒产量有较高的相关性,氮利用效率对子粒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低度耐低氮品种的吸氮量与子粒产量的相关性较大.因此,氮高效育种目标应在一定的吸氮量基础上,以氮利用效率为主攻目标,并注意对后期氮积累和氮转运指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氮肥一次性基施与分次施用对春玉米氮素利用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素吸收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后,玉米产量、生物量和吸氮量分别增加121.97%~177.88%、95.08%~127.77%、206.18%~295.46%,氮肥一次性基施(N1)和氮肥分次施用(N2)两个处理下植株生物量和氮累积量均在12展叶(V12)至吐丝期(R1)增长最快。与N1相比,N2处理下吐丝后干物质累积量增加30.18%,氮素累积量增加105.53%;N2处理下吐丝后氮素累积量对子粒的贡献率达68.13%~75.00%,显著高于N1处理。N2处理下玉米产量、生物量、吸氮量两年平均较N1处理分别增加7.60%、4.56%和3.19%,氮肥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平均较N1处理分别提高6.13%、10.22%、3.83%和12.58%。N2处理通过氮肥的分次施用保障了玉米开花后的氮素供给,提升了氮肥利用效率,更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2013,16(3):271-277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of fertilization on rice uptake and recovery of nitrogen were studied using 15N-lablled chicken manure (CM) and ammonium sulfate (A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method of totally basal dressing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can increase the N uptake by rice from the fertilizers. The N uptake from CM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from AS. The N partitioning to rice grain was also higher than other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effect on increasing yield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method of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ly. This method had such benefits as increasing N use efficiency, increasing N residue in soil and reducing N loss. High rice yield can be obtained while the soil fertility can be maintained with this method. So it is an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method of fertilization technique thus can be recommended to rice growers.  相似文献   

14.
极早熟糯玉米新品种克粘1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福忠 《玉米科学》2003,11(2):057-058
糯玉米起源于中国.目前我国推广的糯玉米品种较多,但克粘1号新品种是我国目前生产上已知推广应用的最早熟糯玉米单交种和玉米单交种,比冀承单3号早熟10天,具有极为特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氮磷用量与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不同施肥方式和不同氮磷肥用量条件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的生育特征、根际脲酶和磷酸酶特征、氮磷养分吸收量。结果表明,施肥量为800 kg/hm2(种子侧下方6 cm)处理的玉米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最高,成熟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吸氮、吸磷量也最高,子粒产量也较高;各处理玉米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非根际;在肥力相对较高的土壤,减施20%~40%氮磷肥至少可以维持玉米当年的产量,施肥方式对玉米的子粒产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辽单565玉米“吨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福全 《杂粮作物》2009,29(4):267-268
为推动新民市玉米高产田的建设,根据近年来新民市科技部的“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开展的创造玉米高产的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本文是以辽单565为代表的玉米一季产量1t/667m^2栽培管理技术,可作为其他玉米品种和其他地区创高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辽宁省生产上应用的9个品种,进行组配测试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证明了当代杂交优势在玉米多品种间混套种时的存在,进一步分析了当代杂交优势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通过本项试验,为今后玉米品种间当代杂交优势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大田条件下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设置农民传统施肥(FP)、水肥一体化(WF)以及水肥一体化减氮20%(WF-N)4种水氮管理模式,研究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对玉米产量形成、氮素吸收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施氮量下,与FP处理相比,WF处理的子粒产量、穗粒数、千粒重和完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9.57%、7.45%、2.41%和9.14%;完熟期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加8.77%,氮肥偏生产力(PFPN)、氮肥农学效率(AEN)、氮肥利用率(NUE)分别增加9.57%、45.28%、28.65%。减氮20%条件下,水肥一体化施氮处理的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完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与FP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其PFPN、AEN、NUE较FP处理分别增加24.34%、21.87%和21.38%。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氮肥不同施肥方法对超高产水稻品种"沈农265"主要生理性状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沈农265"最佳施肥方法为施肥法A;CGR、NAR均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SLW与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在5个主要生育期叶氮、叶碳、叶绿素含量的最适值均与产量存在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