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利用成鱼池塘鳖鱼混养,在池塘水面种植蔬菜,自动调节水质,形成仿生态养殖环境,该文分析了鳖鱼混养的养殖效益,池塘的选择和改造、苗种投放、蔬菜种植、饲养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成鱼池塘鳖鱼混养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一、池塘条件 梭子蟹养殖池塘以沙泥底质为好,池塘面积以10~25亩为宜,水深1.5-2.0米,在池塘四周挖宽4米、深0.5米的环沟,加高池埂1.2米,每只塘口设置进排水涵洞各1个,每两排塘口建进排水渠道各一条;池塘最好选择在潮差较大、潮流通畅、盐度较稳定、池塘进排水方便的位置。最为理想的是位于潮间带,利用潮差纳水,无此条件的场所则以水泵提水。  相似文献   

3.
优化池塘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这是池塘养鱼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池塘养鱼要应用生态学原理,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研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能向自然水域随意排放池塘污水,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综合措施,促进池塘中能量的良性循环.尽可能的使池塘中的能量向鱼产品转化.使池塘中的鱼类种群得到最大增长.才能实现池塘养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续2012年第5期22页) 池塘堤坝溃坡问题给水产养殖业造成的损害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溃坡增加池底淤泥深度,造成池塘老化,鱼病多发;另一方面,池塘溃坡后。池塘有效面积减少,池塘产量降低,效益下降。许多精养塘由于池塘溃坡变成了低产塘,以至荒废。  相似文献   

5.
一、池塘主养 1.池塘条件水深1.8米~2米,阳光充足,有防逃设施,池底淤泥不宜过厚,池的四周最好护有水泥坡,池塘内安有叶轮式增氧机或浮水式增氧机。同时要求有清水来源,能经常向池塘加注清水。  相似文献   

6.
杨计芳 《农业与技术》2013,(10):172-172
随着当前我国池塘养鱼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养殖结构、密度不合理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导致鱼病发生的比较频繁,损失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有效预防池塘养鱼鱼病,已成为当前养殖户普遍关注的课题。本人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本文中分析了池塘鱼痛发生的主要特征,探讨了池塘鱼病的主要种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池塘鱼病的策略方法,供业内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池塘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池塘养殖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池塘养殖绿色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池塘养殖业的产业发展状况和养殖技术现状,指出了池塘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标准和技术体系建设、加快新技术和新模式应用,以及培养新型科技人才等具体策略,推动和促进我国池塘养殖业的现代化进程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今日农村》2002,(4):23-23
一、技术简介鳜鱼养殖方式较多,既可进行池塘、水库、湖泊、河道养殖,又可进行网箱养殖。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或套养。池塘、网箱以单养为主,水库、湖泊、河道则以混养套养为好。混养或套养时应根据养殖水域中天然饵料鱼的多少决定放养量。鳜鱼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养殖时必须配套养殖相应规格的饵料鱼,确保鳜鱼生产有充足的饵料。二、操作要点1.池塘单养鳜鱼。池塘以土池为宜,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米,池底淤泥较少、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增氧机一台,以保证容氧充足,并…  相似文献   

9.
楚国生  张世君 《吉林农业》2011,(11):204-204
泥鳅养殖,前景广阔。目前以池塘为多,进行池塘鱼苗培育,是进行池塘咸鱼饲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池塘养鱼从产量上看,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尚有部分池塘增产潜力大;从养殖品种上看,鲢、鳙、鲫、鲤占90%,品种单一,远不适应市场需求;从市场物价上看,生产成本上升,比较效益下降。可从以下几点人手解决好池塘养殖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一、池塘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石棉瓦等材料围起高50厘米左右的防逃墙。在池内四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其缀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于虾、蟹蔽荫和滋生虾、蟹爱吃的水生生物。一般新建池塘可用生石灰化水清塘,每亩用150公斤左右。若是旧池塘首先要清淤、修整、曝晒.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12.
养殖池塘水质的动态变化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实际出发,在分析池塘水质动态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池塘水质的分级评价标准,建立了池塘水质评价指标综合权重矩阵,用以对多个试验池塘的水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这为提高池塘的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本技术自1998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2003年进行生产性应用,全期共实施池塘面积9.13hm^2,设置网箱3636米^2,养鱼产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参池)底泥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影响,该研究选择了三3类参池,分别是自然纳潮管理方式下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自然池塘),配备微孔曝气增氧机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微孔曝气池塘)和配备养水机设备的海参养殖池塘(以下简称养水机池塘),对参池底泥中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周年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参池中底泥异养菌数量分别为:自然池塘94400~377625 cfu/g,微孔曝气池塘62633~247309 cfu/g,养水机池塘115037~273071 cfu/g,其中自然池塘1月最高,3月最低;微孔曝气池塘5月最高,6月最低;养水机池塘4月最高,8月最低。各参池中底泥弧菌数量分别为自然池塘0~3291 cfu/g,微孔曝气池塘35~5412 cfu/g,养水机池塘0~3037 cfu/g,各参池均呈“春季高,冬季低”的变化特征。弧菌与异养菌数比值在4、5月份相对较高,在2月份较低。通过实验初步比较不同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底质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改善参池底质及探究微生物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3种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底泥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5.
池塘生态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池塘生态环境的研究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淤泥影响着池塘的环境状态及生态能量转换效率,本文分析了池塘淤泥的生态功能、生物环境的特点及能量转换率问题。对池塘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能量转换率的提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山区池塘养鱼产量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池塘养鱼的主要经验是“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字精养法,它们是互为条件、互相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其中“水、种、饵”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混、密、轮”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防、管”是池塘养鱼高产稳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纪竹  陆松 《当代农业》2014,(9):38-39
一、池塘条件 养殖泥鳅的池塘要求水源充沛、排灌方便、水质良好、远离生活和污染区、附近无化工企业、符合无公害养殖用水要求。池塘四周无高大树木,避风朝阳。塘口呈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0.8~1.2亩.池深0.9米.水深保持在0.5米左右.池壁泥土夯实,池底淤泥厚约20厘米。  相似文献   

18.
池塘网箱养鱼技术是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借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实现溶氧、饵料、水环境的综合利用,是一种提高池塘养殖效益、发展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1999年,宁夏推广池塘网箱养殖罗非鱼面积近1000亩,网箱净养水体1600m^3,网箱平均每1m^3生产规格为0.6kg的罗非鱼68.9kg,最高产量达到81.1kg,每只网箱收入4340元,纯收入1300元,以每两亩挂一个网箱计,即每亩池塘可净增收入500元左右,并且池塘中鱼产量每亩在750kg左右,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现将此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青虾常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域,是目前调整产业结构而进行推广的池塘养殖新品种,2011年,裕安区固镇镇试养了2000亩青虾,采用立体养殖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广大养殖户在当年便获得了可观的效益。2012年,全镇养虾户大大增加,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此,我们将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池塘准备 1、虾池选择 青虾池选择通风、性能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且无水质污染的池塘。  相似文献   

20.
一、池塘条件   池塘为正方形,四周沟宽 8米,深 0.6米,滩面不限,池底为沙质壤土,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注排水设施齐全,塘内设 2吨水泥船一条,用于投饵、施肥和管理。池塘内侧用密眼聚乙烯网布埋入水中作护坡和防鳝、鳅、克氏螯虾、蟹等钻洞。池塘要做到牢固,不漏不渗,还要用石棉瓦作防逃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