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了耐药性、药物残留、二次感染等诸多问题,违规使用药物,甚至使用激素、镇静剂、兴奋剂等现象普遍存在。随着社会对绿色食品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使用绿色环保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已是大势所趋。新型饲料添加剂盛肥速得XP含有从猪体内分离得到的同源益生菌,经试验证明具有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调节畜禽消化道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是生态畜牧业养殖的新型功能性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5.
为了研究和比较几种不同微生态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6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1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75 mg/kg赐美健、0.2%的枯草芽孢杆菌、0.2%金倍素和0.2%嗜酸乳杆菌,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2.78%、11.11%、9.72%,其中4(0.2%金倍素)组和5(0.2%嗜酸乳杆菌)组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2~5组均有提高总蛋白、白蛋白含量,降低尿素氮含量和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趋势,其中4(0.2%金倍素)组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生长猪生长性能,改善血清生化指标,且以添加0.2%金倍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研究旨在观察微生态制剂肽菌素对保育猪生长性能及粪中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120头28日龄、体重8.2 kg左右健康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有5个重复,每个重复(栏)8头猪。对照组饲喂无抗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10%硫酸黏杆菌素200 mg/kg+10%杆菌肽锌1 000 mg/kg,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2 000 mg肽菌素/kg,试验期30 d。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1、2组日增重和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79%(P〈0.05),21.05%(P〈0.05)和5.97%(P〉0.05),8.96%(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了8.52%(P〈0.05)和9.66%(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了62.11%和64.48%,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2组比试验1组在生长性能上略优,但差异不显著。2)在35日龄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了3.76%(P〈0.05);42日龄试验2组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7.39%(P〈0.05),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4.23%(P〈0.05);49日龄试验1、2组大肠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了6.02%(P〈0.05)和7.90%(P〈0.05),试验2组乳杆菌数比对照组提高3.73%(P〈0.05),试验1组乳杆菌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无论是提高生长性能,还是改善其肠道微生物菌群,试验2组均优于试验1组,说明肽菌素完全可以替代抗生素生产无抗保育猪饲料。 相似文献
8.
产酶益生素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受到饲料业的高度重视 ,目前已研制出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植酸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等多种酶制剂 ,但由于此类酶制剂的耐高温性、耐酸性较差 ,贮存时间短等缺点 ,影响产品的酶活 ,从而影响到饲用酶制剂的效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研究所从土壤、枯草、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等材料中 ,通过诱变、转基因等技术 ,筛选出高酶活特性的益生素菌株 ,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安全试验、发酵条件的研究 ,然后进行复方配比 ,再经动物试验验证 ,研制出新型动物微生态制剂“产酶益生素”。这类益生菌进入动物肠道后 ,除了发挥其… 相似文献
9.
复合酶制剂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合饲料主要由植物性饲料组成,植物性饲料的细胞壁主要由非淀粉多糖构成(NSP),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NSP的内源酶,而且NSP使消化道食糜粘度增加,从而导致日粮养分消化率和饲养效应的降低,许多实验业已证明通过添加酶制剂可以克服NSP的不良效应。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猪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生产性能和日粮养分表观消化性的影响,对酶制剂作用机理作初步的探索,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酶制剂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酶制剂 本试验所用的复合酶制剂由广东肇庆华芬饲料酶有限公司生产。其主要成分及活性含量为… 相似文献
10.
文浩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3,(6):17-17
生长激素可调节动物体内的营养分配 ,促进组织蛋白合成 ,减少脂肪沉积 ,提高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研究表明 :生长激素 (GH)的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和生长抑素 (Somatostation ,SS)的双重控制 ,GH的释放量取决于这两种肽类的兴奋和抑制程度。生长抑素是由神经系统和胃肠道产生的 ,它对单胃动物的生长激素 (GH)、甲状腺素 (T3、T4 )和胰岛素等代谢激素起抑制性调节作用。Szabo等 (1981)报道 ,口服半胱胺 (Cysteamine ,CS)能有效降低大鼠下丘脑、胃和十二指肠的SS免疫活性。因此 ,通过半胱胺对生长抑素的影响 ,有…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理想的抗生素替代品,已广泛应用于畜牧生产中,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验证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业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30头25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两组进行试验,即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I组为试验组,Ⅱ组为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饲养92d后观察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猪的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抗病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发现复合微生态制荆能减轻粪尿恶臭,净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体重为26.62±1.87千克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瘦肉型生长猪58头,随机分为2个组,以某名牌预混料产品为对照,研究自配预混料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组猪日增重、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但试验组饲料成本比对照组低0.14元. 相似文献
14.
微生态制剂(EM)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中出现的问题,对EM在育肥猪生产性能及猪舍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EM发酵普通饲料和EM添加剂饮用水喂育肥猪,能显著提高育肥猪生产性能的饲料利用率,明显改善猪舍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金发娟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20,(9):29-30
为了分析和探讨苜蓿草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将5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饲料,试验组使用在常规饲料的基础上添加苜蓿草粉后形成的新饲料。结果显示,试验组生长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生长猪的,料重比和血液中尿素氮含量低于对照组生长猪的,血液中总蛋白质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生长猪的(P <0.05)。试验表明苜蓿草粉能够提高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微生态制剂对猪生产性能及粪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84头20 kg左右的生长猪,随机分为两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重复14头.对照组饲喂添加抗生素200 mg/kg的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微生态制剂的日粮,试验期为28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生长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有增加的趋势(P>0.05),平均料肉比降低了0.34(P>0.05),腹泻率降低了4.94%(P<0.01);在提高生长猪日粮养分消化率方面,微生态制剂具有与抗生素相同的作用(P>0.05);粪样中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粪样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都有升高的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8.
选择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保育猪90头、育成猪78头、育肥猪36头,分别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5%、0.1%的复合酶制剂,探讨植物提取复合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保育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1.6%(P0.05)、14.0%(P0.05),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4.0%(P0.05)、6.7%(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6.8%(P0.05)、6.3%(P0.05);育成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56%(P0.05)、2.87%(P0.05),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2.50%(P0.05)、2.70%(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4.72%(P0.05)、0.17%(P0.05);育肥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83%(P0.01)、31.79%(P0.01),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6.67%(P0.01)、12.78%(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0.24%(P0.05)、14.53%(P0.05);各试验组经济效益增加明显,腹泻率降低不显著。可见,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复合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长猪生产性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其中保育猪、育肥猪添加0.1%优于0.05%,育成猪添加0.05%优于0.1%。 相似文献
19.
季节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卢伟,潘建诒,翁经强,华卫东季节差异主要因素之一为环境温度的变化,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环境温度对养猪生产力的影响越来越为广大畜牧工作者认识和重视。温度对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量的利用率上。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