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栎实生苗培育与山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北票干旱地区的蒙古栎实生苗培育和山地造林经验,有针对性地把蒙古栎圃地育苗技术与山地造林相结合,较为详细总结了蒙古栎实生苗的人工培育和造林主要技术,可供从事生态林营造工作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r ex Ledebour)又被称作柞木,是中国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树种,是营造防风林、防火林的上选木材。但由于传统认知的影响,对于蒙古栎高效培育和利用没有得到重视,使得蒙古栎林衰退严重、功能下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简要回顾了蒙古栎的国内研究进展,从蒙古栎良种选育、播种育苗技术、无性繁殖技术以及抚育经营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用材树种的高效培育技术,以期为蒙古栎的繁育和经营以及进一步科学合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北地区蒙古栎资源丰富,但林分质量良莠不齐,生产力普遍偏低,实现以蒙古栎为主要树种的次生林经济和生态效益双重提升,具有非常迫切的现实意义.该文主要围绕蒙古栎种源选择、造林方式、抚育经营与维护等方面概述蒙古栎大径材培育相关研究.通过目标树优选和经营策略,对栎林间伐和改造,同时通过提升林地土壤肥力提高蒙古栎苗木成活率和...  相似文献   

4.
蒙古栎播种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古栎是内蒙古东部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文章根据多年来苗木培育生产实践,系统总结了蒙古栎育苗及造林技术,为培育优质苗木和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蒙古栎燃料乙醇原料林为培育目标,对所收集的33株蒙古栎优树的橡仁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脂肪、单宁和灰分等7种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蒙古栎家系的橡仁成分有明显差别。其中的淀粉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此项研究,为蒙古栎乙醇原料林良种选育提供了橡实成分指标选择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容器高度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该研究采用不同容器高度培育蒙古栎容器苗,探讨容器高度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为培育蒙古栎容器幼苗提供参考.以当年生蒙古栎播种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无纺布容器高度(T1:8cm× 10cm,T2:8cm×15cm,T3:8cm×20cm,T4:8cm×25cm,T5:8cm×3...  相似文献   

7.
以蒙古栎非粮乙醇燃料林培育为目的,对收集的66株蒙古栎优树的橡仁淀粉、可溶性糖、粗纤维、蛋白质、脂肪、单宁和灰分,橡壳糠醛和活性炭等成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蒙古栎橡实各项成分指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以可制乙醇物质总量、单宁、脂肪含量、橡壳单位重量可制活性炭重量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各家系进行聚类分析,初步确定TL-...  相似文献   

8.
根据不同培育目标,对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次生林进行抚育间伐试验。结果表明:2013年蒙古栎林中度区林分平均胸径总生长量和平均生长率最大。抚育间伐对蒙古栎林蓄积生长作用明显,抚育间伐能提高蒙古栎林分蓄积总生长量、平均生长率和林分收获量,各指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中度间伐效果最好。随着间伐强度的加大,蒙古栎林分小径木蓄积比例逐渐减少,中、大径材蓄积比例逐渐增大(弱度间伐除外);抚育间伐能有效的减少林木枯损量,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生长。中度间伐最有利于提高林分生产力,可培育小径材,既林分径阶为14cm,林木保留密度以972株/hm~2左右为宜。若想培育中、大径材,可加大间伐强度,极强度间伐效果最好,既林分径阶为18cm,林木保留密度以670株/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9.
在吉林蛟河地区开展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改培育大径级材林试验,结果表明:松江林场的天然次生蒙古栎林改培效果最为明显,其每年胸径增长量为0.44cm,平均增长率为5.59%,材积每年平均增长率为6.73%;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间伐强度对培育大径级材林影响差异显著,最佳间伐强度为28%,最佳立地条件为西南坡或南坡,胸径生长量最佳的为坡下,坡度为4°的长势良好,郁闭度为0.9的改培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在北海道,栽培香菇用的原木主要是大齿蒙古栎。近年,由於资源的减少,栽培香菇用的原木供不应求。这是在20年前就预料到的事情,曾提出营造培育香菇的用材林,以扩大培育香菇的树种种类。林产试验场,从1965年开始,对日本白桦等10种树种,进行了栽培香菇的适应性鉴定,证明用日本的白桦栽培香菇其香菇产量与大齿蒙古栎相近。  相似文献   

11.
以呼伦贝尔市蚕业科学研究所蒙古栎嫁接试验为基础,采用卡方检验和双样本频率检验方法对接穗采集日期、接穗贮藏方式和接穗嫁接时间对蒙古栎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接穗采集时间对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没有影响;沙埋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较冷库贮藏蒙古栎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高;嫁接时间选择5月中下旬比较合理,其对提高蒙古栎嫁接后的成活率有利.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优质蒙古栎实生苗,提高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量,开展了蒙古栎不同时期秋播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秋播,蒙古栎种子的出苗率和苗木生长有较大差异,10月25日和11月5日的出苗率较其他日期高,分别达到76.08%和67.26%;苗木高生长以9月20日至10月15日播种较其他日期高;苗木地径以10月25日和11月5日较高,分别为5.54和5.64cm。可见,晚播有利于提高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蒙古栎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北京地区蒙古栎林主要分布区的野外实地调查为基础,在完备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和应用性原则指导下,采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法,整合蒙古栎林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北京地区自然条件和森林植被的具体情况,以生物多样性指标为主,结合活力,恢复力和土壤指标,建立了评价蒙古栎林健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对研究区域的蒙古栎林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蒙古栎林的合理健康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天阳 《绿色科技》2023,(19):117-120
测定了不同林分(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旨为林间管理提供依据。选择同样年份的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作为测定对象,测定不同林分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并进行了组间对比。结果表明:(1)土壤养分:蒙古栎次生林有机质含量最高,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其次,而油松人工纯林最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水率高于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但蒙古栎次生林和油松人工纯林相比无差异,全氮、有效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养分指标,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含量最高,蒙古栎次生林偏低,油松人工纯林土壤养分较为匮乏;(2)土壤酶活性:3种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指标相关,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酶活性显著高于油松人工纯林,蒙古栎次生林各项土壤酶活性虽然低于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但高于油松人工纯林,且土壤酶活性指标与土壤养分相关。经测定,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平均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蒙古栎次生林>油松人工纯林,根据测定结果可以为林间管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的栎林种类主要有蒙古栎林、辽东栎林、槲栎林、栓皮栎林和槲树。其中,蒙古栎林又包括杜鹃蒙古栎林、胡枝子蒙古栎林和榛子蒙古栎林。它们的分布情况、群落结构、生态习性等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蒙古栎育苗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蒙古栎是辽西地区的地带性树种,能与油松形成稳定的松栎混交林。在蒙古栎植苗造林试验中发现,蒙古栎植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重要原因之一是蒙古栎形成的吸收根量少。对此,采用垫砖法、去芽法和多芽法进行了蒙古栎育苗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能增加苗木的侧须根数量,但以垫砖法效果更为明显,可以作为蒙古栎少量育苗的简便方法而应用。如果大量育苗,可以试用截根育苗法。去芽法须进一步催芽,待重新萌发出新芽以后再进行播种。多芽法由于苗木生长较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7.
蒙古栎是我国珍贵用材林树种,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天然次生林树种之一.该文概述了蒙古栎扦插育苗繁殖技术要点,包括采穗圃营建、扦插方法、扦插苗管理及生根效果等,为蒙古栎人工更新、优质苗木规模化生产以及无性繁育技术体系建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辽东地区蒙古栎适生立地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影响蒙古栎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促进蒙古栎林分质量提升,以清原县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龄、坡向、坡位等条件建立68块标准地,利用数量化方法研究蒙古栎生长与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辽东地区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以坡度为主导因子可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组,40个立地类型;以坡度15°以下的平缓坡、下坡位、阳坡以及土壤A层较厚的地段为最适宜蒙古栎生长的立地条件。研究结果为辽东山区天然蒙古栎次生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物质基础。以冀北山地油松林、蒙古栎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林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由大到小排序为:油松林(1.30g/cm~3)、蒙古栎林(1.14g/cm~3)、油松蒙古栎混交林(1.10g/cm~3);土壤总孔隙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蒙古栎林(48.04%)、油松蒙古栎混交林(42.58%)、油松林(33.58%);土壤最大持水量由大到小排序为:蒙古栎林(40.32%)、油松蒙古栎混交林(38.81%)、油松林(33.58%);地表土壤稳渗速率由大到小排序为:油松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蒙古栎林,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20.
蒙古栎次生林林木竞争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以长白山林区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林木竞争关系及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为了解此类群落的生态适应机理及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13年在吉林汪清设置12块样地,开展传统经营(T1)、目标树经营密度1和密度2(T2,T3)以及对照试验(T0),2018年进行了复测。通过有序样本聚类的方法确定Hegyi指数竞争木数量并分析了蒙古栎次生林的竞争关系以及各林层、优势树种及目标树的竞争关系对不同抚育间伐方式的响应。 结果 (1)蒙古栎次生林样地的优势树种为:蒙古栎、红松和白桦,Hegyi指数最佳相邻竞争木个数为8。(2)样地内主要树种的总竞争排序为:蒙古栎>红松>色木槭>糠椴>白桦>大青杨>落叶松>水曲柳>黑桦;主要树种的平均种间竞争略高于平均种内竞争。(3)T2,T3上林层竞争明显降低;4种抚育间伐方式均降低了白桦和蒙古栎的竞争强度,其中T3下降的幅度最大;红松的竞争强度仅在T0升高;对于优势树种来说,T2,T3来自糠椴和色木槭的种间竞争增大,而来自大青杨的种间竞争减小;T2和T3对目标树竞争的减缓作用明显优于T0和T1。 结论 基于目标树经营的抚育间伐能够有效降低蒙古栎次生林上林层及优势树种的竞争,从而可针对性培育目标树种,引导林分的正向演替,进一步验证了目标树经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