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多为慢性经过、常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在山羊,坏死杆菌病临床上表现有腐蹄病、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肝炎、坏死性口炎(白喉)、坏死性乳房炎等多种病型.笔者在临床上见到的山羊坏死杆菌病主要以坏死性口炎为特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4,(6):140-141
<正>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可侵害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多为慢性且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在山羊临床上表现为腐蹄病、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肝炎、坏死性口炎(白喉)、坏死性乳房炎等多种病征,贵州本地黑山羊坏死杆菌感染病例少见报道。2013年11月6日,贵州某本地山羊养殖基地饲养的黑山羊发生以蹄冠部及体表皮肤化脓、坏死、流出的黄黑色坏死组织分泌物有突出臭味,并形  相似文献   

3.
南斯拉夫在绵羊足部发炎的过程中,检查这些病有关的致病性细菌,一般多为坏死梭形杆菌(93.8%),继之有链球菌与葡萄球菌(48%),产气荚膜杆菌(45%)与化脓棒状杆菌(5.1%)。分出结状拟杆菌(Bacteroides nodosus)的病例有35%,但其作用捉摸不定。家兔12只接种坏死梭形杆菌或结状拟杆菌有很大的致病性,造成化脓性病  相似文献   

4.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炎。2004年在某猪场的肥猪中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猪的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坏死杆菌病是各种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鹿坏死杆菌病临床上主要以蹄部损害和内脏发生坏死为特征,又称此病为腐蹄病. 鹿场每年秋季发生坏死杆菌病,轻者影响生长、繁育,重者衰竭死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以组织坏死为主要特征,临床上以绵羊居多,山羊较为少见。现将一起山羊坏死杆菌病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3月份,七星关区阴底乡某山羊养殖户饲养的90余头黑山羊半数发病,半个月内死亡8只,笔者前往诊疗。2临床检查病羊精神萎缩、被毛粗乱,消瘦;口唇外无明显病变,口腔及下颌肿胀出现丘疹、脓疮、坏死灶,部分羊只牙齿松晃或脱落,采食、咀嚼、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7.
1998年秋冬之交,我市依安某养羊专业户饲养的230只山羊中部分山羊出现以跛行,腹下水肿,下颌及口腔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丘疹、溃疡、坏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发病33只,治愈19只,死亡14只。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山羊坏死杆菌病。1 临床症状 病羊消瘦,跛行,腹下水肿,蹄叉腐烂,腐蹄,口腔及下颌肿胀出现丘疹,继而出现溃疡、龟裂、坏死。重者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食欲废绝,死亡。 2 剖检变化 经对5只病死羊剖检发现,皮下胶样浸润,肝稍肿,心外膜有出血点,腹腔、心包腔有大量积液,少数胸壁粘连;肺表面散在粟粒状灰白色圆形病例肺与结节,切面干燥,肾表面有少量出血点,淋巴结出血水肿并有小坏死灶;真胃和回肠粘膜下层水肿,有斑条状出血。 3 实验室检查 经无菌采样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培养物涂片镜检,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确诊为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山羊坏死杆菌病。  相似文献   

8.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引发各种哺乳动物和禽患病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和相关组织出现损伤后坏死杆菌才会通过损伤的组织侵染,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该类疾病发病不集中,大多呈散发流行或地方流行,发病过程较为缓慢,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是会严重影响到动物的生长发育。生猪规模化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坏死杆菌病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并且经常和各种细菌性疾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表现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给疾病诊断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该文主要探讨坏死杆菌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犬坏死杆菌病,在兽医临床是以足趾和皮肤炎症、坏死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牛羊常见,极少发生于犬.2001年,我段收治了6例发病急、趾部发炎、坏死、急性败血死亡病犬.经解剖、镜检、培养、鉴定,确诊为犬急性坏死杆菌病,现报告于后,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扩增藏羊腐蹄病病料中坏死杆菌和节瘤拟杆菌的特异性基因片段。结果显示:坏死杆菌lkt A基因和节瘤拟杆菌fim A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JX678850.1和X52407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和95%,表明青海省藏羊腐蹄病病原中有坏死杆菌和节瘤拟杆菌存在,为今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坏死梭杆菌是动物和人的各种坏死化脓感染的条件性致病菌.坏死梭杆菌的白细胞毒素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分泌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lktAORF)包括9 726 bp,编码3 241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为336 ku的蛋白,且与其他细菌的细胞毒素没有任何相似的序列.覆盖在整个坏死梭杆菌lktA ORF上的5个短的重叠的多肽分别是BSBSE,SX,GAS,SH和FINAL,将它们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所有的多肽都有免疫原性,但GAS引起最小的抗体反应,BSBSE和SH对坏死梭杆菌攻击诱导产生了很强的保护力,比坏死梭杆菌的培养上清内全长活性lkt或无活性上清的保护性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2.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都能感染的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病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肤炎。并进一步将坏死性皮炎分为干性与湿性两种。一九七五年七月在某猪场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干性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坏死杆菌常常威胁畜禽及野生动物的健康,羊受到坏死杆菌的侵袭后表现为四肢关节及蹄部出现病变,羊的坏死杆菌病也被称为"腐蹄病"。此外,患病羊的肝脏和肺脏也会出现病变,常呈慢性病变。该病在成年羊中病死率不高,但是对于羔羊来讲,坏死杆菌病的病死率可达到80%左右,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羊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羊坏死杆菌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驼鹿肉的卫检特征李魁伟(内蒙古海拉尔商品检验局,021008)驼鹿(Alcesalces)是鹿科动物中体型最粗大的一种动物。有关驼鹿肉卫检的特征,在我国尚未见有报道,我们在辖区工厂收购驼鹿用于加工出口时,开展了此项调查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为辖...  相似文献   

15.
阎红 《兽医导刊》2020,(8):183-183
猪坏死杆菌病是以坏死梭杆菌为病原的慢性传染性细菌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本文针对坏死性皮炎、口炎、鼻炎、肠炎等四种坏死杆菌病的临床症状与诊断结果进行大体分析,围绕紧急隔离、药物治疗与饲养管理三个层面,探讨了对于猪感染坏死杆菌病的具体防治措施,以期为养猪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校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组织死亡,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有的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处。猪的坏死杆菌病常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也各有差异。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育肥猪。成年公母猪很少发生。1临床症状猪传染性坏死性皮炎病的初期,在坏死都出现无效无痛的肿胀物、呈乳白色、界线明显,待1一2天被清。创面有多星的创液,呈灰黄色和棕黑色、恶臭,但不形成脓对。随着病程延长迅速向四周和纵深力面发展,创面放整齐.发病部位主要在面部、颈部、腹部、尾…  相似文献   

17.
牲畜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牲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牛、羊表现为腐蹄病,猪表现为坏死性皮炎。1998年6月下旬以来,在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影响下,牧场、牲畜圈舍已泥泞不堪,给坏死杆菌生长繁殖、传播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致使牲畜坏死杆菌病呈地域性大批发生。现将诊疗结果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1998年8月下旬在对沿嫩江、讷漠尔河。老莱河流域约17个乡镇进行畜禽疫病普查时发观,由于洪涝灾害影响,牲畜坏死杆菌病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在靠嫩江东岸的兴旺乡和二里畜牧场,在调查的5群共287头牛中,患腐蹄病…  相似文献   

18.
羊肝肺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以肝脏和肺脏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羊常发疾病之一。2011年山东省龙口市一羊场出现羔羊突然发病、死亡,病羊体温达到41℃,表现出张口喘气、精神沉郁、喜卧、不食等临床症状。对病死羊进行剖解,肝脏明显肿大、变硬,表面有很多灰白色的坏死灶,与周围界限明显;肺脏实变,有大小不等的白色坏死灶,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羊肝肺坏死杆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羊肝肺坏死梭杆菌病又称羊烂肝肺病,是由坏死梭杆菌经脐带或消化道黏膜等外伤感染引起羔羊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月龄以内的羔羊。临床以受伤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消化道黏膜坏死,肝脏和肺脏有转移的脓性坏死病灶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给养羊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蹄部、四肢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坏死性病变.恶性发病的情况下,感染口腔、食管,还转移到柔软组织,发生坏死性肺炎和肝炎;当子宫和阴道被感染时,在孕鹿和刚产仔母鹿身上呈现恶性发病,造成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