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金融风险日渐显现、加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对此,我们应找出形成农村金融风险的成因和化解的对策。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业的稳定。但是由于一些政策和现实的因素,农村信用社近几年出现亏损,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资金流动性差、利率风险、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危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雯晴  仲健心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74-2175
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农村信用社又是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改革困境,并针对其困境提出了明确产权关系、建立农村合作金融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长期以来一直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为了了解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的实际满足情况,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状况和农户金融需求情况,得出农村信用社并不能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农户信贷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支农贷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我国农村金融多轮改革,农村信用社逐渐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由于受经营机制僵化落后、政府的不合理干预、缺乏规模经济、承重的历史包袱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长期在总体上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困境.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更大的问题,鉴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于是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成为了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现状、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其在产权制度、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国有金融大幅度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前提下,农村信用社被推到了承担农村经济发展的前列,但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着产权不清、管理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缺乏竞争机制等问题,故而试图从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管理模式和相关国家政策等角度寻找新时期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作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资本流通、服务"三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不断地进行商业化改革,在充实资本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在资本巩固与提高方面还存有一定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结合农村金融改革理念,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资本改革,在分类指导的基础之上,不断巩固与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以促进农村金融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中央优惠政策扶持下,在各级政府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呆账占比高、规模大、核销进度慢等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当前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瓶颈。因此,及时核销呆账既是真实、审慎地反映经营成果的迫切需要,也是防范经营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改革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宇露  刘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311-6312
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民间金融和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改革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完善农村政策金融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农村保险业和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等途径来深化我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行从农村金融市场的渐渐淡出,农村信用社充当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目前农村信用社尚存在许多问题,改革农村信用社,夯实农村金融基础,是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成功的保障.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原理来鉴证农村信用社走过的历程,分析问题所在,发现改革难点,并为解决改革难点提供可行性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大力发展。但是我国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仍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农村信用社真正转变为能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金融企业,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尤其是在2003起连续出台七个"一号文件",都主张把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摆在首要位置。而中国农村信用社则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有生力量和主力军,在三农生活中充当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先锋带头作用。但是,有机遇就会有风险,不良贷款、产权问题以及法人治理结构等诸多问题也就相伴而来,接踵而至。对此,如何解决成了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的一重大难题,而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汪勤峰  张锋 《农业考古》2007,(3):115-117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农村金融需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诸多矛盾。本文建议,要从建立多层次、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分类指导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体制存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差、稳定性差、功能定位模糊和功能弱化等问题,文中在重点分析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绩效现状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市场化取向”和“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实行农村金融机构多样化”的总体框架,提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规范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发展新型金融主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总体构成,论证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揭示了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基本特征与途径选择。认为能力建设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经营的有效途径,必将成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最佳结合点。也将推动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用社作为直接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处在解决“三农”问题与农村金融改革的交集上,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和发展中的困难等问题。从农信社改革试点经验分析,加快农信社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7.
该文对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弊端,从综合治理农村金融问题的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即农村信用社一定要强化,加大商业金融的支农力度,放宽对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等。  相似文献   

18.
孟祥波 《吉林农业》2011,(2):26+10-26,10
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村信用社健康运营的视域应着眼于改革,在改革中开拓创新,辨识和规避不利因素,探索和掌握健康运营的规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实现农村信用社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指出金融生态环境中阻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因素,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完整的农村金融市场、出台农村金融法、实施措施为农村信用社贷款回收提供保障、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对策,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信用社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工作得到不断强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一、我省农村金融改革与服务初见成效(一)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1.农村信用社改革见成效。自2004年福建省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省成立了67家县级统一法人联社,1家市级统一法人联社,3家农村合作银行。近年来,部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行。目前,全省辖内农村信用社共有52家,农村区域网点1122家,各项资产总额达1459亿元,占全省农合机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