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五、施肥水库的合理放养鱼种的合理放养是保证施肥水库中饵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基本要求,要根据水库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放养鱼类搭配比例、放养数量及规格。1.放养种类及搭配比例鲢、鳙等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对施肥水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大水面养殖的经济效益,放养价值较高的鱼种成为了一种不错的选择,而鳜鱼作为淡水鱼类的名贵品种自然是首选目标。但有不少养殖户反映,鳜鱼的放养成活率不高,多在20%左右,未能体现出较大的养殖效果。笔者经过不断总结,提出了提高鳜鱼苗种放养成活率的一些措施,现总结如下。一、投放大规格鱼种鳜鱼虽是凶猛性鱼类,但在自然水域中仍然有鲶鱼、乌鱼等凶猛肉食性鱼类,而投放小规格的鳜鱼苗种则很可能被其它凶猛性鱼类摄食,从而减少了成活率。所以,投放大规格的鳜鱼苗种不仅能保证其有足够的摄食能力,还可减少被其它鱼类捕食的概率。从长…  相似文献   

3.
华丹 《科学养鱼》2003,(10):16-17
一、养殖水域的选择 (一)场址的选择 1.池塘 养殖面积因地制宜,小的池塘为3~5亩,大的池塘从十几亩到几十亩都有,水深1.5~2米,水质一般都较肥,饵料生物丰富。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鳊鱼、鳙、鲫鱼,放养密度为100~200尾/亩,不宜放养或极少量放养竞食性鱼类如鲢鱼等,切勿放养肉食性鱼类如青鱼、乌鳢等。  相似文献   

4.
淡水养鱼鱼种的放养期,过去多习惯在三月间,个别也有在一、二月或头年的十二月下旬放养.近年来,渔农们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提早放养期可以增产的经验,因而,大多提早在一月份或在头年的十一、十二月放养.提早鱼种的放养期对鱼种的运输、放养后的摄食,及对鱼类的成长等,好处都很多.首先,提早放养有利于鱼种的运输.冬季气候冷,水温低,鱼种体质坚实,鳞片紧缩活动力迟缓,  相似文献   

5.
<正>四、主要养殖鱼类的生长分析1.池塘养殖鱼类亩增重量整体分析图5为19个池塘养殖鱼类单位面积增重量与放养重量的关系,整体呈现出2次曲线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亩增重量超过1200千克的4个池塘,其中两个放养量很低、两个放养量很高(池塘鱼类放养量见表1),竹港闸1号、华港5号池塘的亩放养量分别为208.0千克、255.8千克,是亩放养量最低的两个池塘,获得了1364.2千克/亩、1628.6千克/亩的高增重量;华港1号、华港4号  相似文献   

6.
茂兴湖渔场共有大中型放养场6处,其中沿嫩江边有4处水面约为10万亩,近年产商品鱼在1200吨-1500吨之间,这些鱼源除一了场自己培育的鱼种放养以外,还有嫩江汛期进入放养场的自然鱼类。后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年来我们在放养场内捕获的自然鱼类比重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鱼种放养采取以团头鲂为主,混养鲫、鲢、鳙等鱼类的放养模式。各种鱼种都应从有生产资质的良种场引进,并经过无公害培育而成。作为主养鱼的团头鲂,放养规格一般为80~100克/尾,放养密度1200~1500尾/亩;搭配鱼宜选择抢食能力较弱的鲫、鲢、鳙等,在鲂鱼放养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不久前,在将远东草食性鱼类移入苏联欧洲部分的水库和内陆水域方面存在着两种观点(全俄罗斯池塘养鱼业研究所和乌克兰渔业科学研究院持一种观点,国内湖河渔业研究所持另一种观点)。十分清楚,标准的Ⅱ龄鱼抵抗力较强,但单凭这一点就证明它的优越性是不科学的。行家们应该挑选既有足够的抵抗力又可回收饲养费用的鱼进行放养。因此,较为恰当地来说,关键不在于放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末,苏联开始从中国和远东地区引进、移殖食草性鱼类(指鲢、鳙和草鱼,下同),六十年代初解决了这些鱼类的人工繁殖问题,接着便投入生产,向水库等内陆水域放养,规模越来越大,1982年放养鱼种数量达到6,000万尾,现已在南部广大地区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0.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鱼类生长期短,所以养鱼生产要夺高产争效益,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性措施。一、放养苗种早、大、全1.早放养。早放苗种是北方地区争取鱼类有效生长期的重要措施。过去传统的养鱼时间是5月放、  相似文献   

11.
鱼类健康养殖主要包括: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等。采用较为合理的养殖技术,对鱼塘水质、饲料等进行科学管理、防治病害,不仅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态,还可以实现鱼塘鱼类的优质和高产。本文主要通过鱼塘的选择、鱼种的挑选和放养、肥料饲料的合理投放、水质的控制以及鱼病的防治这四个方面来对鱼类养殖技术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郊区狠抓了放养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以放养花白鲢为主的传统放养制,增放罗非鱼等底层鱼类和提高草鱼放养比例,实行多品种混养。池塘混养草鱼比例增加,这对提高鱼货质量,促进成鱼高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要提高草鱼放养比例,应从鱼种、饵料和防病三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养虾池塘的塘底和养殖水体常因环境变异而滋生细菌,病毒以及附生物,导致虾病发生。养殖对虾放养前的清塘及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是关系到养虾成功或失败的一项重要工作。常用于清塘和消毒的药物十几种。放养前清塘常用的有生石灰、茶麸、敌百虫、强氯精等药物。养殖期间常用的有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高锰酸钾、新洁尔灭等药物。 本文只就养虾过程中的放养前清塘及放养后的水体消毒使用药物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他们及水体消毒的目的 在养虾池塘中,从大海进入的海水,会带进鱼类、甲壳类和各种原生动物、有害细菌及病毒。鱼类是…  相似文献   

14.
1 定义所谓鱼池生态均衡,简言之,即鱼池所产各种可供鱼类摄食的饵料生物的生产,适足供应放养各种食性的鱼类维持正常生长所需的消耗。换言之,一个鱼池所生产的饵料生物与其放养的各种食性鱼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使饵料生物的生产能够供给放养鱼类的消耗。相对而言,放养鱼类所需饵料生物的消耗,能够适当配合饵料生物的生产,这个鱼池可谓生态均衡的鱼池。2 为什么鱼池要保持生态均衡(1)生态均衡的鱼池,池水溶解氧和CO2的昼夜循环才能保持稳定,因此,池塘的鱼载力(或鱼容量)在正常自然环境下能够达到最高限。(2)生态均衡的鱼池,适当…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种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夏花培育1.放养密度:一般亩放养6万~12万尾。2.鱼苗放养时工作要点:一要单养,不宜搭配其他鱼类混养,尤其是肉食性鱼类。二要适时下塘,鱼苗必须要在能够游动正常和主动摄取外界食物后下塘。三要  相似文献   

16.
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是鲤属引进的养殖品种,该品种F1代苗种已在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部分地区进行了连续2年生产性养殖对比试验,增产效果显著。血液是动物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正常血液指标值能反映种的属性和正常的生理状态。鱼类血液学方面的研究有文献报道,但对于乌克兰鳞鲤的血液研究资料甚少。  相似文献   

17.
鱼病防治知识 一、鱼类发病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鱼类发病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自然条件 (1)物理因素:如水温变化剧烈(包括高温、严寒及鱼苗、鱼种放养过程中水温急剧升降),放射线、电流等创伤均可引起鱼类患感冒病、冻伤、放射病和电击伤。  相似文献   

18.
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因为它含蛋白质高,肉味鲜美,具有一股黄瓜般的清香,很受人们的欢迎。它经过烘干加工后,又可出口创汇。同时,由于它适应性强,特别适合在北方大中型水库、湖泊中生长繁殖,所以,我们于1995年在茂兴湖放养场进行了池沼公鱼移植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茂兴湖放养场面积3000亩,湖底平坦,无水草,水源来自嫩江,水深在1.2~3.0m,属富营养型湖泊。鱼类组成以放养鱼为主,鱼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不仅对鱼货需求数量越来越大,而且对鱼货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这就要求养鱼生产者必须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革过去主养花、白鲢的传统放养制度,增加青、草、鲤、鳊等优质粗鳞鱼的放养比重,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本文试就调整养殖鱼类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鱼放养比重需求着手解决的几个问题,谈谈笔者肤浅的看法。一、解决苗种问题,是调整鱼类品种结构的基础。据调查分析,一九八五年我县各  相似文献   

20.
大治之年,人心思治。革新养鱼技术,促进淡水渔业的发展,已成为水产战线上的当务之急。在池塘养殖业中,目前国内养殖高产池塘的放养,一般是以鲢、鳙鱼为主,搭配草、青、鲤、鳊、鲴等鱼类。亩产一般在1500百左右,广东兴宁苗种场73年在一口四亩塘中,以鲢、鳙、鲮鱼为主,草鱼次之,搭配多种鱼类,共放养16个品种,获亩产2535斤的高产记录。但是,总产中鲢、鳙鱼所占的比重大,在商品质量及经济价值上,均不如草、鲤鱼。同时,鲢、鳙鱼的饵料因受到水体自然生产率的限制,不革新养殖制度就难已继续提高池塘养鱼单产。能否以草、鲤鱼为主的放养,适当搭配鲢、鳙等其它鱼类,促进池塘养鱼高产(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