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果实采后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平均 损失可达10%~30%,因此探索一些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措施极有必要。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果实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的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三者相互影响,但最终是病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果实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果实采后的生理失调,如冷害、果皮烫伤、果肉或果心褐变,柑桔类果实的干疤、枯水、水肿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它们是由于果实贮藏环境不适宜或缺Ca、B等而引起的。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指微生物…  相似文献   

2.
荔枝采后病害与颉颃菌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鲜水果、蔬菜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 ,新鲜果蔬贮运过程中约有2 5%的产品因腐烂变质不能利用 ,有些易腐水果和蔬菜采后腐烂损失在 3 0 %以上。果蔬变质腐烂的原因可归纳为 3个方面 :果蔬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 ,病原微生物侵染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 ,三者相互影响 ,但最终是病原微生物侵染引起果蔬采后腐烂 [1] 。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驰名中外的荔枝 ,采后变褐腐烂问题更加严重 ,历来就是生产和贮运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会对荔枝保鲜起到推动作用。因此 ,本文从病害角度 ,论述了荔枝贮藏保鲜中病…  相似文献   

3.
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 引言果蔬的采后防腐保鲜是一项较艰巨的工作。据统计,我国果蔬采后腐烂损失每年约为20%—30%,美国的果蔬采后损失也达24%左右,其中绝大多数是由微生物侵染所引起的。通常,人们以杀  相似文献   

4.
王迪轩 《蔬菜》2010,(2):26-28
<正>蔬菜采收以后,在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及产品销售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病害叫采后病害。分为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两大类。蔬菜采后品质恶化主要是侵染性病害引起,一般采后腐烂率为10%~25%,高的达30%~50%。防治的关键是搞好预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扩大冬枣栽培面积,冬枣产量逐年递增,然而冬枣采后在常温下放置10天,枣果腐烂率高达80%,低温贮藏60天左右,病害即大量发生,果实腐烂严重,丧失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为了开展冬枣采后贮藏期各种病害的侵染、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概  相似文献   

6.
李为呼吸活跃型水果,其成熟期多集中在6-8月的高温季节,采后后熟速度快,且因皮薄汁多,极易造成机械损伤和褐腐菌、灰霉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侵染而引起腐烂。下面将李果的采收与贮运技术作一介绍,以减少采后损失,缓解上市矛盾,提高果品质量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水果的采前裂果在各类水果中均有发生,严重时高达30%-60%,常造成采前的严重落果,以及采后贮藏、运输和销售中的果实腐烂,不利于丰产丰收。柑桔、葡萄、桃、梨、苹果等均报导有较为严重的采前裂果发生,其中柑桔的脐橙、锦橙、红江橙、玉环柚、脆皮金柑、桠柑等常有严重裂果发生。  相似文献   

8.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广州、增城采收辣椒,在常温(25 ℃)贮藏条件下观察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测定采收时无病害症状的辣椒组织中病菌的潜伏侵染率。结果表明:辣椒采后在25 ℃下贮藏,发生的病害有果腐病(Fusarium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且5 d后开始表现病害症状。其中果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是辣椒采后的主要病害。辣椒采后病害主要从果柄部位开始发生,向果蒂和果身部位扩展,最后引起整个辣椒果实腐烂。辣椒果柄、果蒂是带有潜伏侵染菌较多的部位,从果柄、果蒂组织中分离出的病菌有炭疽病、链格孢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欧氏杆菌,从果身组织中只分离出炭疽菌、链格孢菌和欧氏杆菌。伤口是辣椒采后病害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伤口接种的处理发病率高,无伤口接种的处理不发病。剪除果柄可明显减轻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富士苹果采后二氧化氯处理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二氧化氯(ClO2)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冷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为ClO2应用于红富士苹果采后防腐保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分别用浓度(有效成分)O、20、50、80 mg·L1的ClO2溶液采后处理红富士苹果,定期测定果实生理品质指标,并在贮藏末期观察统计其腐烂指数.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lO2采...  相似文献   

10.
甜樱桃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甜樱桃果实采后生理特性、软化机理、采后病害及其防治、钙处理、气调贮藏、涂膜保鲜等六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甜樱桃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状况。甜樱桃属于非跃变型果实,但乙烯对其采后衰老也有一定的影响。甜樱桃贮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快速下降、果肉褐变、果实失水、软化、腐烂等,控制甜樱桃果实采后腐烂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等,采用浸钙、涂膜、气调贮藏等技术手段和方法有利于保持甜樱桃果柄及果面颜色和果实硬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减少失水和腐烂,延长甜樱桃果实贮藏时间,提高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1.
7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采后极易腐烂,其中由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 (Berk.& Curt.)Arx.]引起的香蕉炭疽病、轴腐病是香蕉采后腐烂的重要病害,该病菌可潜伏侵染,在幼果期即可侵入果皮内,以附着胞及菌丝形式潜伏于果皮中,在香蕉后熟之后症状才逐渐显现,造成香蕉果实在贮运过程中的大量腐烂。刘秀娟、杨叶等曾对海南、广东香蕉上的潜伏芭蕉炭疽菌进行研究,在田间未发现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高抗的菌株。我们近年来对采自广东、海南、云南、广西四省区的芭蕉炭疽菌进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测定时发现,田间存在高抗的菌株。  相似文献   

12.
板栗采用变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虫海,病菌侵染,失水和发芽等原因,板栗采后损耗约为25-35%。板栗采后的生理特点是呼吸强度高,失水快,淀粉容易水解,国内外板栗贮藏保鲜的方法很多,但适时采收和杀虫灭菌是各种方法的很多,但适时采收和杀虫灭菌处理是各种方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柑桔较耐贮藏,只要加强栽培管理,保证采摘质量.采后贮藏2-3个月一般不会有大的腐烂损失。采用以下4种保鲜方法,可以减少柑桔采后损失,延长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有人认为,苹果采收后,果子到家钱到手,万事大吉了。其实不然。果实采收后,花芽继续形态分化,叶片还有近2个月的生长时间,根系也还有第3次生长高峰,树体养分开始回流和营养积累。因此,加强苹果采后管理既是增加树体营养的关键,又是翌年丰产稳产的基础。为此,果实采后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剪锯口和伤口是腐烂病菌、轮纹病菌和其它病菌的重要侵染孔口,保护剪锯口是防治腐烂病、轮纹病和其它枝干病害的重要措施,应作为苹果产区果园管理的一项常规措施加以重视。现有研究已证实,腐烂病菌能从苹果剪锯口的木质部侵染。新鲜剪锯口的木质部在苹果萌芽、开花期能溢出大量伤流液,为腐烂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染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腐烂病菌的孢子只要随降雨或修剪  相似文献   

16.
《中国果菜》2014,(4):65-65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果菜腐烂超过8000万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50亿元,占整个产值的30%以上。据了解,新鲜水果的品质恶化,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是主要的原因之一,部分霉菌还能产生霉菌毒素,具有致癌性或其他毒性。长期以来,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主要措施是使用杀菌剂,其长期和大量使用,污染环境,有损于人类健康。用有益微生物进行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研究领域。研究表明,有益微生物能保护水果免受致病微生物的浸染,对水果的营养和品质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人体无毒害。  相似文献   

17.
<正>果实采后腐烂给世界水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果采后腐烂率高达30%~40%。热处理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水果采后保鲜新技术,特别是随着农药残留问题的日益严重,学者们开始注重这种无毒、无农残的水果保鲜方法,近年来相关领  相似文献   

18.
板栗采后变质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虫害、病菌侵染、失水和发芽等原因,板栗采后损耗约为25-35%。板栗采后的生理特点是呼吸强度高、失水快、淀粉容易水解。国内外板栗贮藏保鲜的方法很多但适时采收和杀虫灭菌处理是各种方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火龙果采后果实呼吸代谢旺盛,贮藏期极易发生鳞片劣变、果肉褐变、营养损失、低温冷害、病虫害侵染等品质劣变现象,严重影响火龙果采后销售。针对火龙果采后品质劣变的主要表现,总结了火龙果采后的主要保鲜技术方法,以期为研发火龙果新型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冬枣营养价值丰富,但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通过对冬枣的采后生理生化、影响保鲜的因素及保鲜技术进行综述,旨在为冬枣保鲜提供实践指导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