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鄂利农Ⅰ型二次进风节柴灶自1983年研制成功以来,在湖北省已推广百万余个,其中,仅麻城一县就推广十数万个。该灶构造简单,易于建造、使用方便,而且省柴省时,热效率高。1984年该灶被评为湖北省优秀节柴灶。一、鄂利农Ⅰ受二次进风节柴灶的性能特点 1.该灶利用二次进风的原理,使之上火快,柴草燃烧充分。经多次测试,15分钟时间1.15公斤麦草便可烧开10公斤23℃的水。比旧式灶节柴2/3,节时1/3。 2.该灶双锅,热效率较高。前锅热效率达32.8%,后锅热效率为3.18%。升温速度4.85℃/分,蒸发速度0.047公斤/分,降温速度0.35℃/分。 3.结构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砌一个双  相似文献   

2.
河南郸城拉风灶(图1)该灶以烧柴草、秸杆为主,炉篦偏向炉口一侧,炉口有滑动盖板;炉膛上缘与锅的间隙为1~2厘米,有马蹄形回风道;烟囱高3~4米以上。燃料在炉内能充分燃烧,烟被烟囱抽走,不会从炉口冒出。拉风灶比旧灶省柴、省时一半以上。五口之家,若改用拉风灶,可节约拣拾柴禾的功夫,每年还可节约近百元柴禾费。该灶操作方便,大人小孩均能掌握。有人试验烧碎煤矸石,也很成功。该灶结构简单,可用铁架支撑,也可用砖砌泥垒(用砖200块),还可用水泥预制,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灶是推广省柴灶的一项节资、省工、收效大的有力措施。改一个灶一般只需1至5元材料费,用工2至4小时,就可使其热效率提高一倍左右,要使老式灶成为省柴灶,改灶时必须因灶而异,因地制宜。现介绍三种不同类型的改灶技术: 一种是有烟囱的前拉风老式灶这种灶在我地区颇多。其优点是灶门不冒烟,解决了老式灶烧火满屋烟的问题,但这种灶最大的缺点是热效率低于其它老式灶。这种灶改造措施有两点:(1) 在灶膛内加设炉桥、回烟道和拦火墙,使之符合省柴灶的标准;(2)改变灶门顶下部的出烟口,并缩小烟口面积,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热效能。如沅江县万子湖乡管竹山村朱建章家有上述灶一口,只用了水泥10斤,加用红砖24块,就将原来的老灶改好了。改灶前后测试,同是烧开水20斤,耗芦苇渣由改灶前的8斤减至改后的3  相似文献   

4.
30.怎样确定省柴灶炉栅安装的位置? 炉栅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火焰在锅底的分布和通风燃烧的效果。炉栅安装的位置应根据灶型种类、烟囱抽力的大小、烟囱的位置以及锅的大小来确定。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偏心距离来确定炉栅安装位置,即以锅脐中心为标,炉栅的中心向出烟口(即烟囱位置)的对面偏离3~7厘米,但以偏离6厘米居多;另一种是按炉栅的长度来确定安装位置,如后拉风灶,把炉栅整长的1/5~1/3靠近烟囱一边,4/5~2/3靠近灶门一边。前拉风灶,应将炉栅整长的4/5~2/3安放在锅底中心线内侧,1/5~1/3安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天门县沼气办马以兵吸取外地节柴灶的优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研制成天门Ⅰ型节柴灶。性能特点: 1.省柴省时效果好。6分钟,0.4公斤松柴,可烧开24℃的水5公斤。 2.结构简单,造价低。建灶仅须材料费10元。 3.适应性广。软硬柴均可,烧硬柴效果最佳。 4.热性能测试结果:升温速度3.7℃/分,蒸发速度0.033公斤/分,降温速度0.415℃/分,热效率47.47%。结构特点: 该灶主要由进风口、灶门、活动炉齿、燃烧室、拦火圈、回烟道和烟囱等组成。 1.灶膛。燃烧室呈鼓形,上、下口φ270毫米,中  相似文献   

6.
北票县位于辽宁西部,农村生活燃料不仅严重短缺,而且浪费现象严重。农户旧用锅灶普遍的缺点是:灶门大、喉眼(出烟口)大、炉篦子大、灶膛大,锅底与炉蓖子距离高。结构不合理,燃烧不完全,热效率10%左右。1981年我们学习了河南镇平“月牙型”节柴灶的优点,结合北方炕灶相连、柴煤混合、助风燃烧的实际情况,把旧式锅灶改成“三小弧形”节柴节煤两用灶。  相似文献   

7.
1.柴要适当劈小点,长短搭配好,起火用干柴、小柴,但不要架得太高、太空,火才会旺,待炉栅烧红后,可加些大柴或半干柴,如红炭太多,可适当拨火,以利燃烧。2.添柴少而勤,燃烧才均匀。节柴灶炉膛小,如一次添得多、挤得实,火反而不旺,因聚热反射层与锅壁间隙小。如火上不来,灶门也会冒烟火。所以添柴只要见火亮、火势基本充满整个炉膛就可以了。3.用好三个闸门(风道闸、灶门闸、烟囱闸)。柴一般不应长出灶门;添足柴后关上灶门以增加炉温及抽风力。抽风力太大,可适当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节柴灶近年来在江西省东乡县受到了农户的普遍欢迎,群众争着打新型灶,至1986年底全县有4.6万户建了这种灶,占总农户的90%以上。全县年节柴50041吨,折款200万元,节约砍柴工100万个,户均年节支43.2元,同时也促进了植树造林工作,使森林覆盖率由17%增为24%,水土流失面积显著下降。新型节柴灶具有以下优点:  相似文献   

9.
间接加热炭化工艺对生物质炭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生物质炭化炉的炭化效率,采用间接加热炭化方式对粉碎后的废弃树枝进行炭化,研究一次进风量、炭化温度、炭化时间等因子对炭化效果的影响,优化炭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控制炉内炭化温度约500℃、炭化时间保持12h左右、一次进风量为5 000mm2、烟囱高度为2m时,炭化收成率、碳素率和炭化物性能都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炉灶是家家少不了,天天都要用的。但当前广大农村家家户户使用的炉灶,多是传统的旧灶,结构不合理——灶堂空间大、添柴加煤的灶门大、灶膛底下无篦子、有的甚至连个烟囱也没有,因而散热多、费柴、费煤(烧十斤柴,只有一斤多被利用上了),烧饭也费时间,烟熏火燎,很不卫生。如何把这种旧灶改为新灶,使之结构合理,达到省柴省煤、省时间,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呢?这就要搭砌省柴灶。现在,全国很多地方创造出了适宜当地需要的省柴灶,很受欢迎。它们使烧柴的有效利用率提高了近两倍。就是说,原来用旧灶,烧一顿饭的柴,现在换用新灶,可以烧两顿饭了。原来一年缺3~4个月烧柴的,可以够烧而不缺柴了。这是多么大的成绩啊!省柴灶省柴、好使,关键是它的结构合理。克服了旧灶的“两大两无”弊  相似文献   

11.
灶芯是省柴灶的“心脏”。因此,灶芯的质量和性能是省柴灶的关键所在。这里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五种材料预制灶芯的制作技术,供各地同行参考。一、耐火石(泡沙石)预制灶芯。这种耐火石二氧化硅含量高,耐火保温性能好、热反射力强、坚固耐用。制作方法:可用炉渣、矿渣硅酸盐水泥加耐火石(耐火石为主)以模具制成锥体环块形(见图)。用三块组合式便于安装,留有灶门缺口。上口为锅口直径的60—70%,下口大5厘米,高度20厘米左右,厚4厘米。上口略星坡形聚热反射曲面状,使热能射向锅底。安装方法:用三块组成灶芯置于炉桥上即成燃烧室,呈上小下大的圆锥形,与拦火圈为一整体。必须调准拦火圈上沿到锅底的间隙,靠烟囱一边为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00,(3)
茶叶烘干机灶由通风孔、炉栅、炉膛、烟道、烟囱等组成。其合理的结构是茶灶节能的关键。当地传统烘干机灶的通风孔高70厘米,上底宽50厘米,下底宽70厘米,深90厘米;吊火距(炉栅与烘管间的距离)25厘米,炉栅有效面积70厘米×50厘米。该灶上火速度慢,耗柴多,热效率低。为克服这些缺点。1998年丽水市农业局和市科委组织专业人员在江圩、郎奇两茶场进行了改进试验,结果提高了热效率和升温、蒸发、保温速率等热性能指标,节能效果好,热效率达35%,具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现在仍有不少地区使用几千年传下来的旧式柴灶。这种旧灶,既没有烟囱,又没有炉篦子,灶膛和灶门也过大。因而造成了烧柴草的大量浪费,同时也不能使柴草充分燃烧,热能的利用率低,仅有10%左右。不仅如此,还很不卫生,烧起火来烟薰火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污染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新式柴灶的特点是:既有烟囱,又有炉篦子。在充分利用灶膛有效容积的前提下,适当缩小了灶膛的空间;在不影响操作的情况下,适当缩小了灶门。有的灶膛还设有不同形状的挡火墙(圈),有的在灶膛内壁加有保温层(如草木灰)。这些结构措施,都为了使燃料得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们协同有关农科组织,在夏大豆花期用不同浓度的氮、磷、钾和钼、锰、镁混合肥进行叶面喷施,获得了增产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成本低,效果好,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一、增产效果据1977—1978连续两年在全县6个点试验结果:在大豆花期喷施1次叶肥的平均亩产264斤,比对照(喷清水,下同)平均亩产236斤,亩增28斤,增产11.8%;喷施叶肥2次的平均亩产273.5斤,比对照增产18.2%;喷3次叶肥的平均亩产294.3斤,比对照增产24.9%(见表1).  相似文献   

15.
锑锅有传热快、省柴省煤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盛行的锑锅灶、炉,只是锑锅的底部接触火,锅壁与锅盖不断将热量散掉,散热面远大于受热面,既浪费燃料,又浪费时间。我根据一些建灶经验建成的锑锅省煤灶,耗煤耗时均可节省一半。简介如下: 一、性能特点为增加锅的受热面积、减少散热面积,锑锅的耳部以下全部潜入灶内。例如直径24厘米的锑锅,底部面积450平方厘米,潜入灶内的侧面积都达到900平方厘米,使2倍于底面积的侧面积由散热面积变成了受热面积(侧面积与底面积的比例各种直径的锑锅都差不多)。对灶内的火来说,烧了锅底又烧锅壁,增加了锅的吸热时间和吸热途径。炉膛还采用了内二次进风,炉膛内燃烧较完全,温度高。这种灶烧各种煤进  相似文献   

16.
缙云炉芯省柴灶性能特点: 1.灶型较简单。砌灶较容易,炉芯可预制成型,操作方便,干净卫生; 2.比当地老灶省柴1/3—1/2; 3.对燃料的适应性较广,适合烧枝丫柴、木柴、秸杆、牛粪等。横峰型省柴灶性能特点: 1.省柴省时间。用柴1斤半,15分钟可烧开25斤水。比当地老灶省柴一半,省时40%左右; 2.灶型较简单,砌灶较容易;  相似文献   

17.
烟囱是节能炉灶的一个重要部件。砌好烟囱对炉灶内燃料的充分燃烧、热能的利用和排烟畅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烟囱砌筑不合理,就达不到好烧、节能、省时的目的。那么怎样才能砌好烟囱呢? 一、选好烟囱位置选择烟囱位置时应注意: (1) 烟囱与房屋周围的高楼、山墈、大树等障碍物应保持15米远以上的距离。距离近,就会抑制烟气流出,甚至产生倒烟现象使灶瞠内的燃料无法燃烧。 (2) 烟囱紧靠灶膛,过烟道短,烟气离开灶时温度较高,内外温差大,烟囱排烟就顺利。如果过烟道太长,烟囱排烟困难,甚至不排烟。 (3) 烟囱要建在楼栿、檐领的间隙中,使之能垂直于灶面伸出屋面。  相似文献   

18.
它是根据该县火轮灶、地风灶及江苏大丰灶的经验,组合而成的综合省柴灶。经推广使用表明,该灶结构简单,砌灶容易,操作方便,就灶改灶,省工省料;软柴、硬柴、长秸杆、短草,都可以烧,适应性较广;通风良好、火焰稳定、省柴省时,燃烧温度高。现场测试结果,比老式灶可节约柴草40%左右,缩短时间1%左右。结构特点是,炉栅与锅的中心线不重合;吊火高度为14~16厘米,按烧柴种类而定;灶门设在烟囱下面,一般宽18厘米;在炉栅内根据锅的  相似文献   

19.
在设计和推广省柴灶时,应首先知道省柴灶的主要部件和作用,按照要求砌好省柴灶,使它达到省柴、省时、好烧的目的。一、进风道(又叫地风道):炉栅以下的空间,叫做进风道。进风道的作用是向灶膛进风供氧助燃,以及贮灰存渣。同时能够利用零星火星、热灰的余热和炉栅间隙的辐射热,将冷空气进行预热后再进入灶  相似文献   

20.
1.刚砌的新炉灶,试烧时为什么会倒烟?答:新砌炉灶倒烟的原因是:(1)烟囱内有建筑材料堵塞。(2)湿度大。(3)烟囱不严有缝隙或太矮,因而抽力小。一般湿度大引起,较常见。解决的办法:清除堵塞物;如因湿度大,可在烟囱底用引火柴烧几分钟,驱逐湿气,提高烟囱内温度;如太矮可以加高,或查出烟囱不严密漏气处堵严。2.新砌的炉灶为何点火困难,点后难烧?答:主要是因(1)炉篦间隙大,进风量太大;(2)燃料太湿。解决的办法:适当调整炉条间距,如系铸铁成片制的炉栅(篦),可用铅丝垂直于炉条,绕上几圈:控制喉眼挡板,使空气对流缓慢,待正常燃烧时再适当增大,如因燃料太湿引起,则应换较干燥的再试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