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量防霉剂对高水分饲料水分活度和保存时长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不同水分的饲料和3个梯度的丙酸丙酸铵复合防霉剂处理,分别储存在高温高湿(温度37.5℃、湿度75%)和常温(温度20~25℃、湿度50%~70%)两种不同条件下,探究饲料随着储存时间延长,水分活度、霉菌总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达到0.770左右时,饲料霉菌总数快速增长;在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各试验组饲料可以保存40 d左右,保存时长无差异;在常温条件下,防霉剂添加量越高的饲料保存时间更长。研究表明,水分为12.8%~13.3%的饲料,添加0.8 kg/t防霉剂可延长饲料气味改变时间;添加1.2 kg/t防霉剂、水分约为12.5%的饲料可保存90 d以上,饲料霉菌总数未发生增长。  相似文献   

2.
添加不同防霉剂对全混合日粮存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5种防霉剂,分别以0.15%和0.3%的剂量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中进行7 d的贮存试验,测定防霉剂对TMR饲料贮存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脱氢醋酸钠和0.3%山梨酸钾组的TMR饲料在贮存期内没有发热产生,也未发生霉变,其它各防霉剂添加组从贮存第2天开始逐渐出现升温发霉现象。贮存第2天,添加丙酸、丙酸钙及0.15%苯甲酸钠组TMR饲料的含水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贮存第3天和第5天,添加脱氢醋酸钠和添加0.3%山梨酸钾组TMR饲料的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贮存过程中TMR饲料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均无明显变化。综合各项指标,TMR饲料中添加脱氢醋酸钠和山梨酸钾比苯甲酸钠、丙酸和丙酸钙有较好的防霉效果。  相似文献   

3.
杜仲提取物防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在玉米 -豆粕型日粮中添加杜仲提取物和丙酸类、复合有机酸类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在 2个月的贮存期中观察测试饲料外观、气味、水分、脂肪、蛋白质、料温和霉菌总数。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杜仲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并对饲料外观有着显著的影响 ,与复合有机酸类防霉剂的防霉保鲜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防霉剂对饲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试验设计采用混合模型,分为78个组;1~6组为不添加防霉剂组,采用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两因素试验设计;7~78组采用3(防霉剂种类:丙酸盐-丙酸复合型、丙酸型、丙酸盐型)×4(防霉剂添加量:按丙酸含量的0.25、0.50、1.00、1.50倍添加)×2(饲料水分:正常水分、额外添加2%水)×3(料型:粉料、颗粒料、破碎料)四因素试验设计。试验料共计78种,分别在常温(20℃)和高温高湿(37℃,75%)环境中保存不同天数(常温、高温高湿环境中最长保存70、40 d)后,测定霉菌总数和饲料水分。结果表明:常温环境中,分别添加3种防霉剂对饲料霉菌总数标准菌落计数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丙酸型组10 d时标准菌落计数低于丙酸盐-丙酸复合型组和丙酸盐型组(P<0.05),丙酸型组25 d时标准菌落计数高于丙酸盐和丙酸复合型组(P<0.05),其余各保存天数时3种防霉剂组标准菌落计数均差异不显著;饲料分别在常温环境中保存30~50 d、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保存25~40...  相似文献   

5.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并比较丙酸钙复合型和高效复合型防霉剂抑制黄曲霉菌及禾谷镰刀菌的生长和饲料防霉效果。研究采用体外抑菌(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试验和饲料破坏性试验两种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两种防霉剂对禾谷镰刀菌(F.0705)和黄曲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而且,随着防霉剂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效果增强;从饲料破坏性试验来看:在第9 d和13 d采样时,两种防霉剂处理过的饲料霉菌总数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而且添加的防霉剂浓度越大,饲料中霉菌总数越少。总体来看,高效复合型防霉剂的抑制效果优于丙酸钙复合型。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剂对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教槽料防霉效果的影响,设立Ⅰ型添加剂组(由丙二醇及丙三醇按一定比例配制)、Ⅱ型添加剂组(由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按一定比例配制)、Ⅲ型添加剂组(由复合磷酸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Ⅰ型复合添加剂组(Ⅱ型添加剂和Ⅲ型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Ⅱ型复合添加剂组(由Ⅰ型添加剂、Ⅰ型复合添加剂和柠檬酸按一定比例配制)和空白组。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探究5种添加剂对饲料中水活度、水分含量、霉菌总数以及表观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期内饲料中的水活度呈现先下降,后不变的趋势,Ⅱ型复合添加剂组和Ⅰ型添加剂组的水活度低于其他组(P<0.05),且水活度低于0.8;Ⅰ型添加剂组水分含量降低得最缓慢,其次为Ⅱ型复合添加剂组;在储存期内,各试验组的霉菌总数均低于同期空白组(P<0.05),Ⅱ型复合添加剂组霉菌总数同期最低且感官评价最佳。综上,Ⅱ型复合添加剂组综合防霉效果最好,水活度及霉菌总数低于其他组(P<0.05),可选择Ⅱ型复合添加剂组作为高乳清粉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的防霉剂对饲料防霉保鲜期的影响和饲料霉变规律。通过选用三种不同类型防霉剂,不同添加量,在饲料厂进行添加、取样自然存放进行试验,跟踪观察饲料霉变情况、记录室温,料温,空气相对湿度,测定水分,霉菌总数。实验表明:同样生产,贮存条件,同样添加量情况下,C类样品的保质期最长。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防霉剂的防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的安全与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防止饲料霉变已成为饲料生产厂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饲料霉变受诸多因素影响 ,大多数饲料生产厂家多采用添加化学防霉剂来防止饲料霉变 ,延长贮存期。目前防霉剂的品种较多 ,所含成分不同 ,防霉效果、抑菌机理也不一样 ,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单一有机酸盐类、单一有机酸类和多种有机酸或有机酸盐复合类。如何挑选和使用好防霉剂对饲料贮存期有较大影响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及对饲料保质期的影响 ,我们在实验室选择了有代表性的 3类防霉剂进行长效性试验。试验时间为南方的 7~ 9月份 (这段…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饲用液体防霉剂对贮藏过程中狐饲料料温及霉变外观征状的影响,选择育成期狐饲料,设6个处理,对照组不添加任何防霉剂,试验组液体防霉剂(surface和水)添加比例分别为0.5%(A)、1.0%(B)、1.5%(C)、2.0%(D)、2.5%(E)。结果表明:虽然添加液体防霉剂提高了饲料的含水量,但防霉效果较好,且防霉效果随添加比例的增大而有增强的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其优势更加明显,添加2.0%、2.5%时饲料均能安全贮藏180 d。  相似文献   

10.
采用饲料强化防霉和常规防霉的方法,探讨纳他霉素对饲料的防霉效果。试验选用自配饲料,分成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个平行。对照组不添加防霉剂,处理组分别添加500mg/kg丙酸钙、2.5、5、10、20和30mg/kg纳他霉素。结果表明:(1)饲料强化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5~20mg/kg NT能够在储存期间缓解饲料霉变。饲料常规防霉试验外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30mg/kg NT能够缓解饲料霉变,延长饲料的储存期。(2)饲料强化防霉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T显著降低了5d和10d的饲料霉菌数(P0.05);15d时,添加2.5、5和1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d时,与对照组和丙酸钙组相比,添加5mg/kg NT组饲料中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中,0~15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d时,与对照组相比,10、20mg/kg和30mg/kg NT组饲料霉菌数显著降低(P0.05);45d时,添加20mg和30mg/kg NT组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0d时,各组饲料霉菌数无显著差异(P0.05)。(3)饲料强化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10mg/kg NT组饲料在5d、15d和20d时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常规防霉试验营养成分测定中,在45d时,20 mg/kg NT组饲料水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mg/kg NT组饲料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60d时,5和10mg/kg NT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建议纳他霉素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20mg/kg。  相似文献   

11.
为评价脱氢乙酸钠对水貂鲜配合饲料的防腐保鲜效果,本试验在水貂鲜饲料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1000 mg/kg脱氢乙酸钠,鲜饲料中添加2000 mg/kg丙酸钙为对照组,分别在0、4、8、12、16 h测定不同处理鲜饲料的pH、挥发性盐基氮和细菌总数等指标。结果表明:0、4、8、12 h各处理组pH差异不显著,0 mg/kg脱氢乙酸钠组和丙酸钙组16 h的pH低于其他水平脱氢乙酸钠组(P<0.05);4 h时0 mg/kg脱氢乙酸钠组的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但不同水平脱氢乙酸钠之间差异不显著,脱氢乙酸钠和丙酸钙防腐效果最好的时间是4 h以内;各处理4、8、12 h的细菌总数差异不显著,0、250 mg/kg组和丙酸钙组16 h的细菌总数高于其他各组(P<0.05),脱氢乙酸钠水平越高,细菌总数越少。因此,脱氢乙酸钠可使水貂鲜配合饲料保鲜时间比0 mg/kg脱氢乙酸钠组延长4~8 h,优于丙酸钙,适宜添加水平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2.
脱氢醋酸钠作为防霉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但有关脱氢醋酸钠使用后,引起动物组织出血的报道极少。通过灌胃给予Wistar大鼠50、100、150、200mg/kg脱氢醋酸钠,连续12d,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在灌胃后不同时间测定大鼠体重、饲料消耗、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150mg/kg和200mg/kg组灌胃3d后,大鼠体重和饲料消耗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50mg/kg和100mg/kg组则在7d~10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期内雌鼠增重远远小于雄鼠。给予脱氢醋酸钠后,所测时间点的PT、APTT值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雌雄大鼠间APTT值有明显差异。雌性大鼠的APTT值随剂量、时间的增加而延长。组织切片检查心、肝、脾、肺、肾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肝和肾组织出血较明显。结果表明,较大剂量脱氢醋酸钠可致大鼠凝血功能障碍,能引起主要脏器不同程度出血的倾向。作为食品或饲料添加剂使用,使用高剂量脱氢醋酸钠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3.
当前由于饲料来源渠道多,质量不一,存贮条件不同,特别是南方多雨炎热地区,饲料存放期内发热生霉、结块,以致变质。饲料如何防霉已成饲料工业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做好饲料的防霉工作,首先要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把好原料质量关;改善贮藏设施及条件,因地制宜采用科学贮藏方法。目前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抗氧化剂来抑制霉菌的生长,控制霉菌毒素的产生,延长保鲜期限,减少损失,已得到国内外饲料行业的认可。特别是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几乎是唯一防霉的有效措施。在选择防霉剂时应该考虑以下问题:①饲料的含水…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益生菌协同复合酶发酵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高产纤维素酶、拮抗致病菌的益生菌与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复配成复合生物发酵剂。设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添加对照菌剂、自然发酵3个试验组发酵青贮,每组3个重复。青贮20 d后,测定饲料成品的发酵品质、营养水平以及霉菌和霉菌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制备的青贮感官品质评分为优,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评分为良。应用复合生物发酵剂的青贮饲料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P < 0.05),ADF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减少31.61%,粗蛋白质(CP)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菌剂组和自然发酵组(P < 0.05),CP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增加10.29%,乳酸含量较自然发酵组增加10.25%。自然发酵组和添加对照菌剂组在表层都检测到霉菌,相同部位处霉菌毒素含量均高于添加复合生物发酵剂组。综上所述,使用复合生物发酵剂可改善玉米秸秆青贮品质,还可抑制和杀灭多种病原细菌和霉菌,延长青贮成品保质期。 [关键词] 益生菌|复合酶|玉米秸秆|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5.
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简称DMF,是目前国内外新型的食品及饲料防霉剂。其优点是;抑菌谱广,毒性小,适用范围广,适应PH值为3—8,对霉菌尤其是产毒霉菌如黄曲霉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少量富马酸二甲酯,即可起到防霉作用。我所于1984年开始做了大量试验研究工作,并于1987年通过中试鉴定。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500 PPm以下的DMF作为鸡饲料防霉剂,可以延长配合饲料保存期,用这样的饲料在全生长期饲喂肉鸡及蛋鸡,对肉鸡生产性能(平均增重,饲料转  相似文献   

16.
防止饲料霉变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霉变不仅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往往因霉菌毒素使畜禽鱼类引起多种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控制饲料霉变是当今饲料行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控制饲料霉变的有效方法。1 添加防霉剂 添加防霉剂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因为这些防霉剂均为有机酸及其盐类,除与饲料直接接触杀菌外,又由于酸具有挥发性,其所产生的气体分子被吸附在饲料表面,笼罩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液体有机酸对颗粒饲料调制后水分含量、水分活度、霉菌总数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为颗粒饲料高效利用和降本增效提供新途径。试验一:选择2种市售液体有机酸SLL5000(主要成分为甲酸、丙酸、表面活性剂、保水因子等)和NVL(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酸、表面活性剂等)在颗粒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进行添加。对照组颗粒饲料加工过程中正常使用固体防霉剂(主要成分为丙酸钙),试验1~4组分别在饲料混合仓对物料按照每吨饲料喷洒1.5 kg SLL5000+8.5 kg水、2.0 kg SLL5000+8.0 kg水、1.5 kg NVL+8.5 kg水、2.0 kg NVLL+8.0 kg水进行处理。饲料制粒后,按随机、均匀、等量样品原则分批次取样,测定饲料制粒后水分存留情况和气候变化对饲料储存1个月后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二:选择健康的60日龄、平均体重1.21 kg的清远麻肉鸡180只(母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对应饲喂试验一处理的5种试验料。预试5 d,饲养试验全期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液体酸NVL调制饲料相比,液体酸SLL5000能够提高颗粒...  相似文献   

18.
陈丽姗  梁炽琼 《广东饲料》2010,19(10):30-31
<正>饲料原料或成品如果发生霉变,会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严重的会造成畜禽霉菌中毒,甚至死亡。目前最适于饲料工业的是化学防霉。饲料防霉剂一般可分为有机酸类防霉剂、有机酸盐或酮类防霉剂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防霉剂对饲料储藏特性的影响。取育肥猪粉状配合饲料分别添加四种不同防霉剂(一种固体防霉剂和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对照组不加防霉剂,混合均匀,然后依次进行调质、制粒、冷却,得到所需颗粒饲料试验样品。将各组试验样品分别在低温低湿(温度15℃、相对湿度50%)、中温中湿(温度28℃、相对湿度75%)和高温高湿(温度35℃、相对湿度85%)三种条件下储藏60 d,每10 d采样一次,测定各组样品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霉菌总数及细菌总数。结果表明:本试验中使用的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在试验期内不同储藏条件下,均能够有效抑制饲料中水分的增加,延缓饲料中脂肪的氧化,抑制饲料中霉菌、细菌生长繁殖,保持饲料的质量稳定。其中以液体防霉剂A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苜蓿干草发霉的问题,以翻晒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脱氢乙酸钠(0、0.05%、0.10%、0.15%,以苜蓿干草重量为基础),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霉菌数量。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与不添加对照组相比,脱氢乙酸钠添加处理能显著提高贮藏30、50、60 d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贮藏60 d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显著降低贮藏30、50、60 d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捆中霉菌的数量在贮藏20 d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60 d时仍然显著高于贮藏0 d(P<0.05);脱氢乙酸钠处理显著降低贮藏0~50 d的霉菌数量(P<0.0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添加0.10%脱氢乙酸钠对苜蓿干草的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