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核桃种质资源'红瓤核桃'和特异品种'红仁核桃'紫玥核桃'紫京核桃'的来源、生长结果习性、推广情况,并对各品种(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发展区域及前景.力求对于核桃育种工作者和生产经营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涉县是河北省核桃主要产区之一,主要地方品种有大绵核桃、小绵核桃、薄壳核桃等。生产的核桃以壳薄、仁满、味道酥香而享誉国内外,这些品种均属晚实核桃类型,树体高大,进入结果期较晚。近年来,从辽宁、山东等省引进一批早实核桃良种,建立早期丰产密植园,对改善当地核桃品种构成  相似文献   

3.
在核桃生产中,品种选择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只有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品种,做到适地适树,才能取得好的经营效益.大量实践证明,不同核桃品种的结果习性和适应性存在很大差异,盲目种植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1 核桃的适应性长期以来,我国核桃以实生繁殖为主.实生后代分化严重,退化明显,个体间差异大,形成了宠大的种群.不同核桃品种在同一地区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也各异,这种现象为核桃树的适应性.在选择核桃品种时要认真查阅资料和到核桃产区考察,认清要引品种的适应性,看是否适应引入地的自然条件.总体上晚实核桃耐粗放管理,对肥水要求不高,适应性较强,可在土层薄的山坡及高海拔处栽植;而早实核桃结果早,前期产量上升快,易丰产,也易早衰,对栽培环境要求较严,只有栽在土层深厚的低海拔地区,其优势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当然,一个品种的优缺点是相对而言的,如早实核桃突出特点就是结果早,但不抗病、不耐瘠薄、易早衰、经济生命周期短,一般很少超过20年;而晚实核桃虽然进入结果期较迟,但抗逆性较强,经济寿命长.种植核桃时应根据各地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4.
薄壳核桃优良品种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壳核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它不是核桃的一个品种,而是指一个群体。优良核桃品种的壳都是较薄的,壳薄是品种优良的标准之一。但核桃壳并不是越薄越好,如纸皮核桃、  相似文献   

5.
对庆阳20个核桃地方品种资源所结果实进行种仁营养成分检测,及坚果数量性状变异特征分析,有效评价庆阳核桃地方品种资源,并对7个优良核桃品种用于迁地保护研究.结果表明:庆阳20个核桃地方品种种仁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家特级标准(≥14%),脂肪酸组中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含量依次降低,4种矿物质钾、磷、镁、锌含量...  相似文献   

6.
13个早实核桃品种在秦巴山区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岭东段南麓豫鄂陕3省交会处,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主产区,生产的核桃以品质佳而驰名海内外.但该地区栽培的核桃绝大部分为晚实核桃,且长期沿用传统的实生繁殖方法,结果晚,见效慢,产量高低悬殊,品质良莠不齐,经济效益低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先后从北京、辽宁、山东、河南、新疆及本省10多个科研院所引进40余个通过省级鉴定的早实核桃品种.经栽培试验观察,逐步淘汰了一些不适宜本地栽培的品种,对其中13个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重点观察研究,筛选出了8个适宜当地发展的主栽品种.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1个早实核桃品种在河南禹州的表现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禹州市地处豫西低山丘陵区,是河南省栽培历史悠久的著名核桃产区,具有栽培核桃的优越自然条件。然而,在当地核桃生产常用实生苗造林,造成核桃品种退化、劣变的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河南省许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引进了11个国内新近选育的早实核桃良种,在禹州市文殊镇、无梁镇等浅山丘陵区开展核桃品种比较试验,以其从中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品种。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香玲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78年杂交育成的核桃新品种.我市1987年引种栽培,经过十几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壳薄、优质、早实、丰产,深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青睐,是农民发家致富和果树产业结构调整的首选品种.截止2002年栽培面积已达1000公顷.现将品种特性及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川早1号"是以云南省林业科学院育成的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品种"云新7926"为母本,四川优良乡土普通核桃J.regiaL.品种"夏早"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0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10.
绿岭核桃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从香玲品种筛选出的一个早实类核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随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天津蓟县孙各庄乡、下营镇2008年引进.并已大面积栽培。经过5年的生长观察.我们认为绿岭核桃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核桃营养丰富,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供不应求,给果农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对果农来说,坐果率低是核桃生产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帮助核桃种植户提高核桃坐果率,增加产量,现将一些解决措施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品种每一个品种都有各自适宜的温度、土壤和气侯条件。首先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正确选择核桃品种,应选择核桃生长健壮、抗病性强、坐果率高的优良品种,如清香、中林1号、辽核1号、西岭核桃、绿林核桃等。而  相似文献   

12.
曹自成  苏丽艳 《河北果树》2010,(3):21-21,23
<正>"绿岭"核桃是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从香玲品种筛选出的早实类核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随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我市2006年引进,经过5年的生长观察,认为是1个有推广价值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绿岭"核桃是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从香玲品种筛选出的一个早实类核桃新品种,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随后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重点示范推广品种。迁安市2006年引进,经过5年的生长观察。我们认为是一  相似文献   

14.
香玲核桃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玲核桃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品种.东平县于2003年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进该品种,定植于老胡镇梁林村.经6年的观察,该品种表现适应性强,早果丰产,品质上等,适宜在山区、平原土层深厚的地块栽培.  相似文献   

15.
核桃砧木新品种‘中宁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砧木新品种‘中宁强’是由美国引进的魁核桃(Juglans major)与河南省洛宁县核桃(Juglans regia L.)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树干通直,根系发达,分枝力强,生长速度快,抗干旱,耐瘠薄,嫁接亲合力高等特点,年胸径生长量1.7 cm,为核桃的1.7倍。嫩枝扦插生根率85%,作砧木嫁接核桃品种的枝接成活率90%以上,芽接成活率95%,嫁接的核桃品种表现出生长势旺盛,坚果仁更加香甜。适宜在华北、西北、华东和西南核桃主产区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观察与避晚霜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核桃易受晚霜危害而制约生产效益的问题,对商洛山阳地区11个核桃品种物候期进行观察,选择避晚霜品种及适宜的授粉品种.结果表明:各种源间物候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雌花末期差异最大,雄花初期差异最小.“西林2号”、“温185”、“契可”3个品种是雌先型,“香玲”、“西林3号”、“土莱尔”、“强特勒”、“元丰”、“丰辉”、“西扶1号”7个品种是雄先型,“西扶2号”是雌雄同熟型.除了“西林2号”和“西扶2号”可以自花授粉以外,其它9个品种栽植时都需要配置授粉树.“香玲”、“西林3号”、“土莱尔”、“强特勒”、“元丰”、“丰辉”、“西扶1号”能避开晚霜危害,在易受霜冻地区是栽培核桃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正>1建园1.1品种选择张家川县栽培核桃主要是早实核桃,重点推广的主栽品种有丰辉、香玲、扎343、元丰、中林5号,这5个品种长势旺、结果早、抗性强、产量高、品质  相似文献   

18.
1合理配置授粉树 核桃雌、雄花期不同,建园时必须合理配置授粉树。应将雌、雄花同时开放的品种进行混栽。核桃花是风媒花,但其花粉飞翔力弱,定植时应考虑授粉树的距离,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距离宜近不宜远。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 ,本所陆续从中国林科院、辽宁、山东、山西、新疆等科研单位引进 4 0多个核桃新品种 ,经试验筛选出一批适于本地区及同类地区栽培的新品种 ,其中早实品种有香玲、鲁光、辽核 1号、辽核 4号、中林1号、中林 5号、陕核 1号、西扶 1号、扎 3 4 3、温 185、元丰 ;晚实品种有西洛 1号、西洛 3号、礼品 1号、晋龙 1号。由于早实品种介绍较多 ,这里不再赘述 ,只将几个晚实核桃主要性状介绍如下。1 西洛 1号 西北林学院与洛南核桃所合作 ,从商洛晚实核桃中选育而成。树势强旺 ,圆头形。雄先型 ,中熟品种。侧芽结果率 53 %。坚果中等大…  相似文献   

20.
以从陕西眉县引进的4个核桃品种"辽核4号"、"香玲"、"西林2号"、"西扶1号"及当地薄皮核桃为试材,研究比较了5个品种的物候期、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引进的4个核桃品种均可以在循化地区作为良种进行推广栽植;同时在比较各品种性状的基础上,对循化地区核桃栽培管理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