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论低产林及其改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讨论了次生低产林分的研究状况,探讨了次生低产林分的成因和特征,提出了低产林改造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2.
依据次生低产林分的实际分布状况划分了改造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模式。重点讨论了“人天混”改造模式及其可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次生低产林分直观评价因子和评定标准及其相应的改造类型。分析讨论了封护改造型、局部改造型、全面改造型这三种低产林改造方式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4.
四,低产林的评价及改造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次生低产林分直观评价因子和评定标准及其相应的改造类型。分析讨论了封护改造型、局部改造型、全面改造型这三种低产林改造方式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产林分改造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 ̄1996年对全县分布面广的平原河滩砂地杨树低产林分,中、南部低山丘陵赤杉低产林分,中、南部低山丘陵刺槐低产林分等3个类型,通过采用整地施肥、抚育管理、采伐更新、改建树种、间伐修枝、加强封护和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4等配套改造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低产林类型及其生长量划分标准马阿滨,尹淑清,薛茂贤,王世光(黑龙江省林科院)(黑龙江省朗乡林业局)低产林林分类型划分是次生林的一部分、其类型仍然依照次生林的分法。(1)柞树低产林分;(2)软阔叶低产林分;(3)硬阔叶低产林分;(4)山杨低产林分;(5...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确定了黑龙江低产林分的改造类型,提出了改造低产林分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大量的调查资料,应用有序样本聚类方法,研究确定了各类中、幼龄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低产林生长量划分标准。该标准能够满足低产林分内部林分蓄积生长量差异较小,而与一般林分差异较大的要求。同时,确定的标准也能够满足人们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低产林是指天然次生残次林和人工林低价值的林分。管涔林区多是以落叶松、云彬、油松、山杨、桦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俗称杂木林。其中落叶松、云杉、油松生长缓慢,林分密度小,生长量低,多数林木干形不好、多叉、分节,每公顷平均蓄积30.2m3,每公顷平均株数30...  相似文献   

10.
低产林的评价及改造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产林的评价及改造效果马阿滨,薛茂贤,尹淑清,边德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汤旺河林业局)1低产林的评价低产林分实质是林分蓄积生长量低于一般林分,但是用生长量指标评定林分是否属于低产林,在实践中很不直观,只有经过一些调查计算方能评定其是否属于...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大量的调查资料,应用有序样本聚类方法,研究确定了各类中,幼龄林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低产林生长量划分标准。该标准能够满足低产林分内部林分蓄积生长量差异较小,而与一般林分差异较大的要求。同时,确定的标准也能满足人们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次生低产柞林的经营技术。通过研究将该林分划为3个类型,即老龄过熟林类型、柞矮林类型和低密度中幼龄林类型。第1类型采用水平沟整地造林方法;第2类型采用带状改造,其带宽以伐5留3为宜,第3类型可采用经验公式LnN=8.8171—2.2901补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对现有的天然林实行分类经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低产林是指不符合经营目的,主要由非目的树种占优势的低产劣等林分,它属于天然林的一种。对低产林进行合理经营,就是要改变林分状况,使林分向优质、高产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14.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资兴市毛竹林总面积1.21×104hm2,约1.93×107株。主要分布在青腰、连坪、皮石、何家山、烟坪和黄草等6个乡镇和天鹅山国营林场。低产毛竹林面积在60%以上。近年来,开展了大面积的毛竹低产林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1 毛竹低产林形成原因1.1 经营管理粗放在一些竹林天然分布区,长砍不绝,不进行抚育管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立竹度虽然高,但老残竹多,单位面积产量低。强度采伐导致林分密度结构不合理。在一些近村、近公路边的林分,强度采伐,林分密度一般在1500株/hm2以下,且分布不…  相似文献   

15.
信阳地区国营林场低产林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对全地区七个国营林场进行了低产林分类型划分及改造技术应用研究。将低产林分划分为天然次生林、油松、黑松低产林、马尾松低产林、杉木低产林等四个类型。提出了做好调查规划设计、伐树挖蔸,、高标准整地、良种壮苗、适时密植深栽、精细抚育等具体的改造技术措施。文中还对低产林分形成原因及低产林改造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根据立地条件,林分现状,竹林立竹度,经济效益等因素,将广德山区现有毛竹林分划分为3种管理类型,即粗放经营型(低产型),一般经营型和集约经营型,对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通过试验提出了低产竹林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油茶低产原因和探索提高油茶产量的措施,我们开展了对油茶品种类型、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老残林更新改造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现将试验情况简介如下: 一、油茶低产的原因在现有茶林中,有些低产林分,这些低产林分的产量在丰年(大年)时亩产油不到5斤,小年只有2斤左右。导致油茶低产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肖正东,宣善平(安徽省林科所,合肥,230031)1987—1991年我们在板栗栽培数量较多的金寨县开展了板栗低产林改造试验、示范与推广。首先根据区域布局、立地类型、林分起源、林龄林况及营林要求,选择2个基点,营建33.3hm2示范...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受各种因素影响,新余天然次生油茶林产量低、经济效益低下,占全市油茶林面积54.9%的次生茶林基本为低产低效林,严重制约了其油茶产业的发展。主要探讨了其油茶低产的原因,提出了综合改造的措施,以期为提升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低产林指经济价值低劣或有严重病虫害没有培育前途的林分,包括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地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遭受严重火灾及病虫害的残破林分。科尔沁区杨树低产林多以“小老树”的形式存在,常见的低产林杨树品种有小叶杨、小青杨、通辽杨。一般具有年龄长而植株低矮、树冠偏平、根系不发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