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猪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倾向瘦肉型的选育技术不断加强,使猪的应激敏感性增强,从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愈来愈高。一、温度猪是恒温动物,其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仔猪怕冷而育成猪怕热。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时,为保持一定的体温,动物要消耗能量。低温时,猪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易患各种疾病。仔猪由于发育尚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而导致下痢等疾病的发生或被冻死。对于新生仔猪,环境温度过低减少了消化吸收初乳的总量,增加了仔猪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低温还通过降低体温而导致感染,环境温度的下降还将抑制白细胞吞噬病原…  相似文献   

2.
猪是恒温动物,通过体温调节来增加产热或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猪的适宜温度时,会通过物理和化学调节体温,适应低温环境,这样就会使猪出现颤抖、增加采食量和活动量来达到增加体温的目的,结果使猪的生产性能下降和饲料报酬降低,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下降。下面就提高猪舍温度,提出一些措施供养猪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猪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经济动物,是我国肉食产业中最主要的产品。猪生长的良好与否与我国的市场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猪是一种恒温动物,它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来改变神经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当外界温度升高时,会引起猪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降低自身与外界温度的差异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但是由于猪的脂肪层比较厚,不容易散热,所以在夏季炎热的天气常常会导致猪体温调节的失衡,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所以夏季是猪病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温度变化与猪的行为在暑热环境下,作为猪的一般适应行为就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水浴、泥浴次数增加,而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则相反,猪的采食量增加,饮水量减少,而且为保持体温,猪的被毛变粗,喜欢太阳及其它热源。仔猪和成年猪比较,皮下脂肪薄。此外,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健全,所以猪群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二、仔猪的体温调节行为1周龄以内仔猪的死亡原因,70%是由于寒冷所引起的,做好这时期仔猪的温度管理是提高仔猪生产的一个秘诀。对刚出生仔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择嘉兴黑猪、长嘉猪、大长猪后备母猪各5头,共15头进行高温季节行为性体温调节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在19.3~33.5℃环境温度下,嘉兴黑猪与长嘉猪和大长猪相比,直肠温度偏低,其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小于长嘉猪和大长猪(36.8℃:39.1℃:39.0℃);据120rain内的各种维持行为观察,嘉兴黑猪的采食时间最长(13%),安静时间短于长嘉猪和大长猪,活动时问则长于长嘉猪,短于大长猪。  相似文献   

6.
初生仔兔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健全,因而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体温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若环境温度低于等热区很多,则体温迅速下降,甚至死亡,这是养兔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有关肉用仔兔体温  相似文献   

7.
四、五月份,观察二花脸猪、长白猪、约克夏猪的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以探求其耐热性和体温调节特性。直肠温度与环境温度及体感温度均呈正相关随之升高而上升,且二花脸猪的直肠温度偏低,二花脸猪静立时间为19.4±12.4min/h显著地长于长白和约克夏猪(P<0.05)。  相似文献   

8.
四、五月份,观察二花脸猪、长白猪、约克夏猪的行为性体温调节反应,以探求其耐热性和体温调节特性.直肠温度与环境温度及体感温度均呈正相关随之升高而上升,且二花脸猪的直肠温度偏低,二花脸猪静立时间为19.4±12.4 min/h显著地长于长白和约克夏猪(P《0.05).  相似文献   

9.
猪是恒温动物。环境温度的变化与猪的生长发育、采食及消化、体热调节等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猪舍小气候,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极为必要的。 一、温度与猪的体热平衡 猪的体温调节是通过营养物质的转化产生热量和物理化学方式散热实现的。当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等热区)内变化时,猪体可借助  相似文献   

10.
1998年4~8月对哈尔滨动物园人工繁殖的丹顶鹤、白枕鹤和蓑羽鹤雏鸟的体温进行了连续测量。1~11日龄,3种鹤雏鸟体温调节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枕鹤-蓑羽鹤-丹顶鹤。12~16日龄,其顺序变为:蓑羽鹤-白枕鹤-丹顶鹤。17日龄后,丹顶鹤雏鸟体温调节能力跃居首位,其他2种鹤的雏鸟体温调节能力基本相同。丹顶鹤雏鸟体温达到恒定,体温调节能力完全建立的时间为20日龄,比另2种雏鸟体温达到恒定,体温调节能力完善的时间均提前。当3种鹤雏鸟体温调节机能发育完善之后,不再依赖于外界环境温度,靠自身内部器官的调节并借助于羽毛的保温性能,即可维持自身体温。  相似文献   

11.
1提供充足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降低体温。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实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提高到2.81∶~5.01∶。由此可见,饮水对猪在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保证充足(饮水器中水有一定压力)的清洁凉水(水温控制在10℃~12℃以内)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2调整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12.
雏鸡的生理特点与成鸡有很大差别,因而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来制定育雏期饲养管理的措施。 (一)雏鸡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应提供适宜环境温度,坚持看鸡施温 初生雏体温调节中枢的机能还不完善,体温又比成鸡低1~3℃,刚出生时全  相似文献   

13.
正猪是恒温动物,体温值约在38.7~39.8 ℃范围内波动。猪通过机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调动机体的相关散热器官与其所处环境进行热交换,保持体温的稳定,维持正常的生命和生产活动。新生仔猪由于缺乏较完善的体温调节能力,尤其需要给予适宜的保温措施来维持其体温。猪的生理、生产活动与其所处环境的温度密切相关。在目前集约化养殖的主流生产方式下,为种猪和商品猪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适宜的温  相似文献   

14.
淮南猪的体温为38.0℃~39.0℃,仔猪体温稍高。当环境温度过低时,淮南猪通过耗能产热并减少散热来调节体温;当环境温度过高时,淮南猪减少产热并通过辐射、对流、传导向环境散热来调节体温。但在豫东南淮南猪产区,夏季常常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的气候,淮南猪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畜主  相似文献   

15.
<正>猪是恒温动物,正常气温情况下体温保持在38.7~39.8℃。研究表明,在等热区范围内,猪感觉舒适,生产力和饲料转化率都很高。如温度变化超过等热区的上、下限,不仅猪的生产力和饲料转化率下降,而且还易发生疾病。1猪的体温调节机理猪的体温调节机能是受神经系统控制的,是通过物理和化学形式来散发或增加体内热量的。  相似文献   

16.
猪的生长育肥与气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每年夏季高温天气,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高温超过猪的体温调节调节能力,引起猪发生热应激反应,给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随着大规模、集约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高温引起的猪热应激反应日趋严重,受到国内外养猪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发生原因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调节体温,因此猪不耐热。饲养实践证明,猪的最适温度随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初生仔猪的最适温度为27~29℃,断奶仔猪为2…  相似文献   

17.
对市场交易猪进行体温抽检结果发现:炎热季节(环境温度31℃以上)市场交易生猪体温全部超过资料记载变动范围,并且与环境温度及交易猪动静情况有很大关系。从本调查看,资料记载的猪生理温度指标(38.5—39.8℃)不能作为炎热季节市场交易猪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国家禽》2012,34(19):58-59
与成年鸡相比较,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对雏鸡的良好生长发育具有特殊意义. 1 初生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控制至关重要 初生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4日龄开始有所上升,10日龄才接近成年鸡的体温,长羽慢者往往要推迟到15日龄.15~20日龄后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温状态.说明雏鸡的许多生理活动还依赖于环境温度的支持,所以,外界环境温度对雏鸡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生产中常出现由于温度管理不当而造成的卵黄吸收不良,羽毛生长障碍,消化道疾病发生及瘦弱雏鸡的增加等.  相似文献   

19.
<正>猪低温症是指患猪的体温低于正常温度的临界值即37.8℃,是猪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或自身代谢功能异常的综合性疾病,该病不分季节,但以冬季和  相似文献   

20.
(一)保证充足清凉饮水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散失体热。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试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