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产学研"特点,确定了创新实践教学的目标,构建了"大一以产助学,产学结合;大二产学互动为主,学研互动为辅;大三学研互动为主,产学互动为辅;大四产研分流"的"产学研"结合型分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5个一级类型、14个二级类型"的分类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是甘肃农业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主要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水保人才,为地方经济生态建设服务。为了有利于"特色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甘肃省地域特色及其水土流失的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目标,构建了"三个模块"+"三大重点"的实践教学,即"3+3"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了大一到大四"产-学-研"结合的循序渐进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区域特色"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直观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严峻形势,该学科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以及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要求等方面阐明了福建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必须不断进行直观实践教学改革;详细阐述了本专业直观实践教学改革经历的思路和历程,并介绍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技术路线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5):F0005-F0005
张洪江,男,汉族,1954年生,河北省易县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张教授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水土保持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在校工作期间,师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关君蔚先生和中国著名水土保持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礼先先生,攻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于1988年和1996年分获农学硕士和农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介绍了该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水土保持理念3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两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机遇,最后提出了专业的发展对策,即实行课程体系改革,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7.
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特点,提出以校方的自我监控为主、教育主管方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为辅的"三方一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体系,并就具体评价办法、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和组织实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吴娟  黄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54-155,165
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任务。该文从5个方面阐述在产学研结合教学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可以较好地引导和促使高等学校抓住教学工作的重点,全面提升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收集不同时期水土保持、沙漠治理和水土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特征。得出35年的改革过程可划分为探索、过渡和稳定提升3个阶段。探索阶段的课程体系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基础、突出生物、兼顾工程;而过渡阶段则有承前启后,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作用;稳定提升阶段则更加突显课程配置的综合性,基本达到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11.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4):F0002-F0002
<正>孙保平,男,1956年1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云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林业系水土保持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1988年在原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列的"城市化问题"。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问题成为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通过此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水土保持与荒漠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立法主要是《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此外《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水法》、《农业法》、《森林法》以及《草原法》等也对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作了相应规定。综合来看,其基本内容有: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开展和鼓励有利于水土保持、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某些活动、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开办大中型企业以及从事林业活动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者应当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法律责任等。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前,我国所具有的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问题十分严重,而且还处于不断恶化的发展趋势中。在我国的范围内,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范围比较大,而且治理难度比较大。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3S技术的进步,3S技术已经成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治理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的问题时,应用了3S技术。基于此,介绍了3S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理论体系庞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应构建“三元一线式”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体系,即由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管理三个过程的监控与评价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元互动链式结构,并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以保证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促进该专业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主要课程现状的基础上,以专业内涵、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主干课程为课程筛选依据,提出了以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风蚀荒漠化防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规划学和开发建设项目保持为核心的19门左右的主要课程,构成了水体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国内相关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对青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在本科教学中建立“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基本生产环节实习(校内实习车间)—生产实践(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的本科教学”环节;在科学研究上实现“研究开发(学校研究室)—产品小试(学校实习车间)—产品中试开发(企业)”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从而实现科学研究促进本科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为该专业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和教学质量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顺应社会需求,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林业技术专业构建了“校场一体,教学做融合”、“依托产业,良性互动”、“融入行业,技术服务”、“校企合作,带薪顶岗”等4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高校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难点问题,基于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经验做法,探索了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创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总结了以试验基地为载体,创新群体为骨干,构建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承担重大课题、出重大成果,培育区域支柱产业,创立现代农业先导型样板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制定激励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等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结合 促园林专业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梅州农业学校制订完善的产学研管理制度;建立产学研基地,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结合起来;产学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实行产学研结合,促进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做法及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