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3个菠萝品种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巴厘、台农17号、澳大利亚卡因等3个菠萝品种在15、10和5℃低温胁迫下3天后叶片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并调查了植株冻害等级。结果表明,低温诱导菠萝体内产生更多的可溶性糖;在低温胁迫下POD活性升高,CAT活性降低,AsA含量减少;巴厘、台农17号寒害级别为1级,澳大利亚卡因为2级。认为菠萝的耐寒性应采用综合指标鉴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杧果易受冬季低温寒害,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绝收,严重影响杧果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杧果不同品种耐寒性的研究,为杧果耐寒品种选育及栽培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妃’‘凯特’‘红玉’‘金煌’‘热品6号’和‘台农2号’为试材,测定了低温胁迫下其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低温胁迫下,杧果叶片各指标均高于对照,且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随着温度下降及时间延长,6个杧果品种REC和MDA含量不断升高,CAT活性先升后降;不同品种SOD和POD活性变化不同,‘凯特’‘红玉’和‘金煌’3者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SOD活性呈2种不同变化,‘热品6号’SOD活性先升后降,‘贵妃’和‘台农2号’POD活性呈降-升-降变化,‘热品6号’呈3种不同变化。【结论】低温胁迫过程中杧果叶片REC、MDA含量升高,SOD、POD和CAT活性先升后降,6个品种的耐寒性由弱到强依次为‘台农2号’(-0.97℃)‘贵妃’(-1.68℃)‘热品6号’(-2.11℃)‘凯特’(-2.32℃)‘金煌’(-4.04℃)‘红玉’(-5.14℃)。  相似文献   

3.
【目的】低温是热带果树北移的关键限制因素,寒害会导致它们的产量下降甚至引种失败。对5种热带珍稀山榄科果树幼苗的耐寒性进行研究,为其引种驯化及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 a(年)苗龄实生苗的古巴牛乳树[Manilkara roxburghiana(Wight)Dubard]、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L.)van Royen]、神秘果(Synsepalum dulcif-cum Denill)、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 DC.)和星苹果(Chrysophyllum cainito L.)为试材,于光照培养箱中先9℃处理72 h,后3℃处理24 h。测定低温胁迫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REC)、半致死温度(LT50)、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随着温度下降,5种果树的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在3℃时皆显著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不断上升,在9℃、3℃均明显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除人心果在3℃时和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其他4种在9℃、3℃时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含量在9℃时达到峰值,此时5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古巴牛乳树最高,星苹果最低;MDA含量不断上升,到3℃时,与对照相比,只有古巴牛乳树、人心果没有显著升高,其他3种均有显著升高;SOD、POD及CAT活性均先升后降,在9℃时达到峰值,古巴牛乳树、人心果SOD、POD活性总体上显著高于其他3种,古巴牛乳树的C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4种,星苹果最低。【结论】低温胁迫下,5种山榄科果树叶片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但变化程度各有不同,耐寒性强弱顺序为:古巴牛乳树人心果神秘果蛋黄果星苹果。脯氨酸的含量和升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及SOD、POD、CAT的活性可以作为山榄科果树耐寒性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低温胁迫对不同类型茄子叶片耐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6个不同类型茄子种质材料,以25℃为对照,研究4℃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类型茄子的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呈现出较大差异,说明不同类型的茄子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和响应机制不同;比较分析各项指标整体变化情况,5号绿萼紫茄子耐寒性最好,其次是2号紫长茄和4号紫圆茄,再次是1号尖头紫茄和6号绿茄,3号紫线茄耐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以鹿角杜鹃、溪畔杜鹃及羊踯躅3种杜鹃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培养箱模拟高温胁迫,研究不同高温胁迫(昼14 h/夜10 h,对照25℃/21℃,轻度胁迫32℃/25℃,中度胁迫38℃/28℃,重度胁迫42℃/31℃)对3种杜鹃的株高、地径、叶片相对含水量、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热能力更强的杜鹃品种。结果表明:随着高温胁迫程度的加强,3种杜鹃生长指标中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总生物量均显著减少,根冠比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种杜鹃叶片的SOD活性呈现逐渐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MDA含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出逐渐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整体为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4'西瓜为试材,采用6个水杨酸(SA)浓度(0.01、0.1、0.5、1.0、2.5、5.0 mmol·L-1)和4个油菜素内酯(BR)浓度(0.005、0.05、0.5、5.0 mg· L-1)分别喷施西瓜幼苗的叶片,研究了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SA和BR对西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能够阐明遭受冷害胁迫时外源激素类物质调节西瓜幼苗生长发育和提高幼苗耐寒性的生理作用机制,为外源物质在西瓜设施栽培中缓解冷害胁迫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SA和BR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趋势均是先降低后升高,SA的浓度为0.5 mmol·L-1时处理效果最明显,BR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05 mg·L-1.此外,SA和BR均能够在短期内显著增加低温胁迫下西瓜幼苗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显著降低MDA含量;但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SA和BR处理的西瓜幼苗中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降低的趋势,MDA含量有增加趋势,在低温处理的第0.5天,SA的处理效果最好,而BR是在第1.5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A099文冠果30 d实生苗为试材,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在持续4℃低温条件下,研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含量(MDA)、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7个生理指标在不同处理时间(0、4、12、24、48 h)的变化趋势,旨在探讨文冠果幼苗在低温胁迫下的生理响应,以期评价文冠果幼苗抗低温胁迫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持续胁迫时间均对文冠果幼苗外观形态有显著的影响;在持续4℃低温胁迫下,文冠果幼苗的REC及MDA含量均在前期呈持续上升,后期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POD、CAT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多个指标之间存在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7个主要生理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90.715%,可以被归纳为2个独立综合指标;根据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文冠果幼苗抵御低温胁迫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0 h48 h24 h12 h4 h。说明文冠果幼苗尚可通过自身的调节抵御外界低温变化。  相似文献   

8.
该试验测定了6种果树品种的SOD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物候期的推进,SOD活性逐步下降;早熟品种的SOD活性显著低于中晚熟品种;花芽SOD活性高的品种其果实SOD活性也高;具腋花芽结果习性的品种果实和叶片SOD活性相近;而具顶花芽结果习性的品种果实SOD活性比叶片高。SOD活性高时MDA含量降低,反之升高。  相似文献   

9.
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对缺磷敏感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在缺磷胁迫下叶片和根系SOD、CAT、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缺磷不敏感的‘芦花白’保护酶活性升高或升幅较大,对缺磷敏感的‘二芦白’则活性下降或升幅较小,缺磷胁迫下长豇豆根SOD和POD活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
彩色马蹄莲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彩色马蹄莲不同低温的胁迫处理,进行叶片保护酶活性、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及叶片质膜透性等抗性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值、MDA含量和Pro酶活性显著升高;叶片SOD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表现为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和Pro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阿拉巴马’、‘大哥大’和‘粉冠军’3个红掌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其叶片形态、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 ℃低温胁迫48 h后,‘阿拉巴马’新叶颜色稍有变红,基本没有冷害症状;‘粉冠军’冷害表现最重,温度回升后叶片大量枯死,导致整株死亡;‘大哥大’冷害表现居中,新叶萎蔫。在低温胁迫下,‘阿拉巴马’电解质渗透率缓慢升高,MDA含量增加,CAT、POD和SOD活性均较高,且CAT活性持续上升,P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趋于稳定,SOD活性较稳定,随着CAT活性的增强和POD、SOD酶活性的稳定,在低温胁迫36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开始下降;而‘大哥大’和‘粉冠军’在低温胁迫12 h后电解质渗透率和MD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开始下降,低温胁迫24 h后CAT活性开始下降,POD活性急剧上升。从形态和生理指标综合来说,3个品种的抗寒性以‘阿拉巴马’最强,‘大哥大’次之,‘粉冠军’最差。  相似文献   

12.
 以长豇豆高抗锈病品种‘ZN016’和感病品种‘之豇282’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研究了外源硅(Si)处理对锈病菌胁迫下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Si处理植株相比,外源Si能提高锈病菌胁迫下两品种幼苗叶片POD、CAT和SOD活性,降低O2-· 产生速率和H2O2、MDA含量,提高感病品种叶片中酚类物质、GSH及AsA含量。在无病原菌侵入时,Si对上述参数影响不一。Si可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锈病病情指数,相对防效达31.7%,表明外源Si可通过提高锈菌胁迫下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ROS水平,提高幼苗对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
刘攀  耿兴敏  赵晖 《园艺学报》2020,47(5):916-926
为探讨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植物的耐碱性机理,以3个杜鹃花园艺栽培品种‘胭脂蜜’(R. obtusum‘Yanzhimi’)、‘红珊瑚’(R. obtusum‘Hongshanhu’)及‘红月’(R. obtusum‘Hongyue’)为试验材料,对植株进行为期2个月的NaHCO3和Na2CO3混合碱胁迫处理,观察植株在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叶片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溶质3个亚细胞部位中活性氧及抗氧化体系的活性。结果表明:根据碱害指数,3个杜鹃花品种耐碱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胭脂蜜’>‘红珊瑚’>‘红月’。在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水平显著提高,导致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胭脂蜜’的3个亚细胞部位中SOD、POD、CAT和GR酶活性显著提高,APX在叶绿体和细胞溶质中的活性显著上升;而‘红珊瑚’仅叶绿体中的CAT和APX、线粒体中的SOD、POD和CAT以及细胞溶质中的SOD、GR活性显著提高;‘红月’的SOD活性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显著提高,CAT活性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显著提高,POD及APX活性显著下降,GR活性无显著变化。碱胁迫下,3个品种的非酶促抗氧化剂AsA和GSH含量在叶绿体中降低,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质中增加。抗碱性强的‘胭脂蜜’在碱胁迫后ROS水平较稳定,MDA含量较低,SOD、POD、APX和GR活性较高。3个亚细胞部位比较发现,细胞溶质中H2O2和超氧阴离子的水平显著高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抗氧化酶SOD、POD和GR及抗氧化剂AsA和GSH也主要分布在细胞溶质中,活性氧与抗氧化系统的亚细胞分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APX主要分布在叶绿体中;CAT在线粒体活性最高。碱胁迫下不同亚细胞部位活性氧积累和过氧化损伤程度不同,相应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在各亚细胞的响应也不同,细胞溶质是杜鹃花活性氧产生和清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4.
钙对低温胁迫下油桃花果膜脂过氧化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油桃萌芽期、花蕾期和盛花末期喷施适宜浓度的CaCl2溶液,可降低低温胁迫下油桃花和幼果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维持较高的水平,从而提高油桃花和幼果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对孔雀草和万寿菊不同品种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治国  王飞  张文娥  赵秀明 《园艺学报》2011,38(10):1947-1954
以万寿菊属(Tagetes)的6个孔雀草品种和3个万寿菊品种为试材,研究了38℃/21℃(昼/夜)高温胁迫对其株高、根长、根数、干样质量、热害指数以及叶绿素[Chl.(a+b)]含量、叶片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抗氧化酶(SOD、POD、CAT、APX)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  相似文献   

16.
缺钼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及其与抗氧化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缺钼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机理,以津优3号黄瓜幼苗为试材,设置缺钼(-Mo)和施钼(CK)2个处理,在光照培养箱内进行低温(昼/夜温度为8℃/5℃)处理,研究缺钼(-Mo)对黄瓜幼苗冷害指数、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Mo处理黄瓜幼苗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EL)、冷害指数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显著低于CK,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也低于CK。可见,缺钼加重了低温对细胞膜的伤害,降低了黄瓜幼苗的耐冷性;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下降是缺钼引起黄瓜幼苗耐冷性减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H2O2诱导低温胁迫下草莓苗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叶面喷施低浓度H2O2后草莓相关抗逆性生理指标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H2O2处理抑制低温胁迫草莓叶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增强了草莓叶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茄子抗冷砧木的筛选和嫁接苗抗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茄子5个野生材料和6个栽培品种进行了抗冷性鉴定,筛选出3个抗冷材料。用抗冷材料作砧木嫁接茄子栽培品种,对嫁接苗抗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嫁接苗抗冷性显著增强,保护性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外源褪黑素对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粉冠军"番茄为试材,采用灌根方法,研究了0、50、100、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MT)对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以期探索外源褪黑素抵御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75mmol·L-1硝酸盐胁迫下番茄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逐渐提升,50、100、150μmol·L-1外源MT缓解幼苗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上升速率,100μmol·L-1 MT效果最显著。75mmol·L-1硝酸盐胁迫处理的SOD、POD、CAT和APX活性均高于对照,AsA和GSH含量低于对照,但外源50、100、150μmol·L-1 MT均能够提高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AsA和GSH的含量,提高番茄幼苗硝酸盐胁迫的抗性。100μmol·L-1 MT激活抗氧化系统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短暂高温对百合植株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百合栽培品种‘White Heaven'和‘Tiber’为材料,研究了短暂高温胁迫对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同时对SOD、POD同工酶电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7℃和42℃短暂高温胁迫对两品种形态、相对电解质渗透率没有明显影响,47℃处理下‘Tiber’相对电解质渗透率及MDA含量明显提高。高温胁迫提高了两品种SOD、POD、CAT活性。高温胁迫下两品种SOD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White Heaven'存在5条POD同工酶带,‘Tiber’存在2条,高温胁迫后‘White Heaven’POD同工酶表达量高于‘Tiber’。以上结果说明:百合植株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抵御一定的高温胁迫(37℃、42℃),不同品种SOD、POD、CAT活性对高温响应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