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集锦     
《食用菌》1991,(3)
麻秆钉菌种接种菇耳栽培袋试验为了摸索一种简单实用的接种方法,笔者利用红、黄麻秆制成种钉接种香菇,木耳菌袋,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材料和方法菌种为香菇Cr-02、毛木耳紫色变种,引自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原种制备。取红、黄麻秆断成3cm,于含2%蔗糖、2%石膏粉、0.3%尿素、0.1%KH_2PO_4的溶液中浸4~6小时。取麸皮(米糠)用以上浸液调湿至含水量60%。将浸水麻秆钉置罐头瓶中,边放料边用调湿麸皮填充间隙,装满瓶后表面覆盖一薄层麸皮,用薄膜封口。按常规灭菌、接种,于25℃下培养。(二)接种栽培香菇栽培料为棉子壳40%、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毛木耳栽培料为棉子壳80%、麦麸18%、石膏粉和蔗糖各1%,含水量60%。栽培袋为15×55cm 聚乙烯塑料袋,每处理各装20袋,按常规灭菌。接种时一人用75%酒精棉球擦净袋表面,每袋正面接3个、反面接2个种钉。对照为常规木屑菌种,每袋按正面3穴、反面2穴,然后用胶布封穴。  相似文献   

2.
张福元  刘兴元 《蔬菜》1999,(12):28-29
为了开辟北方香菇栽培新料源,降低原料成本,发展香菇生产,我们选用了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来芯为栽培主料,于1998年1月18日(接种)至6月18日进行了香菇的袋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菌株为本室保存的7402香菇菌株。2栽培料配方配方:砾木屑80%,效应20%;配方:玉米芯80%,鼓皮20%;配方:以杨、柳为主的杂木屑80%,敖庆20%;配方:醋糟80%,麸皮20%。各配方另加白糖、石膏粉各1%。配方④还添加2%的石灰粉。3.工艺流程选用干燥无霉变的新鲜栎木屑、杂木屑、醋糟和玉米芯…  相似文献   

3.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 ,将有关技术利用到平菇生产中 ,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菌袋制备配方 棉籽壳 88% ,麦麸 10 % ,石膏 2 % ,每kg干料加水 1 1~ 1 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 5 5cm× 15cm× 0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 ,每袋装料湿重 2 1~ 2 3kg。然后 ,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 ,温度上升到 10 0℃后 ,保持 10~12h ,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 ;待料温降到 30℃以下时 ,放到接种箱内接种 ,袋面打孔接种 4穴。2 发菌阶段管理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 ,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 ,堆高 6层 ,接…  相似文献   

5.
目前,灰树花多采用瓶栽式和聚丙烯塑料袋扎绳式栽培,生物效率较低,为提高灰树花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近年来探索用塑料袋套环棉塞封口栽培灰树花,获得了较好的产量。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配方:①木屑80%,麸皮18%,石膏1%,白糖1%;②木屑40%,棉子壳40%,麸皮18%,石膏1%,白糖1%。按配方把料拌匀,调含水量在65%~70%,用手握料指缝间有2~3滴水珠为宜。 (二)装袋与灭菌 栽培袋采用14×28×0.03cm的聚丙烯袋,先用绳扎紧一端袋口,装料要松紧适宜,  相似文献   

6.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培养基主料为新鲜无霉变的棉籽壳。供试菌种为本所采集驯化的孢犊金针菇、上海金针菇和福建三明8201金针菇。 2.方法:(1)培养基配方:一级种为PDA培养基,二级种和栽培用料为棉籽壳93%,蔗糖1%,石膏粉1%,玉米粉5%,料水比1∶1.3。 (2)培植方式:瓶栽。选用500g罐头瓶,常规拌料,堆闷2小时后装瓶。装料时装满压实与瓶口齐,在瓶口中间打穴,接种穴的直径为3cm,深3cm,用聚丙稀薄膜和牛皮纸封口,用扎绳扎紧。  相似文献   

7.
段木栽培香菇,接木屑菌种后一般都要在接种穴上盖树皮盖或涂蜡封穴,以保温和防杂菌污染,这是一项花工多的工序。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段木接种香菇木屑菌种后,只要进行科学管理,在不加盖任何保护物的情况下,也能栽培成功。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接种前,将待接种的段木搁在两只木马上,以免触地污染,然后按常规法用皮带冲打跟,接入木屑菌种。接种时注意将菌种填满洞穴,松紧适中。最后用经75%酒精消毒的木锤或铁锤轻轻地将菌种压至与树皮相平,便可将经接种的段木按井字形堆放,堆上覆塑料薄膜,以利保温、保湿。菇木接种期间温度一  相似文献   

8.
蘑菇覆土栽培已家喻户晓,而香菇覆土栽培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我站从1992年至1994年进行了香菇覆土栽培试验,实践表明这种栽培方法是可行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供试菌种 8001、苏香1号,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经转管即用于制作原种,原料以木屑为主,菌龄45天时制菌袋。 (二)制作菌袋 培养料配方为杂木屑60%,棉子壳30%,麸皮8%,糖、石膏各1%。袋规格17×45cm,常压灭菌,采用塑料套环两头接种,报纸封口。在适温下发菌60天,菌丝发满袋后,再过10天左右即可脱袋覆土。  相似文献   

9.
更正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简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温升至100℃维持12~15h,灭菌结束后闷12h。料温降至70℃出锅,将菌袋运到接种室内冷却至30℃时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抢温接种,  相似文献   

10.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5):56-56
传统的香菇生产是在香菇菌袋转色之后上室外菇棚或在畦内覆土栽培出菇,笔者将香菇菌袋放在室内进行出菇管理,省时省钱省力,简单易行,获得高产,现介绍如下:1菌筒制作①拌料装袋:培养料配方为阔叶树粗木屑60%,细木屑18%,麸皮20%,白糖1%,石膏1%。北方2~4月底开始生产,将料拌匀,含水量在60%左右装袋,松紧适度,手指按袋有弹性不下陷。②灭菌接种:将料袋装入蒸锅内料  相似文献   

11.
继木屑栽培冻菌之后,我们又用木屑栽培黑木耳。经多次试验,现已初步获得成功。 (一)具体作法用法国梧桐、柳、杨等木屑(含芳香味的除外),加入少量的石膏粉、麦麸或米糠,微量的糖与适量的水拌匀,装入布袋,装至布袋的1/3处,中部空1/3,袋的上面1/3往内折,扎紧袋口(图1),于木甑内蒸3~4小时或高压灭菌1小时。待冷却到30℃左右后接种,接种量为20%。两人协作,距酒精灯火焰1寸处,一人打开口袋,一人将菌种接入袋内(菌种瓶口与表面用酒精消毒),用手在布袋外  相似文献   

12.
袋栽香菇接种后,一般都要在穴口上贴胶布,不但增加接种时的工作量,而且胶布经蒸汽灭菌后容易脱胶或老化,杂菌即趁虚而入,从而降低了成品率。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取用香菇木屑菌种直接封实穴口法,几经小试取得了成功,并于87年秋在我县5个香菇袋栽生产点推广应用,共接种53600多个菌筒,成品率平均达80%以上,最高的达93.1%。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首先要制一根长15厘米、直径2厘米的锥形木棒。将经灭菌的料袋连同木棒一起放入接种箱(室)内进行消毒。接种时木棒和料袋的接种部位均要用75%酒精棉球揩擦消毒,再用木棒的尖端打一个深2厘米的穴,然而接入香菇木屑菌种揿严,并与菌种料袋表面相平。由于菌种与栽培料紧密结合,再加上不贴胶布透气性好,所以菌丝定植快,抵抗杂菌能力强。  相似文献   

13.
稻麦秸秆屑袋栽香菇与木屑袋栽香菇的技术大同小异,现将其不同点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菌株和种型的选择 香菇属木腐菌,若用稻麦秸秆栽培,就应选育出能在稻麦秸秆上生长发育良好、产量接近木屑栽培水平的菌株。笔者从10个香菇菌株中筛选出82-2、Cr02、苏香、农2、中兴8号等比较理想。所用的种型,通过比较试验,以本粒种(谷粒大小)最佳,接种后吃料快,生长势旺,污染率低,其配方为本粒78%,米糠20%,糖、石膏各1%。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芯玉米面袋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俊芳  刘振钦 《食用菌》1998,20(1):24-24
在食用菌栽培中,用玉米芯、玉米秆及玉米面生产平菇报道较多,但在香菇栽培中少见报道,本文主要报道用玉米芯及其废弃物栽培香菇的试验结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香菇菌种Cr04。培养料配方共11个:①(对照)木屑78%,玉米芯20%;②玉米芯78%,麦麸20%;③木屑39%,玉米芯39%,麦麸20%;④(对照)木屑78%,麦麸20%;⑤木屑78%,玉米面20%;⑥木屑39%,玉米芯39%,玉米面20%;⑦(对照)木屑78%,麦麸20%;⑧玉米芯78%,玉米面20%;⑨木屑78%,稻糠20%;⑩木屑88%,玉米面10%;(11)木屑44%,玉米芯44%,麦麸10%,玉米面10%。以上配方均加石膏1%,糖1%,多菌灵0.1%。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半熟料块栽,每处理19个菌块,每块干料2kg,按配方配成不同处理,含水量60%。采用蒸料法(见气就撒),撒至离蒸桶顶端10cm高时,停止上料,将锅盖严,锅上圆气2小时后出料,趁热用消  相似文献   

15.
灵芝高产栽培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启田 《食用菌》1998,(6):30-31
我国栽培和利用灵芝历史悠久,近年来灵芝的消费量增长较快,但传统的灵芝栽培产量低,为了提高产量,我们对灵芝的栽培方法作了研究,现简报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菌种为赤芝,引自三明真菌研究所。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棉子壳87%,玉米粉10%,石膏粉2%,蔗糖1%,料水比1∶1.6。栽培料培养基:①阔叶树木屑70%,棉子壳18%,玉米粉10%;②棉子壳70%,木屑18%,玉米粉10%;③木屑44%,棉子壳44%,玉米粉10%。各配方均要加石膏粉、蔗糖各10%,pH自然,料水比1∶1.6。 1.2 试验方法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灭菌、接种(两点接种)按常规法进行。原种瓶装200g,17×33cm的栽培袋装400g干料,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养。试验设计:①瓶栽与袋裁;②不同开洞数(2、4、6)对比;③注水、覆土与墙式栽培对比;④不同配方袋栽对比。共13个处理,每个处理50袋(瓶)。生物产量以总袋(瓶)数作统计进行平均。接种后在25~28℃室内培  相似文献   

16.
吴中声 《食用菌》1998,20(1):31-32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是袋料香菇反季节栽培的新突破,可省去菇筒搭排、浸水出菇等工艺,节约劳力50%。覆土栽培具有降温、保湿功能,可充分调节香菇菌丝生长发育环境,增强菌丝活力,克服夏秋病虫危害。使用该技术反季节栽培的香菇,菇形圆正,盖厚柄粗而短,香气浓郁,口感甜脆,保鲜冰菇率高,市场竞争力强,比传统的竖式栽培法可提高经济效益30%以上。现将其要点总结如下: 1 季节安排与菌株选择 一般安排在11月制栽培种,12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接(?)制菌筒,此时气温低,接种成活率高,只要注意保温通气,成品率可达90%以上。品种应选中温型与中温偏高型的菌株,如Cr04、Cr20、Cr087、L26等。这类菌株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出菇早,产量高,抗逆性强,出口商品等级率高。 2 配料与装袋灭菌 配方为干杂木屑75.5%,麸皮17%,玉米粉4.5%,糖1%,石膏1.5%,硫酸镁0.1%,磷酸二氢钾0.2%,活性炭0.1%,维生素B_2100片,含水量60%~65%,pH4.4~5.3。料袋选用15×60×0.055cm的低压聚乙烯袋。用装袋机装袋时要装紧实,轻拿轻放,扎紧袋口。菌袋上灶灭菌时,灶温在4  相似文献   

17.
木屑人造菇木室外栽培香菇,菌肉厚、菌柄短.但是通常的栽培管理方法,菇体含水量大,难以形成厚菇和花菇,烘烤后色泽不好,不能上等进级.为此,我们进行了优质木屑香菇形成条件与管理技术探讨.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为香菇8611,由留坝菌种厂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糖1.2%、石膏1%、尿素0.3%、过磷酸钙0.55%,含水量55%,pH值5.5~6.5,拌匀后装入低压聚乙稀袋内(17×55厘米),两端扎紧烧熔,按常规法灭菌、接种后、室内培养成人造菇木菌筒.  相似文献   

18.
木屑袋栽香菇,接种期一般都是在高温季节,采用常规接种法极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用了不贴胶布的室内徒手接种培菌法,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87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进行,当时气温波动在24~32℃之间。供试菌株Cr02。以常规接种法为对照。  相似文献   

19.
严培兰  刘得云 《食用菌》1998,20(1):11-12
我国的香菇产区主要分布在江南各省,这些地区在夏季可以正常收获香菇的区域不多,形成了夏季栽培香菇难进行的观念。随着人们对香菇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夏季对香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选育适合夏季栽培的香菇品种显得十分必要。我们通过试验选育出了一些比较适合高温栽培的香菇品种,并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产生了许多新组合。对这些组合进一步的试验,从中选出了19个香菇菌株和3个常规品种进行了反季节栽培,试图从中能筛选出一些质优、高产的高温型品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三个常规当家品种为武香、苏香、香26和19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的菌株。 1.2 培养基 78%木屑,20%麸皮,1%石膏,1%糖。 1.3 试验方法 采用15×50×0.05cm聚乙烯筒袋,每袋装湿料1.5kg,按常规法制作和管理于11月30  相似文献   

20.
查验并分析扎口处污染、接种穴口污染、袋身袋底微孔污染3种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的主要污染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木屑原料的充分堆制、机器设备及零配件性能稳定、菌种高质量和接种环境清洁无菌是控制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污染率的主要措施。3种污染形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接种穴口污染的防控是控制总污染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