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奶牛肢蹄病的影响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及蹄部疾病的总称 ,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2 0 0 0年对上海某牧场牛只疾病的调查 ,肢蹄病约占所有发病牛的 2 1 .8% ,仅次于泌乳系统疾病。特别是上海地区 ,由于空气湿度较大 ,肢蹄病尤为严重。1 影响因素1 .1 营养因素 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是引起奶牛肢蹄病 ,尤其是奶牛蹄叶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因采食过多瘤胃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后 ,使瘤胃内生成的有机酸 (尤其是乳酸 )激增 ,导致瘤胃内酸度升高 ,p H值下降 ,从而扰乱了瘤胃正常的生理功能 ,最终导致代谢紊乱。高蛋白日粮结构也容易引起奶…  相似文献   

2.
奶牛肢蹄病会给奶牛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其发生大多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应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奶牛肢蹄病。1检查日粮精粗比首先,要检查奶牛日粮中的精粗料比例是否合理。如果饲喂过多的精料会对瘤胃产生负面影响,使瘤胃内产出氨气,导致瘤胃酸度过高,形成瘤胃酸中  相似文献   

3.
正奶牛蹄病是奶牛三大疾病之一(乳房炎,繁殖系统疾病,肢蹄病)。严重的蹄病导致奶牛淘汰率最高可达30%,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活动。奶牛不愿意活动,长时间躺卧,发情鉴定困难,导致繁殖失败。奶牛采食时由于蹄部持续疼痛采食量下降,采奶量下降。这些状况增加治疗费用的开支,使奶牛过早淘汰。1引起蹄病的原因1.1营养因素过多的给与精料或偷吃精料,致使瘤胃  相似文献   

4.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影响奶牛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肢蹄病引起的经济损失仅次于乳房炎和不孕症,而高于代谢病。1奶牛蹄病引起经济损失欧洲奶牛肢蹄病发病率为5.5%,  相似文献   

5.
《四川奶业》2006,(1):11-13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肢病和蹄病的总称。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牛体健康和产奶量影响严重。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是奶业发展的大障碍。据成都市奶牛场统计资料。有肢蹄病和肢蹄变形的牛,占成年母牛的50以上,因肢蹄病死亡、淘汰的牛。占成年母牛的7~10%。占当年成年母牛死亡淘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奶牛肢蹄病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奶牛肢蹄病是引起奶牛四肢和蹄部病变的一系列疾患的总称,其中蹄病可占88%。在生产中常见并且具有较大危害性的有:蹄叶炎、蹄底脓肿或溃疡、白线裂、腐蹄病等。仅次于乳房炎,奶牛肢蹄病近年来已上升为影响奶牛业发展的第二大疾病(Hutijen,2002)。在英国有近60%的奶牛患有足病:在美国报告有73%的奶  相似文献   

7.
在奶牛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防治的疾病多种多样,其中奶牛的肢蹄病就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而肢蹄病当中又包含了各种发生于奶牛四肢以及蹄部的疾病。引发这些疾病的因素多种多样,除了奶牛本身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因素之外,还有其居住环境等因素,都会共同作用于奶牛身上,导致其肢蹄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业中,肢蹄病是规模化奶牛场的四大疾病之一。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持和运动器官,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高产、稳产和利用年限,是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能否发挥的重要因素。肢蹄病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和繁殖效率低下。奶牛跛行90%是由于蹄的问题且极大部分是由于后蹄引起的。新疆蹄病多发于2-4月,主要原因是春季运动场泥泞;奶牛易多发肢蹄病,  相似文献   

9.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是影响奶牛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现将2010年8月对西昌市某奶牛场210例肢蹄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于团  刘刚  孙强 《中国乳业》2024,(2):60-64
奶牛肢蹄病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过程中,严重影响奶牛场经济效益的疾病之一。肢蹄病发生后,明显影响奶牛的运动和采食能力,影响奶牛产奶量和繁殖性能,严重者甚至被过早淘汰。本研究对奶牛肢蹄病的现状、发病原因等介绍分析,指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日粮营养因素、场地因素、管理因素、病原因素等,进而总结出防控本病的措施。在治疗方面,可以采取蹄部外用药和封闭疗法;在预防方面,要调整奶牛日粮结构,定期进行蹄浴,加强蹄部保健,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培育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2.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生产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行性消瘦等,急性肢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随着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肢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针对引发奶牛肢蹄病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肢蹄病主要指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造成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蹄腐烂)、蹄叶炎等。肢蹄病也可造成奶牛的体细胞数升高.严重的可达到1000万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撑和运动器官,蹄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奶牛的优良性能。在中国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肢蹄病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最普遍的原因。引发奶牛肢蹄病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于2015年10月底接诊了一起因饲料原料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奶牛肢蹄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0月底,沧州市某奶牛养殖场爆发肢蹄病。负责人介绍说该场存栏泌乳牛150头左右,从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奶牛肢蹄病发病情况调查及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障碍.该病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奶牛瘫痪,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营养、疾病、管理、遗传等因素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奶牛肢蹄病被认为是奶牛场三种常见病之,给奶牛场的生产造成很人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奶牛蹄病的生成因素,提出了几种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仪供奶牛养殖疗参考。  相似文献   

18.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四肢和蹄部疾病的总称,是危害奶牛健康的高发疾病,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肢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肢蹄健康是奶牛高产、健壮的保证。肢蹄病可导致奶牛日渐消瘦、产奶量大幅下降、出现繁殖障  相似文献   

19.
在奶牛业中,肢蹄病是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普遍的原因。肢蹄病会导致产奶量的下降和繁殖效率的低下。奶牛跛行90%是由于蹄的问题且极大部分是由于后蹄存在问题而引起的。管理因素一些管理因素,如奶牛所处的环境、奶牛营养和遗传选择在减少肢蹄病的发生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见下图)。1.环境。地面结构是很重要的,水泥地面比泥地面更易引起奶牛肢蹄的擦伤。水泥地,尤其是新浇的水泥地对奶牛肢蹄磨损更大,刚修过蹄的奶牛在最初的2个星期内不应在水泥地上面走动。太光滑的地面易引起奶牛打滑、损伤牛蹄,因此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调查黑龙江垦区奶牛肢蹄病的发病情况,对黑龙江省农垦区某牛场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肢蹄病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泌乳量在8 000 kg以上奶牛蹄病发生率较高;1~4胎、2~5岁奶牛肢蹄病发生率较高;5~9月份是奶牛肢蹄病的高发期。表明奶牛肢蹄病的发生与胎次、年龄、泌乳量和发病季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