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的生物测定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甜菜夜蛾的室内人工饲养及不同感染因素对生物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用人工半合成饲料在室内可以大量饲养甜菜夜蛾,其生长发育历期、化蛹率、羽化率、雌雄性比和产卵均表现正常。感染时间、幼虫日龄和感染温度对生物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随着感染时间(3、5、7天)的延长,生物测定中致死中浓度LC50显著降低,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增强;而随着感染幼虫日龄(1、2、3天)的升高,LC50有显著升高,且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降低,依次为32.1、64.9、171.1μg/ml;随着感染温度(22、25、28℃)的升高,LC50有较显著降低;饲料的存放时间(4~8天)对生物测定的结果只有轻微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链霉菌4138菌株中分离得到杀虫活性成分星形孢菌素。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星形孢菌素对甜菜夜蛾三龄幼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毒杀和拒食活性,处理24、48和72h后LC50分别为6.73、5.16和3.17μg/ml;处理24和48h后AFC50为2.31和1.67μg/ml。星形孢菌素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与生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d,星形孢菌素25.00μg/ml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为93.0%,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33μg/ml相当。  相似文献   

3.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又叫小青虫、两头尖等,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和为害.近年来,该虫虫源增加,抗药性增强,为害呈加重趋势.主要为害甘蓝、菜花、青菜、萝卜等.  相似文献   

4.
AcNPV·Bt·En复配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生物防治》2002,18(1):47-49
  相似文献   

5.
AcNPV·Bt·En复配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是一类严重危害多种蔬菜的农业害虫,苏云金芽孢杆菌(Bt)作为害虫微生物防治的主角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Bt杀虫剂在田间防治甜菜夜蛾初孵幼虫中显示出良好的杀虫效果,但仍然显示出单剂的缺陷,如残效期短、对大龄幼虫不敏感.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是一种宿主范围较广的昆虫杆状病毒,能感染30多种鳞翅目昆虫,并对甜菜夜蛾有较好的感染致死力.将Bt与AcNPV混用,可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增效蛋白是由某些病毒基因编码的一类金属蛋白酶,具有酯酶活性.纯化的天然增效蛋白在体外能促进NPV对昆虫离体细胞系的感染,能显著提高NPV对昆虫的感染效果,并可增强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对幼虫的毒力.本文首次报道基因工程增效蛋白(En)与AcNPV·Bt科学复配使用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目的在于寻求甜菜夜蛾综合治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报道的14个cry1Ca基因,设计能够扩增cry1Ca全长基因的简并引物。利用该引物对本实验室分离的472株Bt菌株进行筛选。PCR扩增发现22株菌含有cry1Ca基因。对22株菌株进行cry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获得5种类型酶切图谱,表明这些菌株分为5种类型。SDS-PAGE结果显示22株菌均表达约130ku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这些株菌中cry1Ca基因均正常表达。提取菌株的晶体蛋白,经胰蛋白酶活化,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进行初步生测,结果表明22株菌中活化的Cry蛋白对甜菜夜蛾均表现出很强的毒杀作用。进一步从5个类型的菌中各挑选一株毒力较高的菌株进行LC_(50)的测定,结果证实它们均具有很高毒力,其中,T1-E12(0.087μg/g)、B16-C8(0.103μg/g)、T1-B8(0.202μg/g)的活性与阳性对照菌株G03(0.090μg/g)相当,具有生产应用潜力。本研究为新型高效Bt菌株的挖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从本实验室已分离保存的Bt菌株中筛选出了5株对甜菜夜蛾具有较高杀虫毒力的菌株。该5株Bt菌株对甜菜夜蛾初孵幼虫的LC50值为0.556~0.914mg/mL胞晶混合物,其中GS3菌株杀虫活性最高,LC50值为0.556mg/mL胞晶混合物;包含晶体形态主要是球形、大菱形、小菱形等;所含基因类型主要是cry1Aacry1Abcry1Lacry1Iacry1Ibcry2Abcry2Adcry2Ahcry7Abcry9Ba等;5株菌株均表达约60kD和130~150kD蛋白,其中2株还表达较弱的80kD蛋白。从GS3菌株中克隆得到一种新的cry2A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T692984,由Bt基因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cry2Ah5。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899bp,编码63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0.8kD,等电点pI为8.18,与其他Cry2Ah蛋白序列相似性为97%~99%。该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约70kD蛋白,与预测分子量相符。本研究筛选得到5株对甜菜夜蛾具有较高杀虫毒力的Bt菌株,克隆表达了一种新的cry2A基因cry2Ah5,为甜菜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株及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核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比较了甜菜夜蛾3种品系增殖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eNPV)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产量最高,其平均单头病毒含量分别比广州品系和荷兰品系高19 6%和53 3%;病毒总含量分别高20 4%和116 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虫龄、感染浓度和饲养密度对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幼虫增殖SeNPV的影响,确定了利用甜菜夜蛾日本品系增殖SeNPV时,以上3因子的最佳条件为:在27±1℃下用1×108PIB/ml的SeNPV感染5龄初幼虫,并按30头/dm2的密度饲养。  相似文献   

9.
杀虫剂对甜菜夜蛾不同世代及幼虫龄期的毒力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甜菜夜蛾 (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一种世界性的农业害虫。该虫为杂食性 ,寄主范围广[1 ] 。自 80年代以来 ,由于种植结构及栽培管理方式不当、气候条件、农药对天敌的影响、抗药性、迁飞性等各方面的因素 ,致使甜菜夜蛾发生呈上升趋势。目前 ,对甜菜夜蛾的研究主要局限在生物学、生态学、防治等方面 ,而对其抗药性规律尚缺乏深入研究。作者主要研究了杀虫剂对甜菜夜蛾的不同发生世代和不同幼虫龄期的毒力变化 ,对该虫的化学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氟啶脲 ,92 .5 %原药 (日本石原产业株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昆虫病毒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测定了多种病毒组合对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的联合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八字地老虎颗粒体病毒(XcGV)、银锭夜蛾质型多角体病毒(McCPV)可明显提高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INPV)对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其中及XcGV可使SINPV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LT50缩短了0.5—2.5d;McCPV可使其缩短0.6—2.9d,但未提高其杀虫毒力。XcGV亦可提高SINPV和XcNPV对甜菜夜蛾的杀虫速度,分别使甜菜夜蛾2龄幼虫LT50缩短1.3和1.7d。  相似文献   

11.
通过4种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种制剂、5%氟铃脲乳油及20%NNI-0001水分散粒剂均对甜菜夜蛾幼虫表现出优良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治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甜菜夜蛾幼虫对常规棉和转基因棉的取食选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在转基因棉和常规棉上的取食行为反应,以及有/无学习经历对其取食选择的影响及选择行为对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人工饲料饲养至3龄5、龄的甜菜夜蛾幼虫在常规棉品种33和转基因棉品种33B上、常规棉品种石远321和转基因棉品种SGK321上的取食选择行为除24h内更多的5龄幼虫选择了石远321,在其它时段,幼虫并没有表现出对转基因叶片的规避行为,甚至有些时段更多地选择在转基因叶片上取食;分别用33叶片、33B叶片饲喂至3龄的甜菜夜蛾幼虫进行33和33B的取食选择,以及分别用石远321S、GK321的叶片饲喂至3龄的甜菜夜蛾幼虫进行石远321和SGK321的取食选择均未表现出对转基因棉的规避行为。上述所有处理中,甜菜夜蛾在常规棉上化蛹的蛹重与转基因棉上化蛹的蛹重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对单价转基因棉33B和双价转基因棉SGK321均未表现出行为抗性。因此,在转基因棉花的害虫治理中要特别关注甜菜夜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囊泡病毒是一类具有生防潜力的双链DNA病毒,本文以含草地贪夜蛾囊泡病毒84-36浓度为9.77×1012病毒基因拷贝/m L的血淋巴,分别通过口服(1~2龄:1.09×1010病毒基因拷贝/虫;3~5龄:9.77×109病毒基因拷贝/虫)与针刺(1.56×109病毒基因拷贝/虫)2种方式接种感染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幼虫,观察其死亡和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口服感染时,1、2、3、4和5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8.89%±1.11%、4.44%±1.11%、2.22%±1.11%、0与0,1龄幼虫较2、3龄显著易被病毒感染;针刺接种感染时,3、4和5龄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80%,所有被病毒感染的幼虫发育历期明显延长,3、4龄幼虫感染病毒后的第2 d即表现出日取食量显著降低、第3 d开始体重基本维持不变。由此可见,草地贪夜蛾囊泡病毒84-36毒株在生物防治上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幼虫毒力和田间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浸渍法分别测定虫螨腈等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3龄及5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存在明显差异,一些特异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普遍高于试验用常规化学杀虫剂的毒力;同一药剂对不同龄期幼虫毒力的差异程度也不同,如虫螨腈、氟啶脲、氟铃脲、甲胺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虫酰肼等药剂对甜菜夜蛾3龄及5龄幼虫毒力的差异程度明显低于顺式氯氰菊酯、丙溴磷、灭多威等化学药剂。同时,作者还对12种药剂分别稀释1000倍对甜菜夜蛾5龄幼虫不同时间的毒力进行了观察,除常规化学农药出现中毒现象较快外,虫螨腈、甲胺基阿维菌素也表现较快中毒症状,田间药效试验进一步验证防治甜菜夜蛾宜选用虫螨腈、氟啶脲、氟铃脲、甲胺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虫酰肼等药剂。  相似文献   

15.
斑痣悬茧蜂对受药寄主幼虫的选择性及其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受到杀虫剂亚致死影响的寄主幼虫对寄生蜂的寄主选择及其子代蜂的影响,以容性寄生蜂斑痣悬茧蜂Meteorus pulchricornis为研究对象,以氯氰菊酯亚致死浓度处理的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4龄幼虫为寄主幼虫,进行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非选择性试验表明,斑痣悬茧蜂成功寄生(完成化蛹)的概率随受药寄主的体重增大而提高,而且受药寄主有效存活的概率亦随其体重增大而提高;与对照寄主相比,寄生蜂对受药寄主的寄生率降低60.2%、子代蜂发育历期显著延长、子代蜂体型(用后足胫节长度表示)显著增大。与来自对照寄主的子代蜂相比,来自受药寄主的子代蜂的寄生能力(用寄生率表示)未受影响,但其后代的结茧率降低10%、发育历期显著缩短、体型显著增大,说明羽化蜂的发育适合度得到了提高。选择性试验结果得出不一致的结论,根据对寄生蜂攻击次数的分析,未发现其在对照与受药寄主之间存在显著偏好;但根据第2次攻击的寄主识别期变量进行的风险分析,受药寄主被寄生风险显著低于对照寄主(低59.7%),说明寄生蜂偏好攻击对照寄主幼虫。研究结果说明,斑痣悬茧蜂通过偏好体型较大的寄主幼虫,而减轻了受到杀虫剂亚致死效应的间接不良影响。结果表明该寄生蜂具有鉴别出接受亚致死杀虫剂不久的寄主幼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甜菜夜蛾是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害虫,其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十分密切。为探索气象条件与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的关系,开展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服务,选取2009—2010年湖北省甜菜夜蛾虫情资料和对应台站的气象资料,对甜菜夜蛾发生程度等级与各项气象因子做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模型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湖北省甜菜夜蛾发生程度气象等级预报模型,并对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历史回代检验旬检验结果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76%;独立样本预测检验旬值达基本一致以上的为63%,模型总体预报结果较好,可为湖北省开展甜菜夜蛾气象等级预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虫酰肼对甜菜夜蛾六类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个采自武汉地区的甜菜夜蛾田间种群(N)和一个相对敏感种群(CK),比较了甜菜夜蛾的表皮酚氧化酶(PPO)、乙酰胆碱酯酶(TC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力差异。用含有0.14mg/kg(致死中量)虫酰肼的带毒饲料处理CK种群的甜菜夜蛾,处理后24、48h和72h测定酶活力,结果与CK种群相比,PPO酶活力分别降低79.12%、10.54%和56.23%;SOD酶活力分别上升71.59%、63.16%和79.55%;GST酶活力在处理后24h酶活力上升41.43%。N种群与CK种群比,PPO酶活力降低38.47%;GST酶活力升高34.20%。采用PAGE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CK、N和用虫酰肼分别汰选CK种群4代和6代的甜菜夜蛾种群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结果表明,CK共有15条酯酶同工酶带,N和汰选种群均只有10条带。研究结果初步表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可能与PPO、GST、SOD、EI酶活力变化有关,与CAT关系不大,与TCE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