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产销体制改革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在经营管理上由过去的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有售青叶的,有初制厂加工销售毛茶的,也有精制厂除精制加工茶叶外,还参与收青、初制的,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呆板的“三步曲”了。本文旨在从经济角度对茶叶经营各阶段如茶园培育至从售青、初制生产至毛茶出售  相似文献   

2.
一工作人員 (一)制造: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呂樟見(紹兴紅茶初制厂)、方淳(浙江日报)、蔡連明、吳寿礼、盧柏森。 (二)生化檢驗:盧世昌、徐梅生(浙江農学院)、濮文映、茹水仙(紹兴紅茶初制厂)、賀惠珍(紹兴紅茶精制厂)、盧柏森。 (三)品質审評:張堂恆(浙江農学院)。 (四)资料整理:張堂恆(浙江農学院)、宋孟光(上海商品檢驗局)、黄素梅、叶敏。  相似文献   

3.
我国工夫紅茶品貭,有其独特风格,条索紧细,色澤烏潤,香气濃郁,滋味醇厚,並以制工精細而馳名国际市場。但要得到优貭的工夫紅茶成品,必需有貭地优良的紅毛茶为前提。紅毛茶的品貭优劣,直接关系成品茶品质的优劣,並且对精制加工和毛茶精制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1962年春季,随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实习队在安化紅茶厂实习期間,就以近几年来红毛茶品质与精制加工关系的几个問題,进行了初步探討。  相似文献   

4.
眉茶是我国主要的外銷綠茶,初制工艺上承受了明朝时創始的炒青方法,經几百年的生产驗証,証明采取炒青制法能制出品質风格特別优良的綠茶。建国以来,系統总結了这一制法的手工艺經驗,作了进一步发展現实机械作业的研究;并取得了全程作业机械化和用生物化学檢驗質量的技術資料。成套的浙江58型眉茶初制机械,已于去冬今春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茶叶流通体制的改革,农村茶叶初精制联合的茶厂猛增,但许多厂起步较晚,制茶技术生疏,产品质量不稳定,从而影响制茶的经济效益。为此,拟谈浅见,供参考。一、付制方式的选择 1.生做与熟做毛茶付制时,其含水量不超过6.5%的,可以采用“生做”以减少碎末茶,如果含水量不一致,即同一批付制毛茶中,只有几袋水分较高的,在筛分中即会阻塞筛孔,造成“走料”,且条索较松泡,取料率低,分级  相似文献   

6.
一合理制訂茶叶質量标准是提高茶叶質量的前題提高質量,包含有"物美价廉"的意义。"八大"政治报告的决議中已經指出:"应当在一切企業中克服片面地追求数量而忽视質量的傾向,养成重视質量的風气,并且按照需要和可能定出合理的產品标准和工藝规程。一切檢查制度不嚴的厂矿和工地,都必須迅速建立質量檢查和技術監督的机構和制度。在提高質量的过程中,必須同时注意降低  相似文献   

7.
我省红碎茶加工尚未实现初精制连续化,毛茶基本上都要入库,经过长短不一的贮藏时间,然后精制出厂。毛茶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含水量过高或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引起一系列化学成分的变化,造成毛茶变  相似文献   

8.
2.紅茶根据史料記载,湖南产制紅茶,始于1858年(清咸丰8年),首先在安化改制;临湘继之。傳授技术来源,說法不一,有說“在咸丰年间,因洪(秀全),楊(秀清)部队由长沙而下,游轉于江汉之間,集中在湖北通山,江西宁州經营茶叶的商人,受到影响,乃取道湘潭到安化倡制紅茶”。另一說,“从中英通商后,粤茶貨源不足,粤商到安化采购青茶,見当地人工低廉,地位适宜,設立广庄,收买生叶制造紅茶,并傳授当地茶农以初制技术;同时提高价格收购;因而各地相率仿制,生产区域迅速扩大。商人收购茶农的毛茶,精制成箱,先仿武夷式样,冒充武夷名茶,输出国外,反映良好,后逕用安化牌号,也极受欢迎,继而品貭逐漸改进,商品信誉日高,欧美商人竟无安化字号不  相似文献   

9.
紅茶屬全发酵茶类。我国出产的紅茶,有条形工夫紅茶,顆粒狀碎紅茶,以及小种紅茶三种,各具不同的品質风格。以下簡要介紹初制条形紅茶与碎紅茶的工艺原理和作业措施,工艺上綜合了广东英德、云南夙庆、安徽祁門、湖南安化等地,1959年产制优質工夫紅茶与碎紅茶的生产經驗,供当前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叶精制过程中的碎茶率直接影响质量、制率和标准级成本,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值得研究。就笔者多年实践摸索几点意见供参考。一、产生碎条的原因茶叶精制过程中产生碎茶原因有: 1.毛茶碎茶率含量高。 2.毛茶含水量低于7%时,往往采取“熟做”办法,通过切断,碎茶率比“生做”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茶叶水分的测定,较多采用电热恒温烘箱烘干法,即把5克茶样在105℃的恒温箱内烘一小时,然后取出冷却称重,失水重量与5克茶样之比的百分数就为茶叶的含水量。这种方法误差虽小,但耗费时间太长,特别是精制厂,从毛茶付制到成品出厂的水分检验,批次多,工作量大,这种方法已不太适应需要。也有用电阻法水分仪测定茶叶含水量的,但这种方法受环境影响所引起的误差较大。为确保测定的准确度,减少测定时间,笔者将SC69-02型红外  相似文献   

12.
目前,茶厂按生产经营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一的初制厂,只收购鲜叶加工成毛茶出售;二是初精制联合厂,既收购鲜叶又收购毛茶,加工成成品茶出售;三是单一的精制厂,只收购毛茶,加工成成品茶出售。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需求的变化,茶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除了表现在产品推销和市场争夺上,也表现在原料的争购上。不少茶厂为了多收购一些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59,(3)
为探求提高紅茶品質。改变我省紅茶水淡、味弱的缺点,五月上、中旬在恩施芭蕉初制厂进行了不萎凋、輕萎凋及重萎凋对毛茶品質影响的試驗,因限于时間及試驗方法,項目和試驗材料不詳尽,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結論,但从試驗的初步結果来看,輕萎凋及重揉捻对茶叶品質是密切关联的,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袁益诚  王嘉瑜 《茶叶》1989,(2):41-42
在收购青叶制干茶过程中,各个环节测定水分,都直接影响到制茶成本的高低和毛茶品质的优次。我们在绍兴茶厂原青坛初制车间实际生产中,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以及生化检验工作,现将收青制干中测定水分的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省紅茶在全国紅茶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产量曾經居全国第一位。但由于长时期反动統治的摧殘,产制技术得不到应有的改进,品貭上存在了香气欠高,湯味欠濃的缺点。解放后,湖紅品貭虽已显著提高,特别是生产了部份“湘紅”,已获得国际市場的好評,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产品貭量还不能滿足国际市場的要求。因此大力改进产制技术,提高紅茶品质,增加高級茶的数量,已成为我省当前和今后茶叶生产上的重点课题。如何提高湖紅的品貭呢?这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問題。当前的关鍵,抓好原料的采摘和初制加工过程的几个主要技术措施,刘迅速改变湖紅品貭面貌,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用香花资源丰富,如茉莉花、珠兰花、玉兰花、柚子花、桂花、玫瑰花等。其中以茉莉、玉兰花较为普遍,特别是茉莉花产量最多,质量也最好。目前有些社队生产的花茶,由于在制坯与窨花方面未按工艺要求掌握,品质低次,不符规格,这是社队茶厂今后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一、茶坯精制初制后的烘青毛茶,经过精制后,作为窨花的原料,叫做“茶坯”或称“素烘青”。各级烘青毛茶进厂后,先对样审评验收定级,如毛茶含水量超过9%,须及时复火,以免霉变。毛烘青茶坯的精制分本、长、圆身为一路,筋梗为一路的方式。①本、长、圆身工艺流程,见下图。 (一)毛茶复火:复火是为了降低毛茶水分,以  相似文献   

17.
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基层收茶站不能及时将收购的毛茶运送精制茶厂,往往要将毛茶临时存放在茶站。有时,因茶站有关人员的存放不当或仓库设施较差,致使毛茶回潮、弹坯,汤色红变,香气锐减,毛茶品质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精心保管毛茶,改善仓库设施是保证毛茶品质的重要一环。根据目前基层茶站的人员水平、贮仓条件和我们的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作改进。一、精心保管茶叶收购毛茶时,要严格掌握毛茶的含水量,这是精心保管茶叶的第一个关键。毛茶含水量偏高,易发生霉变,影响毛茶质量。毛茶含水率低于标准,固然对  相似文献   

18.
大型茶叶精制加工厂收购进厂的毛茶原料因品种、地域、季节、初制加工方法的不同,其品质特征差异较大。因此毛茶验收定级归堆合理与否,关系到加工的成茶品质、加工难易和加工过程中原料经济价值的有效发挥。本文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1 毛茶定级归堆与加工成茶质量的关系 毛茶是精制加工成茶品质的基础,内销花茶坯一般采用单级阶梯式付制、多级收回  相似文献   

19.
设计茶厂时往往由于制茶人员对土建不太熟悉,设计单位对制茶工艺不很明确,很容易造成设计上的不合理而直接影响到茶厂的实际使用价值。土建应根据制茶要求进行设计,两者结合,实为重要, 一、厂房布局具有一定规模的初精制茶厂,对厂房平面布局必须注意,应划分为生产区、仓库区和生活区。生产的布局要根据制茶工艺流程而设置车间。同工段的两车间联接应设雨披过道,这样便于在雨天往返输送茶叶。毛茶仓库应定区划片,宜相对集中,精制或半成品仓库要围绕制茶车间顺序设施。生活区应单独设置,尽量避免生产与生活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20.
一、精制概述未经精制的毛茶,外形差,水分含量高,在常温下不能长期贮藏。为了使茶叶耐贮藏,并提高茶叶品质与商品价值,需要进行加热烘焙、选别以及拼配等操作,这就是茶叶的精制。这种精制操作程序,虽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却有一定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毛茶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