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21,41(3):I0014-I0014
看完《蜜蜂杂志》2020年12期宋心仿撰文,曹金萍等11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对养蜂实行财政补贴的建议”一文后,笔者心情激动不已: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养蜂人,习近平总书记也赞扬我们养蜂业是“蜜蜂的‘月下老人’的作用当刮目相看”。被古今中外诗歌所赞颂的蜜蜂,是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宋心仿代表曾多次为养蜂人说话,反映养蜂人的心声,在此,我和其他养蜂人再次对宋心仿和曹金萍等11名代表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2.
邓社全同志:我非常好奇地从《蜜蜂杂志》1990年第10期读了你的信,深表同情。出于我对蜜蜂和养蜂人的酷爱,故而毫不客气地给你去信。养蜂的目的无疑是要求得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业余爱好和陶冶情操是养蜂人独特的收获。你养蜂失败的原因已在你的信中“供认不讳”,但你却还不以为然。1.养蜂发财心切,急于求成。这是养蜂新手的“共病”。若不是养蜂世家的后代,指望有钱买蜂而迅速发财,其结果往往事与  相似文献   

3.
“蜂友”这称呼是咱养蜂人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友”何意?友好的关系,相互帮助。爱情是专一的,亲情是局限的,只有友情才是无边的。在人类饲养的动物中只有养蜂的人称蜂友,没有养鸡的称鸡友,更没有鱼友、牛友、羊友之说。所以,咱养蜂人应该以“蜂友”为荣。从《蜜蜂杂志》上和我这几年的养蜂实践中,都可以看到很多养蜂人并不以“蜂友”二字为荣,而是借蜂友的名欺骗咱养蜂人。就拿给《蜜蜂杂志》投稿一事来说吧,有几位养蜂人根本不顾蜂友的面子,竟然全文照抄投到编辑部,钻编辑工作忙的空子。象《蜜蜂杂志》这样的良师益友,哪里有养…  相似文献   

4.
##正##光阴飞快的走在流年里,不知不觉笔者已经订阅《蜜蜂杂志》21年了,每期都成了我的期待,她让笔者养蜂生活充实起来了,精神也有了支持,在常年的养蜂生涯中,对养蜂人的寂寞也有了一些感悟。每位养蜂员都很寂寞,养蜂员一直在蜜蜂圈子里面颠沛,生活十分枯燥、单调,难免寂寞。笔者认为寂寞也是一种修养,认真仔细的琢磨寂寞二字,颇含深刻的道理,养蜂人对寂寞有着深刻的认识,有着深  相似文献   

5.
时间过得真快,笔者专业养蜂已有27个年头。近日,当我看着书柜里装订成册的《中国养蜂》杂志,一种留恋之情油然而生。《中国养蜂》伴我二十多年浪迹天涯、追花逐蜜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眼前。1978年,初中毕业后被哥哥王继贤引上了养蜂之路,从此我以草木为伴,以蜜蜂为友,以《中国养蜂》为老师。无论是在出发途中,还是在放蜂的帐篷里,《中国养蜂》一直伴随着我。1980年,好奇心过后,我感到养蜂人风餐露宿特别辛苦,收入也不高,且不被更多的人所理解,产生了改行的念头,是《中国养蜂》刊登的《探索蜜蜂王国奥秘的人》这篇介绍周崧老师的文章,使我重新…  相似文献   

6.
正现在蜜蜂爱好者可以通过佛罗里达大学蜜蜂研究和推广实验室所开展的在线培训项目,开始他们成为养蜂高手的旅程。"佛罗里达养蜂人数自2006年以来增长了约500%,所以对养蜂人的教育有需求而且有必要",昆虫学教授及蜜蜂研究和推广实验室主任Jamie Ellis说,"我们的在线学徒养蜂人培训是养蜂人可获得的4个认证中的第1个,它将帮助更多养蜂人采用最佳的养蜂管理方式,并教育公众有关蜜蜂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段云峰 《蜜蜂杂志》2007,27(2):41-41
<蜜蜂杂志>是养蜂人交流养蜂经验的园地.养蜂人经过多年的养蜂实践,把养蜂经验及得失总结成文在<蜜蜂杂志>上发表,使更多的养蜂人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8.
2011年9月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第42届国际养蜂大会时,主会场亚洲厅举行的蜜蜂生物学专题首场学术报告,是美国学者罗伯特·斐吉(Robert Page)所作的“蜜蜂精神——蜂群是如何演变的”,重点介绍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笔下所描述的蜜蜂精神。受限于不懂外语,同行者刁青云边听边译给我留下了一个大致印象:这位作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又同时是一位业余养蜂人,于一百多年前以文学的笔调来描述蜜蜂蜂巢内的行为,乃至所体现的群体思想。  相似文献   

9.
高先沛 《蜜蜂杂志》2005,25(8):41-41
人们都说养蜂业是“甜蜜的事业”,可有多少人知道蜜蜂采花酿蜜时的辛勤劳动,养蜂道路上的崎岖和坎坷,以及养蜂人的艰辛和困苦。《蜜蜂杂志》将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社会真正了解我们养蜂人。蜂友们,您经历过丰收时的喜悦吗?尝试过大转地放蜂、追花夺蜜“风尘”的“洗礼”吗?养蜂过程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您有过吗?欢迎广大蜂农向《蜜蜂杂志》投稿,“讲述”您和您身边养蜂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许香庭 《蜜蜂杂志》2006,26(10):43-43
1993年,我在一所中心小学任教,同事阳老师养了几箱中蜂,教学之余,他偶尔给我讲起养蜂的趣事,我听了之后兴致很高,便提出向他买一箱蜂试养。阳老师见我养蜂心切,送了我3脾中蜂。从那以后,我便与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养好蜜蜂,1994年我订阅了《蜜蜂杂志》。一晃13年过去了,为什么我对《蜜蜂杂志》如此钟爱呢?我有3个理由。一是《蜜蜂杂志》一直能按时发行,每月在12日前就能收到,对于养蜂人来说,一年春夏秋冬各个时令要做的事能得到及时指导。二是《蜜蜂杂志》既是一位启蒙老师,又是一位指导你成功的导师,它对养蜂新手还是养蜂能手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11.
正与蜂结缘相伴的十载,笔者陶醉了快乐的人生,在养蜂爱好的基础上,通过对蜂群的精细管理,蜜蜂给我带来了精神的喜悦和满意的硕果。每个养蜂人养蜂夺产是一致追求的共同目标,科学管理相应的方法培养强群是夺取高产的第一环,蜜蜂的生存所需对每一个养蜂人来说是同样的。由于管理方面的不当,在养蜂夺高产的效益上,真是蜂花相伴年年有,相比产量差万千。笔者也是从初养蜂低产、平产中走出来的,通过多年的反复实践和实验,总结出在流蜜期对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     
問:我是一个中学毕业的学生,看到蜜蜂传花授粉能够有效的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蜜蜂的各种产品对人民的生活也有着多种的用途,养蜂是一項很有意义的工作,我很想学习养蜂技术,当一个养蜂工作者,請給我介紹一个培养养蜂人員的学校。河北李平答:为了适应我国养蜂生产发展的需要,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养蜂专修科在今年秋季  相似文献   

13.
《蜜蜂杂志》对养蜂人员来说,真是百科全书,是养蜂人的良师益友,养蜂人爱如掌上明珠。我北安市蜂业服务部每年要接待几百名养蜂员,他们都很喜欢《蜜蜂杂志》,但买不到。于是我今年就订了五份,供他们阅读。  相似文献   

14.
《蜜蜂杂志》2021,41(1)
正不经意间,饱受煎熬的2020年将要过去,充满希望甜蜜的2021年即将到来。回顾这一年的生产生活,怎能忘记《蜜蜂杂志》的功劳,是它为养蜂人传经送宝,助我成长,给我精神食粮。我的父亲是位养蜂人,1976年高中毕业的我,怀着扎根农村干革命的理想,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并接替父亲养蜂的活儿,到后来组建集体养蜂场。集体解散后,自己开始一个人养蜂。1984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从中认识和掌握了大量的养蜂管理知识。  相似文献   

15.
我不是养蜂人,今年还是一个读大三的在校学生。但我有一位令我感到骄傲的父亲,他是个养蜂能手。自从我从父亲那里陆续了解到杨多福师傅的一些经历以及“数控养蜂法”后,不禁感叹不已!想借《蜜蜂杂志》表达一下我对杨师傅的深切敬意,同时想谈一点对生活的主观看法。我...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共建“蜜蜂林”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在“保护母亲河———绿色工程”等行动的带动下 ,各行各业积极响应 ,掀起了营造各种有代表性的“林”的活动 ,如读者林、记者林等。我们养蜂人与林分不开。咱养蜂人不应该袖手旁观 ,也应该行动起来 ,共建一片“蜜蜂林”。蜜蜂来自于自然 ,依赖自然 ,最离不开好的自然环境。咱养蜂人热爱养蜂事业 ,热爱大自然 ,“清清的河水 ,绿绿的树林” ,是咱养蜂人向往的地方 ,可是现在这样的地方确实已不多见了。为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为了养蜂事业的兴旺发达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积极行动起来 ,参加响…  相似文献   

17.
李国民 《蜜蜂杂志》2011,31(6):45-46
养蜂人都知道,蜜蜂的作用很大,不但能生产蜂产品,而且还为显花类植物授粉,促进农业增收和维持生态平衡,是其他生物和人类无法取代的。然而现实,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认识蜜蜂,蜜蜂的地位还比较低,其作用并没有有效发挥。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养蜂人都深感蜜蜂越来越难养,养蜂的空间也越来越小。特别是养蜂业总体效益比较低,养蜂人风餐露宿,生活很艰苦,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养蜂。就养殖业本身来说,养蜂比养猪、养鸡、养羊等技术含量高,难掌控,风险大。  相似文献   

18.
正《蜜蜂杂志》2016年第7期17页《蜜蜂蜇人纠纷与官司案例分析》中的3个案例法院处理得很好,为依法保护养蜂人财产,惩治违法者做到了公正司法。这是身在外地的养蜂人尤为关注的。我把这篇文章讲给其他养蜂人听,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我从1980年开始养蜂,饲养蜜蜂超过200箱,全家人以蜂场为家,常年转地放蜂在云南、四川、湖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黑龙江等地,经  相似文献   

19.
读了《蜜蜂杂志》1999年第7期一位不曾落名的养蜂人的文章《咱,养蜂的人》,我很感动。这篇文章说的实在、真实,每个在外放蜂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与感想。《咱,养蜂的人》是“历经千般苦,换回蜂蜜甜的人,是堂堂正正劳动的人,是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遍天涯海角立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人。这位蜂友应该留下你的地址和姓名。虽说我们养蜂旅途中有许多不如人意的事,但咱养蜂人是在走自己的路,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坏事、难事需要咱们养蜂人共同来克服。正象你所说的咱养蜂人,应该团结。对,就是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很早就唱过,团结才能和…  相似文献   

20.
养蜂人     
正一转眼,父母养蜂十几载,蜜蜂也伴随着我十几年了,有一件事一直挺后悔,那就是大学时没有选择一个与蜜蜂相关的专业。越长大越觉得儿时讨厌的蜜蜂现在变成自己的最爱,不过现在在农学方面的学习也挺不错的,至少知道蜜蜂是传花授粉帮助植物更好地开花结果的。这样说来,我也算是一名"养蜂人",但对于真正的养蜂人,我还是初出茅庐的学习者。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养蜂人离开故乡,选择追花夺蜜。因为大自然的气候越来越多变,在故乡一直呆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