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王现领 《节水灌溉》2013,(8):50-51,59
为了研究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和自净规律,选择了4种不同污染水平的水体进行了室外模拟实验,对水体的CODCr、氨氮和总磷等指标进行了跟踪监测,采用了对比分析、逻辑模型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水质水体的自净能力及自净规律,提出了不同水质水体中CODCr、氨氮、总磷的自净能力,分析出CODCr和氨氮的自净符合对数衰减规律、总磷的自净规律符合线性衰减。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对糯扎渡库区污染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糯扎渡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及其对库区富营养化可能性的影响,同时在水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Q-Ⅱ模型预测总磷在库区的沿程分布和坝前水体的各典型年逐月分布。结果表明,糯扎渡水库各典型年丰水期污染严重,尤其是坝前水域,有发生富营养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汉江与长江两江洪水演进特点,建立了两江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将计算河段分为四段,即汉江下游皇庄至汉江河口、长江螺山到汉江口、汉江汇合口到汉口水文断面以及东荆河,对汉江与长江汇合点,采用水力学中的汇流计算方法。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率定与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表明本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长江与汉江两江真实的物理过程,模型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可为该区域防洪调度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万佛湖的区域内,选择了6个监测位点,对水体中的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通过介绍监测的材料与方法,阐述了万佛湖水体中总氮平均浓度、总磷平均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的时空变化,对万佛湖水体中总氮总磷平均浓度超标的初步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清河水库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8卫星OLI数据及实地观测数据,建立了适于清河水库水体总磷质量浓度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遥感反演模型,并对清河水库总磷量进行了反演分析。结果表明,LS-SVM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6.06%,相比于单波段线性回归反演模型及波段组合线性回归模型,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20.77%、12.53%,显著提高了清河水库水体总磷质量浓度反演的模型精度,达到遥感反演预测精度要求;利用LSSVM反演模型对清河水库总磷量反演显示,水体中总磷质量浓度主要集中在0.04~0.08 mg/L,水库水体总磷质量浓度总体偏高。  相似文献   

6.
以江西省柘林水库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库2008年枯水期、平水期及丰水期的水体进行监测分析和模糊评价,并对柘林水库作为南昌、九江两市备用水源地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取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总磷(TP)等8项污染贡献率较大的水质指标进行模糊评价时,水库在3个时期水体水质均为Ⅰ级(GB 3838-2002),水体水质优良;柘林水库在水质条件、水量条件、地理位置、水库构造及地质条件上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地都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和削减进入受纳水体的径流污染负荷,根据贵州山区河流落差大的特点,开发了山区污染河水梯级滞留塘生态净化技术,并进行了工程示范。结果表明,梯级滞留塘系统对总磷、氨态氮、悬浮物的去除率分别为79.3%、74.0%和73.2%,水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梯级滞留塘是一项适用于中小型污染河流净化的生态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辽河源头区典型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辽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比较突出,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选择辽河源头区典型一泉涌小流域为研究区,应用AnnAGNPS模型对泉涌小流域的上游(泉涌河道)及下游(会中河)3-10月的水体进行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通过对氨氮、总磷污染物的实地监测及模型模拟估算,运行结果显示AnnAGNPS模型对氨氮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误差控制在15%以内;对总磷的模拟结果误差较大.氨氮、总磷模拟的最小模拟偏差为1.37%,最大模拟偏差为36.36%.模拟数据表明AnnAGNPS模型在泉涌小流域基本可行,也为该模型在中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合理使用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尼洋河流域水体污染特征,基于2018年汛期(7-9月)和枯水期(1-3月)水体的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尼洋河汛期与枯水期水体指标污染特征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8年尼洋河水体主要以有机污染为主,同时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风险。总体上,研究区汛期水体水质优于枯水期,汛期和枯水期提取的主成分及各监测断面的综合得分排序存在差异,说明汛期降雨及支流对尼洋河干流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且水体指标浓度值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流域内农业面源污染源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尼洋河水体质量在时空分布上总体呈现为下游水体水质最优,中游水体污染严重,上游水体水质优于中游劣于下游。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河套灌区灌排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其水体富营养化、浮游动植物等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位下降,盐碱化加剧等问题,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水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指标,通过SPSS软件进行了乌梁素海水体pH值与溶解氧、电导、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叶绿素等污染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研究pH与其他水体指标的相关性,对控制水体盐碱化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与电导的相关系数0.629,与溶解氧相关系数为0.696,与总磷的相关系数为-0.542,与COD、总氮、叶绿素没有直接关系,由于污染物的输入,水体中的酸碱中和反应产生的氢离子引起了pH值的升高,水体中藻类光合作用是引起pH值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pH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为控制和治理水体污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江江苏段岸线及岸线资源综合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长江江苏段河道的演变,评价了江苏长江岸线的确定性及岸线资源条件,分析了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岸线利用原则。在长江江苏段岸线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河势不稳定,布局不合理,重大岸线开发工程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遵照河道演变规律开发岸线,保护河岸工程的安全,制定权威的岸线功能区划和开发利用规划,实行岸线有偿使用。根据河岸水质污染与河床特点合理布置引水口和排污口,提高引水质量。  相似文献   

12.
鱼类游泳能力是鱼道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是鱼类在鱼道中是否成功洄游的关键依据.以闽江流域鲈鱼的感应流速、临界流速、特征流速作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室明渠玻璃水槽中利用流速递增法等方法进行测量.通过试验首次得出闽江流域鲈鱼的特征流速,即相对感应流速、相对临界流速、相对爆发流速平均值分别为0.88、2.29、2.65 BL/...  相似文献   

13.
北部湾经济区河流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2004-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计算北部湾经济区南流江水质指标的污染分担率,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溶解氧、氨氮作为主要水质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和水质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南流江水质评价,分析了四种河流水质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并进行了水质污染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秩相关系数评价方法显示主要污染因子变化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引江济汉工程中引水渠道内泥沙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引江济汉工程渠道引水防沙的设计要求,在收集基本水文泥沙和工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维恒定流非均匀沙数学模型,研究了不设沉沙池和设沉沙池后引水渠道内泥沙淤积情况,模型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江济汉工程中渠道引水防沙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问题是我国农村饮水问题典型之一。辽河流域水资源量严重短缺,季节性变化大,农村饮用水供水量得不到保障;农村饮水水质污染问题严重,高氟水、高铁水、高砷水、低碘水、苦咸水、污染水(硝氮、总硬度、氨氮等超标)等普遍存在;供水设施落后、多数无净化设施。本文在分析辽河流域农村饮用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从源头控制污染物、采取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完善供水设施,为改善农村饮水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近60年赣江水沙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赣江流域输沙量明显减少,其变化将对鄱阳湖以及长江下游的泥沙运动以及泥沙冲淤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赣江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赣江流域年降水量、及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年份。结果表明:赣江外洲水文站输沙量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输沙量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减小的临界年份为1989年。同时,利用历时曲线和双累积曲线两种方法,量化计算了赣江流域输沙量的减少量,定量分析了降水和人类活动对赣江流域输沙量的影响,确定了人类活动是赣江流域水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清水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冬奥核心区所在的清水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特征,利用SWAT模型对清水河流域进行污染模拟及特征分析.通过前期对流域内河流水质监测和评价分析可知,该流域农业非点源是重要污染来源,且降雨和径流会对水质影响较大.借助ArcGIS平台构建清水河流域SWAT非点源污染模型,并利用实测径流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S...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不断完善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进一步推进水污染治理工作,对TMDL计划进行了介绍,并在治理思路、总量分配方法及总量分配公平性、合理性等多个方面与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吸收其有益的思路和措施。通过比较得出:①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和TMDL计划在思路上是一致的,但在总量分配及分配的公平性、水质目标可达性的保证率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②TMDL计划中的诸多措施可为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所吸收借鉴,并以此为基础对完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出了诸多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引江济巢工程调水规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引江济巢工程是加快巢湖水污染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巢湖水生态环境、发展江湖水运、支撑环湖经济圈发展的重要作用。由新辟菜子湖引江线路和凤凰颈现有线路共同构建引江济巢工程体系,规划近期引江规模为300 m3/s,年新增引水量不低于10亿m3。一般年份在满足供水需要外,可以使巢湖与长江间水量交换基本达到建闸前规模,可有效改善巢湖西半湖水质和抑制蓝藻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