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流域防污体系是由由各种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通过水量的合理调配和水质预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污标准用来表征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能力,特别是防止发生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应用Copula函数,详细的分析了组成淮河防污体系的各方案防污标准问题。在实例分析中,通过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流量下的水质水量联合重现期,比较各方案水质超标的风险,得到相应的防污标准。结果表明,方案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风险,流域高锰酸盐指数的防污标准有一定的提高;当流量小于3000m3/s时,方案3能较好的降低流域内氨氮指数的超标风险,方案3对应的流域防污标准最高,流量大于4000m3/s以上时,方案6能更好的降低氨氮水质的超标风险,方案3次之,采用方案6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结果还表明,随着流量继续增大,同一方案对降低流域内水质超标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有限,相应的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的提高幅度越来越小,需要寻求其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小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共同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对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的可靠性,以北方某城镇供水独立计量分区为模拟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结合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 FCM)聚类和对模拟漏失事件感知数量最大化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法.首先,基于水量变化的节点压力敏感系数矩阵,利用FCM聚类算法对管网节点进行聚类,在各子类中预选出备选压力监测点;然后,随机模拟可能发生的漏失事件测试符合条件的不同优化组合的备选监测点对漏失事件引起压力变化的感知情况,确定优化的监测点布设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压力监测点布设方案能够在保证至少2个监测点感知到同一个漏失事件的前提下,以最少3个监测点感知到96.36%以上的漏失事件.该方法在提高监测可靠性的同时可以节约监测点布设成本.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已经成为浙江省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但库区污染源和人类活动对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构成威胁。针对供水水库水质下降、富营养化现象加重、突发水污染事件隐患存在的情况,本文在对全省主要水库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和水源地安全隐患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库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流域防污体系由各种水污染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通过水量的合理调配和水质预测预警等非工程措施共同组成的;流域防污标准用来表征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能力,即防止水污染事故发生的能力大小.应用Copula函数,详细的分析了组成淮河防污体系的各方案防污标准问题.结果表明,方案2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锰酸盐指数的超标风险,对流域高锰酸盐指数的防污标准有一定的提高;当流量小于3 000m3/s时,方案3对应的流域防污标准最高,流量大于4 000m3/s以上时,方案6能更好地降低氨氮水质的超标风险,方案3次之,采用方案6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随着流量继续增大,同一方案对降低流域内水质超标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有限,需要寻求其他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减小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率,共同提高流域防污体系的防污标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选择最优的应急预案是处理事故的关键。以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为研究对象,基于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建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体系,基于改进的TOPSIS法和社会协调发展度模型(CDDM)确定最优预案,其中在指标权重确定中,采用AHP方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应用CDDM来表达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之间的关系,为确定出更合理、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提供指导。最后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典型渠道为例,运用应急预案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最优方案。结果证明综合评价方法是评估应急预案的一种非常现实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2.19”沱江下游段三氯甲烷浓度异常事件为例,“污染物”为主线,通过对特征污染因子、污染源的锁定及污染物扩散状况的研判建立应急监测工作方案,确定主要污染物为三氯甲烷,对三氯甲烷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三氯甲烷浓度随时间变化逐步降低,监测到饮用水源地污染物持续未检出。各断面随污染团下移三氯甲烷污染物通量呈下降趋势。单一断面通量浓度先升高后降低;相邻断面通量浓度平稳下降,衰减力度逐渐放缓。通过一维河流水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监测数据合理。该实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番禺区河涌污染成因及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州市番禺区水环境现状问题入手,对水污染的成因展开分析,根据番禺区的河道水质现状情况及河道功能定位,将番禺区河道分成饮用水源保护水体以及污水受纳水体两类,分别采取保护和控制污染的措施,特别针对水质较差的污水受纳水体,提出截污和调水的措施,并对截污工程实施难度较大的管网布设问题展开论述,对水环境治理的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为番禺区河涌污染治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剑 《节水灌溉》2011,(6):65-67
提出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远程水质监测系统方案.该方案以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和GPRS网络为核心,采用WSN树型路由设置和虚警优化算法,实现对水质参数的远程高效和实时监测,为水资源的管理提供合理依据.用户亦可以方便地观察当前或历史水质状况.在四湖流域西干渠的实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高效可扩性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质监测现状的调查评价,分析了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提出了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五级水质监测体系的设想,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各级监测机构的建设目标及配置标准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小清河子槽输水段引黄、引江多源调水方案下水质响应变化规律,寻求现行调水能力下的最佳水质配水方案,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为研究指标,对输水期多源调水的水质优化方案进行研究。首先以调水期实测水质数据为基础,构建并率定了渠段MIKE11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进而以冬青高速上游断面作为考核断面,对不同配水方案下的水质指标变化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水污染指数法对水质模拟结果进行评价并确定最优配水方案。结论如下:研究渠段总氮含量偏高,其余指标符合Ⅲ类水标准;水动力-水质耦合模型中流量效率系数Ens为0.86,决定系数R2为0.88,水质模拟结果误差在30%以内,模型模拟效果良好;随长江水对调水贡献率的不断提升,汇水后的水体中氟化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呈上升趋势,COD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余指标呈下降趋势;在多种模拟情境下,考核断面(东青高速上游断面)处化学需氧量与五日生化需氧量对该断面水污染指数(WPI)起决定性作用,当长江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49%时(17...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梯级泵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特点、要求和现状 ,提出工程梯级泵站、机组结构与功能选用原则。从可靠性、耐久性、稳定性、安装性、维修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方面分析泵站适宜采用的水泵机组结构形式及断流方式。研究泵站优化经济运行所需考虑的因素与实现方法。结论对工程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运行管理与现有泵站的增容、更新改造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准市场化运作为背景 ,以合理性、经济性和可靠性为目标 ,以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泵站技术管理为基础 ,从管理体制、运行管理、日常管理、维护检修等方面研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型梯级泵站的技术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结果对提高工程调水可靠性、经济性和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东线宝应泵站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正军 《排灌机械》2007,25(3):27-30
宝应泵站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项目,对以后其他泵站的建设起着示范的作用。简述了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宝应泵站,分析了机电安装质量检测的特点,指出了机电安装质量检测单位在检测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和检测过程中所需处理好的各种关系。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宝应泵站机电检测单位所做的具体工作;提出了改进泵站机电检测工作的设想,包括: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检测工作范围应延伸至设备制造质量检测,改变检测工作的时间和方式等。  相似文献   

14.
黄水沟调水工程改变博斯腾湖水动力条件,引起湖区及下游水体矿化度改变。为探讨工程影响极其适宜的运行方式,采用MIKE21软件构建水动力水质二维数值模型并设计不同情景方案。模拟结果显示:工程运行可降低全湖矿化度并改善矿化度空间分布不均,当调水量为3亿m~3/a时效果最优,全湖年均矿化度可降低86 mg/L,缓解博斯腾湖咸化风险。工程运行导致矿化度从博斯腾湖转移至下游孔雀河,出水矿化度由912 mg/L增至940 mg/L,浓度变化对下游灌区作物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5.
保水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干线的新型衔接性建筑物,其水力特性关系到整个输水工程的成败,但就原体型来看,保水堰在不同水位运行时呈现出的三种流态都存在不良流态。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保水堰局部体型进行了初步优化,使其体型更加符合水流运行条件,使保水堰的流态、管道流速分布都达到了一个比较协调的状态,并且增大了局部水头损失,对消能更有利。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基本吻合,体型优化结果可为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搜集从2003年到2016年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关的1 405篇中文文献,借助LDA主题模型总共识别出13个有效主题,分别为“工程施工”“泵站运行优化”“水泵性能研究”“工程成本研究”“水环境模型”“河流水污染”“信息自动化”“湖泊富营养化”“水体污染物”“水泵结构计算”“水泵水力计算”“生态学”和“生态环境治理”,并对各主题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其内在的知识结构.然后使用了2个文献计量指标(主题占比和主题演变趋势)来描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学术关注情况,发现“工程施工”为最热门主题,其次是“泵站运行优化”和“水泵性能研究”.而“水环境模型”和“湖泊富营养化”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结果反映了学术界的关注情况,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后评价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江苏省江水北调泵站技术管理现状,根据准市场化运作要求,对南永北调东线工程大型梯级泵站的技术管理体制、运行管理、日常管理和维护检修管理等进行研究。对提高工程管理的合理性,提高工程调水可靠性与经济性,促进工程良性循环与发展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型泵站变速-变角综合经济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泵站扬程变化幅度大、变化频度高、年运行时数长,应实现经济运行。分析泵装置效率特性,提出大型泵站变速一变角综合经济运行理论,并给出运行方案。结果表明,与单一变速或变角经济运行相比,泵站实现变速一变角综合经济运行,平均泵装置效率可再提高1%~5%。  相似文献   

19.
大型泵站现代化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水利现代化建设,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大型泵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这些泵站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方向,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大型泵站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已建泵站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对大型泵站现代化的界定、内涵、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建设与管理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涵洞式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工程河渠交叉建筑物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国际流行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在渡槽上运用不多,针对涵洞式渡槽的主要结构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功能函数,并得出了相应的可靠性指标,在考虑各结构相互性的基础上,计算了涵洞式渡槽结构的系统可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