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茶叶的加工技术也集机电一体化、计算机、智能控制和现代保鲜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工使茶叶品质优化。目前国内茶叶揉捻机存在自动化程度较底、适应性较差、揉捻质量不高等问题,对于不同茶种、叶质和叶量,不能在加工工艺上进行调整,所以有必要研究一种适应性强的茶叶揉捻机。 相似文献
5.
一、揉捻机跑茶的现状传统的盘式茶叶揉捻机使用的历史很长,型号也较多,但在揉捻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跑茶现象。揉捻作业时,揉盘边缘经常堆积着许多跑出来的揉捻叶,这必然影响揉捻程度的均匀性,并使碎茶率增加,从而降低了茶叶的商品价值,同时还增加了操作工人“扫茶”的劳动负担。据有关技术资料介绍和机型调研情况表明,目前国内外都在寻求解决跑茶的技术措施。在日本,有的揉捻机上配有扫叶装置;在国内,早年乃至现今生产使用中,也有将揉桶下端捆扎一圈密密的棕毛刷,借以完成扫茶动作;在部标NJ143-77《茶叶揉捻机技 相似文献
6.
7.
8.
9.
茶叶揉捻机转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速是揉捻机的重要参数之一。国内揉捻机的转速多为50~60转/分。在国外,印度揉捻机的转速较高,一股为55~70转/分,斯里兰卡的转速较低,为40转/分,转速最低的是日本,为21转/分。在如此大的转速范围内,有否存在一个最佳转速,转速对茶叶揉捻的质量有何影响,对此,至今未有明确的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茶叶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下,对茶叶生产制备工艺提出更高需求,对于茶叶厂商来讲,在保证数量供给的前提下,必须对茶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可提高企业的运营收益.基于此,文章以茶叶人工揉捻工艺为切入点,对揉捻机的研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揉捻是茶叶初制加工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过程,它的好坏决定了成茶品质的优劣。目前,茶叶加工中的揉捻原理基本相同,均是让杀青(或萎凋)叶团在由揉桶、压盖和揉盘组成的揉捻空间中,利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揉桶在揉盘上做匀速平行圆周运动,茶叶受到揉桶、 相似文献
12.
NJ143~144~77“茶叶揉捻机”标准,是茶叶机械的第一个部标准。它的制订、应用和贯彻,为茶机工业的标准化探索了一条途径,对茶机技术的发展将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个标准草案,是在三大区的有关制造、使用、科研和教育等单位经过两年广泛的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各地生产的揉捻机,下茶门大多数采用正摆自锁开闭装置,操作方便,但这种装置的主要弱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且锁头也不耐用;如我校茶厂的255型揉捻机就是一例,使用了三年之后,由于弹簧的疲劳强度降低、锁头端部磨短,关闭后只有2毫米长度托住下茶门,加压后下茶门发生自动脱开 相似文献
14.
15.
16.
(二)有关揉盘部分日制揉捻机的揉盘是方形的,我国揉捻机的揉盘是圆形的。不能简单地从形状来评论,而应看到它是受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包括用材上的限制,以及生产规模和组织形式所影响。日制揉捻机的方形揉盘,是以利用成型材料、降低制造成本为出发点,而不是以提高制茶品质为依据,这一点比较明显。方形揉盘位于方形角钢架子上,由于用了这副角 相似文献
17.
揉捻机的型式较多,而曲臂回转式茶叶揉捻机通常由传动、揉盘、加压三部组成。传动部,中、日两国茶叶揉捻机基本一致,都通过蜗轮、蜗杆,或齿轮副减速,带动曲臂回转。只要抓住揉盘、加压这两部分,各自的特点就显示出来。中、日两国的揉捻机特点是由各自的茶叶风格、制茶工艺过程以及机械制造水平所决定的。笔者认为,研究和讨论以下的问题,对于提高我国揉捻机水平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普通茶叶揉捻机整体构造尽显笨态,且生产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对于生产工人而言未免过于负重。利用步进电机替代普通揉捻机的人工手柄,可实现自动化生产。然而,为了满足更大的生产需求,茶叶揉捻机的集成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大势所趋。该设计仅对系统局部零构件加以优化,在不低于传统系统生产强度的前提下,保证其系统更为轻量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