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恢898由明恢63的优良变异单株选育而成,具有株叶型态较好、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抽穗整齐、花粉量足、日开花时间比明恢63迟0.5~1h、与母本花时吻合较好、易制种等特点。与珍汕97A配组,F1表现为纯感光性品种;与龙特浦A配组,即特优898表现综合性状良好,属基本营养型组合,生育期与汕优63相当,茎秆粗壮,株型集散适中,抗逆性较强,米质较优,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
全圣  王中跃 《杂交水稻》2003,18(5):42-43
新香优6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抗性较强,米质较优,在沅陵县作中稻种植100hm^2,平均单产达7.85t/hm^2。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马协型杂交稻马协优63系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利用中国农家品种马尾粘进行杂交培育出的马协不育系(马协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稻新组合。经湖北省近几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示范,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199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罗文质 《中国稻米》1995,(2):31-31,39
(1)K优1号:为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该所育成的粳质籼核不育系K青A与明恢63配组选育的迟熟中籼新组合。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89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优898(原名T优55898)系用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1d左右,比对照汕优63迟熟1d。该组合群体整齐,分蘖力强,丰产性较好,高产稳产,后期转色好。2006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全圣  王中跃 《杂交水稻》2004,19(Z1):77-78
新香优63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新香A与明恢63配组而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抗性较强,米质较优,在沅陵县作中稻种植100 hm2,平均单产达7.85 t/hm2.介绍了其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三系杂交水稻F1是由不育系与恢复系配组而成的,而稳定的不育系又是由相应的理想的保持系回交转育而来,是保持系的同核异质体,其性状主要由核基因决定,而且保持系能结实各性状完整。因此,用不育系配组,对应的保持系为对比材料遗传效果是一致的。本试验的目的是为有效地选育保持系进而转育成不育系及配制强化新组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材料和方法用野败型的珍汕97A、V20A、龙特甫A、福伊A、地谷A、黄菲A、宇菲人、天谷A、亩伊人等9个税稻不育系,与强优恢复系明恢63配制相应的9个杂交水稻组合:汕优63、威代63、特优63、福优63、…  相似文献   

8.
龙特甫A对杂种抽穗期的遗传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沙县自然条件下,用珍汕97A、龙特甫A分别与3个含潜在感光因子的恢复系明恢70、明恢73、3550和1个感光的恢复系红田谷配制8个杂交组合,调查其F1抽穗期表现,F2抽穗期分离情况,结果表明,珍汕97A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F1均表现为感光,汕优70,汕优73F2代中不感光株与感光株的分离比例为2:1、37:27,表现为2对、3对基因的差异。龙特甫A与含潜在感光因子的不感光恢复系配组F1均表现不感光。特优70F2中无感光株出现,迟熟株与早熟株的比例为3:1,表现抽穗期为1对基因控制,而特优3550F2中抽穗期为连续变异,抽穗期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龙特南A与感光的恢复系配组后代表现为弱磁光,F2分离为9感光株:7不感光株,表现为2对感光基因的差异,龙特甫A有抑制感光的基因存在。  相似文献   

9.
汕优多系1号是四川省内江市农科所用珍汕97A与该所新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多系1号是利用广谱高抗稻瘟病亲本特特普与明恢63杂交、回交选育而成的,亲本组合为明恢63/特特普∥明恢63///明恢63。福建省寿宁县1994年从四川省秀山县种子公司引进,  相似文献   

10.
Ⅱ优明62是三明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明恢62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明恢62是三明市农科所新育成的抗稻瘟病、高配合力、强恢复力恢复系,Ⅱ优明62于2004—2005年参加云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2a区试平均产量达718.5kg/667m^2,比对照增产9.94%,2a均居参试组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1.63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3.36%,居第1位。表现高产、抗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于2006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冈优6.3(定名为冈优1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于1985年,用冈 46A与明恢63配组选育而成的新组合。冈46A不育系是用二九矮 7号/V41//珍汕97/雅矮早的F4代,于1981年春季与冈二九矮7号A不育系测交转育,尔后运用边回交边选择;于1983年雅安正季B3Fl育性稳定,农艺性状基本整齐。冈46A不育系具有西非栽培稻Gam-bakakakum胞质,大穗中粒,异交习性良好。与明恢63配组的新组合,经区试和生产示范,表现具有显著的增产优势。1988年参加冈、D型协作组中稻联合试验,四川、云南、陕西共36个试点,平均亩产534.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全.42%,仅次于D优10…  相似文献   

12.
金优36     
舒庆尧  沈圣泉 《作物研究》2004,18(4):225-226
金优36由不育系全龙A与恢复系SF36配组而成.不育系全龙A为本所选育的苗期表现叶色白化,后可正常转绿的叶色标记籼型不育系.恢复系SF36是本所用047×明恢63的F1代,经花药培养选育而成的优良籼型花培恢复系.2004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强化恢复系是获得强优杂交稻新组合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不育系相同而恢复系不同的情况下,所配组合杂种优势的强弱、综合性状的好坏、产量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受到恢复系的制约。我国在税三系恢复系的选育方面,主要是采取测交筛选和杂交选育的方法,育成的恢复系中,以明恢63最为突出,用其配组育成的汕优63,近10余年来一直是我国舢型杂交稻的主栽组合,是我国应用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杂交水稻组合。80年代以来,结合不育系的改良,以明恢63作恢复系与多个不育系配组,先后育成协代63、献改优63、D优63、红优63、特优63、马协优63、丝…  相似文献   

14.
新香优63由香型优质不育系新香A与明恢63配组选育而成,其产量水平略高于汕优63,但其稻米品质却明显优于汕优63,且部分米粒具有香味.该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贵阳市品种审定,2001年2月通过湖南省品种认定.  相似文献   

15.
高抗白叶枯病系列杂交稻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丁伦友 《杂交水稻》2005,20(1):11-14
利用携有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7的DV85作原始抗源,先与台中本地1号(TN1)杂交,育成携有Xa-7基因的中间衍生抗源TD,再用TD作母本与明恢63进行杂交,杂交后代中选择目标个体与明恢63持续多代回交,经测交、筛选,相继育成携有Xa-7基因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抗恢63、抗恢98及D205等,分别与珍汕97A、Ⅱ-32A等配组,先后育成了抗优63、抗优98(Ⅱ优98)、Ⅱ优205等高产、高抗白叶枯病的系列杂交稻新组合,并通过了省级审定,从而解决了我国杂交水稻不抗白叶枯病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籼型恢复系绵恢20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军  谢崇华 《杂交水稻》2003,18(6):10-11,13
绵恢2040系西南科技大学水稻研究所用万恢228与多系I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具有粳稻亲缘的籼型恢复系,农艺、遗传性状稳定,具有恢复力和配合力强,较抗稻瘟病、品质较好、制种花粉量大、易获高产等特点;播抽期较明恢63短5d左右,温光反应特性与明恢63相似。所配组合B优840和C优2040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福恢964配组和应用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恢96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以爪哇稻BJ22选作母本、明恢6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新恢复系。它与福伊A、地谷A、珍汕97A、V20A、龙特甫A、Ⅱ-32A等不育系配组,属基本营养型,F1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0~sd。植株生长旺盛,前期早生快发,后期稳大粒多,茎秆较粗壮,抽穗杨花结实期耐低温,结实率高,高产稳产。现就较有苗头的三个组合即福优964、汕优964、特优964试种结果简要介绍如下。(1)辐优964参加1997年福建省杂交晚舢区试,15个点总平均,全生育期平均为129d,比汕优63早熟id;稻谷产量6076.skg/hm‘,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88%…  相似文献   

18.
形态优良的杂交水稻强优恢复系蓉恢90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株型优良的高产品种特青早作为理想株型的基因供体,与恢复系明恢63杂交,经连续多代选择,育成了集高产优良性状基因与恢复基因于一体的新恢复系蓉恢906。该恢复系配合力高、恢复力强、恢复谱广,株形、米质和抗性等特性都比明恢63有相应的提高和改良,用它所配组合表现综合性状好、杂种优势强。其中,冈优906、Ⅱ优906分别于1997年、199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迄今已在四川、江西、安徽、湖北等省累计推广13万多hm^2,并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1273是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Ⅱ-32A与明恢1273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明恢1273是由多系1号/明恢869杂交选育而成的恢复系.尤溪县2002年在西城镇麻洋村(海拔280m)作再生稻对比试验,2003年进行再生稻百亩连片高产示范,表现产量高、抗性强、米质较优.现将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成恢047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IR2588-5-1-2作母本,明恢6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灿型优质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抗温性强,配合力好,米质优,已配制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稻瘟性好的组合,与不良系K17A配组育成的K优047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