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亚热带地区生态防护林存在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景观质量地域不平衡以及缺乏景观季相变化等问题。针对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存在的问题,根据树种选择原则,从营造适宜树种选择方面探讨了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提升途径,以期为提升我国亚热带生态防护林景观质量,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从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2个方面对森林质量变化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乔木林面积蓄积、纯林和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变化以及龄组结构、径级结构、郁闭度等级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质量逐年提升;对森林健康状况、天然林自然度、生态公益林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状况得到改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凸显。资源评价认为:滇西北森林资源富集,林分质量较高;植被区系类型复杂独特,科研价值高;区位关键重要,生态功能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目前存在森林生态功能不强、健康状况不良、景观效果不佳和森林游憩不足等问题.为全面提升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的森林景观质量,根据牛首山森林景观现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生态景观、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景点结构、突出景观特色和重视色彩设计等森林景观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年、2018年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项目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生态功能指数、生态结构指数和生态胁迫指数综合反映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分析了2010~2018年广西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广西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林地覆盖率明显提升,生态状况改善。其中疏林地及其他林地向有林地、灌木林地转变是水源涵养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骆仙岭林相单一、景观欠佳、生态功能低效的林相现状,采用林下补植、增植等森林改造技术补植彩色阔叶林、增添观花植物及赏花地被植物,培育色彩景观,实施了森林质量的精准提升,促进了森林结构改善、景区提质、功能提升。对项目进行回顾总结,以期对后续同行进行林相改造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中幼林抚育可以有效地对森林林分结构进行优化,改善林内卫生,促使林木生长周期缩短,是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等效益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也是彩云镇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林木质量,提升森林功能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改善彩云镇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保障幼林抚育效果、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老城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见证。提升老城区的绿色景观,不仅可以使城市焕然一新,而且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激发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文章以余庆县老城区景观提升为例,探究老城区绿化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提出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生态优先等绿化改造的原则,通过增加绿量、丰富群落结构、合理景观格局等措施,旨在打造兼具功能性和美学特质、简单又不失雅致的生态景观,为小城市老城区的景观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公益林是实行最严格保护的森林,是发挥生态保护功能的主体,是维系国土生态安全的基石。采用辽宁省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及中国科学院modis等数据,从权属、生态区位、起源、林种、龄组、树种结构、群落结构以及植被覆盖、植被生长状况、森林质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分析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的分布、结构、质量以及生态价值,总结辽宁省国家级公益林现状,分析国家级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级公益林区划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对国家级公益林分布及布局进行调整,提升国家级公益林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冕林场防护林工程项目提出了造林设计,目的是通过补植补造方式,提升退化林分森林质量和生产力,提高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使木材质量和可利用率得到提高,促进林木健康生长,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森林结构的改善,森林生态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动态分析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利用2005、2008和2011年度对全省森林优势树种、林分蓄积量、林分密度、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生态质量指标的监测成果,分析广东省森林生态状况的动态变化,并作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1年,全省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未发生较大的改善;森林林分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优势树种结构不合理的情况进一步恶化,但趋势减缓;森林健康状况良好,基本稳定,森林景观度较低,森林生态系统因受人为活动稳定性差,西北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石漠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没有排除.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8年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档案更新数据,对深圳市宝安区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公顷蓄积、公顷植物生物量、生态功能等级、森林自然度、森林健康状况、森林景观等级等森林生态质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评价结果:森林生态功能一般,林分质量不高,树种结构有待优化改善,森林健康状况良好,森林景观度不高,森林生态系统主要为受人为活动严重制约和影响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对西山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自然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森林质量主要存在有杉木、马尾松等针叶树占比大的树种结构不合理,中幼林比重高的龄组结构不合理,森林生态效益低下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森林质量提升对策,并探讨了实施达到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3.
从古田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出发,分析探讨生态公益林建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储备库、异地占补、调整森林结构、改善林分质量、提高补偿标准、创新补偿机制等对策与建议,以便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阐述2004—2013年广东省人工造林面积变化趋势。对现存人工林地类、林种结构、龄组结构、优势树种结构、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以及人工林的自然度、景观度、健康度、生态功能等生态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匀,林分质量不高,中幼龄林及纯林占比较大,生态状况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建立森林经营规划制度,坚持森林多功能经营,对人工中幼龄林进行抚育,修复退化人工林,改造低效桉树林等人工林资源经营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神木作为资源开发大县和生态脆弱地区,加快推进生态建设既是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速度与质量协调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重大民生事业。建设生态神木要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的基础地位,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生态保护体系、生态治理体系、生态人居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五大体系",把神木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现代造林技术的应用,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研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影响.应用现代造林技术,提高公益林生态环境建设,对林木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分配,加强林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改善土壤条件及林木质量,形成更加稳定的林业生态结构,提升林木抗旱和抗病能力,保证公益林苗木成活率;对公益林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加强林木产品...  相似文献   

17.
生态公益林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基于指标抓取与词频分析,构建生态、经济和社会3方面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模糊物元模型和障碍度计算,评价英德市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结果表明,英德市生态公益林综合效益处于向良等级转化阶段;生态效益优但稳定性较差,主要障碍因子为温度改变和土壤容重,中、低值区主要集中在英中经济区和英西农业区;经济效益良但等级提升难度大,主要障碍因子为木材平均年产值,中、低值区多位于英西综合发展区中的边缘镇;社会效益向中等级转化,需整体提升,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林产收入年增加率和吸收SO2量,低值区聚集在九龙-黄花石灰岩地区和英中经济区的人工针叶林区域。建议通过分类经营和改善结构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结合区域特点挖掘旅游和休憩等新型林业经济产业,强化常态保护机制、多渠道普及林业知识。  相似文献   

18.
结构调控是人工用材林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通过间伐进行密度调控以及通过修枝进行树体管理。间伐与修枝作为2项重要的结构调控措施,广泛应用于人工用材林的培育与管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并提高出材品质,对用材林产量与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冠层结构、生长、干形材质等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人工用材林结构调控的研究进展,阐述分析了结构调控在生理生态过程上的作用机理,并从间伐与修枝耦合效果、结构调控作用机理分析、结构调控模型构建等方面对未来开展人工用材林结构调控理论与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保全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修复设计是实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的关键环节。基于自然保护地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以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湖洋石场为例,调查和分析试验地内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采用生态修复分区的方法,提出自然保护地废弃石场生态修复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边坡修复、土壤修复、植被修复和景观修复。各项修复充分考虑地质、地形地貌、植被等多种因素,通过稳定性、美观性、生态性和多样性等多方面比选确定最优的生态修复设计方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使废弃石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将绕城高速沿线景观恢复将生态治理和景观建设有机片合起来,以特殊地区的生态治理方式来提升第一门户主轴建设的生态质量和景观绿化.由于低质林的存在影响了森林效益的发挥,通过对昆明市官渡区低质林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为改善低质林提升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