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耐热力与采食和饮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只京白蛋鸡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个体采食量和饮水量的记录,分析了耐热力与采食和饮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耐热力与采食量相关较明显,常温时采食量多的较耐热,耐热鸡在高温时采食量下降多;与饮水量的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鸡:(1)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鸡(下同)20~100亳升;7~12周龄的青年鸡,100~200毫升;不产蛋母鸡200~230毫升;产蛋母鸡230~300毫升。(2)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3)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170毫升;以后产蛋率每提高10%,则饮水量相应增加12毫升。(4)饮水量的季节变化:冬季需饮水100毫升,春秋200毫升;夏季300毫升。 肉牛:每采食1千克饲料,在7~10℃的气温环境中,需饮水3.5千…  相似文献   

3.
裸颈鸡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赤道地区,尤其是高温潮湿气候地区。羽毛覆盖率比常羽鸡低,具有明显的抗热应激特性。基因定位研究表明,裸颈基因(Na)位于3号染色体长臂770 kb的一个区段内,基因功能研究确定为一73 kb插入导致BMP12表达量上调而产生。裸颈是胚胎期羽毛发育调节的结果,羽毛发育通过反馈-扩散的行为模式进行自组织,激活因子-抑制因子的相互作用强弱最终确定了羽毛分布的密度,WNT/β-catenin和FGF为激活因子,BMP基因家族为羽毛发育的抑制因子,但这两大通路上下游起作用的相关基因并不清晰,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对裸颈鸡的性状特征、裸颈基因的定位以及裸颈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裸颈鸡的开发和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4.
日照市东港区杨某饲养3000只海兰蛋鸡,80日龄以前,外观鸡体大小较整齐,通过称重及胫骨长度检查,鸡群体重及体型发育良好,鸡群精神活泼,其采食量、饮水量与同日龄达标鸡群皆保持一致。之后发现鸡群中个别鸡啄羽,户主为了防止啄羽现象发生和更好地促进鸡体健康发育,随即调整了饲料配方,将自配料配方中豆粕由原来的95kg添加至125kg,另外增加优质鱼粉20kg、饲料级氧基酸20kg(以每500kg配合料计)。至90日龄时,户主发现鸡群精神较以前差,采食和饮水都有不屙程度下降,个别鸡排灰白色稀粪,投服丁胺卡邢、氟苯尼考等药物,无明显治疗效果。95日龄病情加重,鸡群中可见少数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无光泽,鸡群饮水量明显减少,只有正常量一半。户主曾到多家诊所医治,有的说是大肠杆菌病,有的说是新城疫,投药后都无明显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提升鸡群饮水量、增加鸡群采食量的目的,户主用1%食盐水供鸡群饮用,连用3天,结果鸡群饮水量不但不上升,反而继续下降,鸡群精神状态亦越来越差。110日龄时户主来我站化验室诊冶,笔者通过问诊,结合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育成期蛋鸡痛风。  相似文献   

5.
鸡由于没有汗腺,且体表有丰富的羽毛覆盖,不能通过排汗来调节体温,只能通过展开羽翼、张口呼吸蒸发水分或增加饮水量来调节体温,所以鸡对热应激比较敏感。当鸡舍温度超过28℃时,鸡饮水量增加,采食量减少,死亡率上升,产蛋率下降,蛋重减轻,蛋壳变薄,破蛋率上升。当超过38℃时,就会加重不良反应乃至中暑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在炎热季节饲养产蛋鸡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饲料营养 1.夏季产蛋鸡采食量下降10%~16%,要求日粮中代谢能提高到11.2~11…  相似文献   

6.
高温环境对长黄肉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长沙地区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6~9月份进行,选用390羽长黄雏鸡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设高、中、低三种蛋白水平饲粮组,探讨高温环境对雏鸡的增重、采食量、饮水量和饲料报酬与营养需要的影响。经90多天的试验表明,高温(30~36℃)持续三周时,高、中、低不同营养水平组雏鸡的采食量均见减少,而饮水量与日龄及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增加10%~18%)。试鸡日增重停滞,饲料效率低下,高、中、低三种不同蛋白水平饲粮组鸡的日粮消化率及蛋白质消化率经生物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显著差异。显示高温环境对雏鸡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对饲粮蛋白质需要量要求不显。  相似文献   

7.
近日,正定县咬村一养鸡户饲养的1000只939蛋鸡在接鸡后第二天开始出现拉稀现象,并伴有卵囊炎和脐炎。第五天病情加重,饮水量增加,吃食量减少,死亡36只。第七天来我处就诊。临床症状绝大部分鸡拉黄绿色稀粪,病鸡精神委顿,羽毛逆立,饮水量增加一倍,采食量减少三分之一。剖检病变肠道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治疗曾用过痢特灵、庆大霉素、氯霉素治疗不但无效而且病情越发严重,于是改用杆菌特定州市兽药厂生产治疗,用药后次日见效,症状明显减轻,连续用药3天,病鸡痊愈。体会1…  相似文献   

8.
家畜对热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除生理反应外,行为也有变化。众所周知,鸡处于高温环境下,一般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多,并通过浅速呼吸和增大体表面积来加快散热。伊藤曾详细观察了鸡在25~35℃高温坏境下的采食行为,发现环境温度越高,则每分钟采食量和每次啄食量都减少。笔者等也曾报道,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啄着玩的采食行为增加。与此相反,在低温环境下,则采食量增加,饮水量减少,同时羽毛乍立,身体缩成一团,呈所谓蹲缩状,以尽量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相似文献   

9.
《湖南畜牧兽医》2001,(4):32-32
鸡的最佳饮水量①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鸡20~100毫升;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鸡100~200毫升,不产蛋母鸡200~300毫升;产蛋母鸡230~300毫升.②)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③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鸡170毫升;以后产蛋率提高10%,则饮水量相应增加12毫升.④饮水量的季节变化:冬季每天每鸡需饮水100毫升,春季和秋季每天每鸡200毫升;夏季每天每鸡300毫升.  相似文献   

10.
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饲养商品蛋鸡6000只60日龄,主诉:刚转群时采食量基本正常,几天后采食量稍有下降。因那几天天气较热以为与气候炎热有关,随后采食量严重下降,出现个别鸡只瘫痪,粪便不成形。2临床症状大群鸡精神尚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个别鸡只精神沉郁,闭眼缩颈,严重的蹲伏在鸡笼内不起,粪便变稀不成形颜色为浅黄色或黄绿色,并含有未消化的饲料,严重的排西红柿样或鱼肠子样粪便。  相似文献   

11.
小麦代替玉米并添加酶制剂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彪  王成章 《饲料工业》1999,20(7):21-23
用小麦替代玉米—豆粕型饲粮(I组)中1/3(Ⅱ组)和2/3(Ⅲ组)比例的玉米并添加酶制剂,探讨其对育肥蛋公雏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组试验鸡的成活率相同、日采食量相近,说明应用小麦替代1/3或2/3玉米对其健康和采食无影响;虽然前后期3个组试验鸡的日增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同期提高075%和157%,Ⅲ组前后期分别比I组降低000%和787%,即小麦替代1/3比例玉米对日增重有正的影响,但代替2/3时对日增重明显不利;饲料报酬I组、Ⅱ组基本一致,Ⅲ组较差;腿部色泽以I组最好,Ⅱ组次之,Ⅲ组黄色明显减退,严重影响商品性;Ⅱ组、Ⅲ组的毛盈利分别比I组低223%和929%,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目前在育肥蛋公雏饲粮中不宜用小麦代替玉米。  相似文献   

12.
甜菜碱对肉雏鸡作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添加600、1300、2000和2700mg/kg甜菜碱的饲粮分别饲喂1~24日龄艾维茵雏鸡24天,均明显地提高了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降低了料重比;并随添加剂量的增加呈增强趋势。添加2000mg/kg甜菜碱组效果最为显著;与不添加蛋氨酸组比,采食量增加了807%(P<001),日增重提高了1262%(P<001),料重比降低了435%(P<001)。与添加2000mg/kg蛋氨酸组比,采食量和日增重分别提高了616%(P<001)和639%(P<001),料重比降低了065%(P>005)。添加600mg/kg甜菜碱组,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与添加2000mg/kg蛋氨酸组效果基本一致(P>005)。此外,添加不同水平甜菜碱均明显改变了雏鸡的胴体组成和肉质。与不添加蛋氨酸组比,胸肌率显著提高(P<001),腹脂率明显降低(P<003),肌脂肪、肌酸和肌酸酐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添加蛋氨酸组基本一致;但肌脂肪含量明显较高(P<004)。  相似文献   

13.
<正>1基本情况2011年1月4日,馆陶县南徐村乡某养鸡场2500只海兰灰蛋雏鸡,44日龄时突然发病,鸡群采食量下降,咳嗽、呼噜、打喷嚏,病鸡排黄白色稀便,已死亡19只。2临床症状患病雏鸡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翅膀下垂,羽毛松乱,站立不稳,运动失调;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病鸡张口伸颈、咳  相似文献   

14.
正1)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只鸡20~100 mL;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只鸡100~200 mL;不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00~230 mL;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30~300 mL。2)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3)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只鸡170 mL;以后产蛋  相似文献   

15.
饮水是鸡体水分的主要来源,及时给鸡饮足清洁的水是保证鸡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但饮水过多、过少都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如蛋鸡饮水不足,会降低对饲料的采食和营养的吸收,减少产蛋和降低蛋重;饮水过多,会增加舍内湿度,造成鸡采食减少,生长停滞或发生疾病。鸡的饮水,主要视鸡龄、采食、季节和产蛋等而定。1~6周龄雏鸡,每天每羽需水20~100毫升,7~12周龄的育成鸡,每天每羽需水100~200毫升。采食量与饮水量的比例,在正常气温20℃时,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倍,气温在35℃时,饮水量为采食量…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08年6月,方正县某肉鸡场饲养肉鸡5000只,饲养至20日龄时,部分鸡精神萎顿、闭眼、羽毛蓬乱,随着日龄的增长,症状更加明显,表现为站立不起,不爱运动,采食量和饮水量急剧下降,病鸡消瘦,后期体重减为正常鸡的1/3—1/2,排黄色或绿色粪便;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锣音、咳嗽、张口呼吸等),个别严重的肿眼,甚至失明。病初不见死亡,发病中后期鸡只表现为极度消瘦,且出现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17.
正1)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只鸡20~100 mL;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只鸡100~200 mL;不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00~230 mL;产蛋母鸡,每天每只鸡230~300 mL。2)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症状病鸡羽毛蓬乱,无精神,翅膀下垂,采食量和饮水量明显减少。鸡有流泪和肿眼症状,并伴有呼吸道症状,排白色或绿色稀粪。2剖检变化剖检可见病鸡腺胃具有特征性病变。病鸡腺胃肿大如球,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腺胃可见腺胃壁增厚,水肿,轻轻一按可流出浆液性液  相似文献   

19.
奶牛夏季较耐寒不耐热。气温在0℃以下时.奶牛体热散失量明显大于体热产生量,导致部分饲料或部分体内贮存的能量转化为体热,故寒冷引起奶产量下降,但对母牛采食量没有影响,有时还会增加;气温超过27℃,奶牛产奶量下降;超过32℃,采食量约减少20%;40℃时食欲废绝。采食量的减少是导致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饲养小凉山土鸡3000多羽,鸡60日龄时采食量减少,部分鸡出现精神沉郁、翅膀下垂,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闭目呆卧,继而拉稀或排血便的症状。2病理变化十二指肠、小肠前段和中断及盲肠出现不同的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