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探索陕茶1号白茶的萎凋技术,选取陕茶1号秋季茶树鲜叶为原料,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为对照,分别采用复式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方式制成白茶,并对加工后的茶样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室内自然萎凋方式制成的陕茶1号白茶,感官审评总评得分、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含量高于复式萎凋,游离氨基酸含量相较于复式萎凋增加了0.96%,咖啡碱含量降低了0.11%。因此,室内自然萎凋可作为陕茶1号白茶的萎凋工艺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赣茶2号为原料,采用相同的萎凋技术对鲜叶进行处理,分别采用微波、蒸汽、锅炒及沸水四种杀青方式对萎凋叶进行杀青,制作成婺源绿茶,并对成茶进行感官密码审评和常规理化指标检测。结论表明:微波杀青的茶样色泽翠绿稍深,汤色嫩绿清澈明亮,香气尚醇带清花香,除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低于蒸汽杀青外其他含量均最高,品质表现最好;蒸汽杀青的干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氨基酸、茶多酚含量也较高;锅炒杀青无论是感官评分还是理化成分检测均较高,品质最稳定;沸水杀青综合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3.
萎凋温度对宁红茶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凋是影响红茶风味的关键工艺,其中温度是主要因素.比较了3种不同的萎凋温度(23℃、28℃、33℃)对宁红茶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宁红茶萎凋工艺温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感官审评结果表明,萎凋温度对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无显著影响,但对香气和滋味影响较大.香气和滋味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而提升;低温萎凋(23℃)不利于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积累,对咖啡碱积累有利.随着萎凋温度的升高,茶黄素和茶红素含量降低,茶褐素差异不显著.结合感官和理化分析结果,宁红茶萎凋温度应不低于28℃,以28 ~ 33℃为佳.  相似文献   

4.
利用贵州安顺本地原生群体小叶种茶作为原料进行红茶不同加工技术指标研究,对红茶关键工序萎凋和渥红的温度、时间设计了8种组合的小叶红茶加工技术指标,对加工制作的小叶红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生化成分检测评定。结果表明:技术指标为自然温度、较长时间萎凋和自然温度、较长时间渥红的茶叶品质较好,能形成安顺小叶红茶特有的汤色黄红明亮、滋味鲜爽的口感风格。  相似文献   

5.
花果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香气与滋味的形成与加工萎凋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晒青、摇青方法密切相关,试验结果表明:萎凋过程采用轻晒重摇或重晒轻摇处理,有利于毛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提高,而采用轻晒重摇效果好于重晒轻摇。  相似文献   

6.
几个不同茶树品种与坦洋工夫红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个不同茶树品种所加工的坦洋工夫红茶品质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内含生化成分测定,探讨坦洋工夫红茶品质与茶树品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坦洋工夫红茶的品质与不同茶树品种的水浸出物、茶多酚、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游离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金观音加工花香型坦洋工夫红茶是在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在萎凋工序中融入乌龙茶做青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坦洋工夫红茶。归纳和总结了金观音加工花香型坦洋工夫红茶的萎凋(晒青→回青→做青→摊青)技术。  相似文献   

8.
坦洋工夫红茶加工工艺发展的趋势为:萎凋偏重,发酵趋轻,烘焙加强.就坦洋工夫红茶加工的创新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加工优质坦洋工夫红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普洱晒红茶是近年从滇红茶叶演变出来的一个茶叶加工产品,是介于普洱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普洱晒红茶是以普洱茶区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发酵、日光晒干工艺而成晒红毛茶,经过加工包装成的普洱晒红产品。普洱晒红茶具有地域性(普洱茶区)和普洱茶后期陈化的属性,是普洱茶区加工的一款创新型红茶茶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叶位桑叶及发酵温度对桑红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升采用红茶加工工艺制作桑红茶的品质和保健功能,以桑红茶中总黄酮、芦丁、异槲皮苷、总多糖、多酚、1-脱氧野尻霉素(DNJ)、氨基酸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为考核指标,分析不同叶位桑叶原料及加工制作发酵温度2个重要因素对成品桑红茶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1叶位的桑叶作原料,制备桑红茶的总黄酮、芦丁、异槲皮苷、总多糖、多酚、DNJ和氨基酸等活性物质含量最高,质量比分别为38.497、1.215、1.127、21.510、1.522、1.043、37.660 mg/g;在32℃下发酵,有利于桑红茶中各种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和定向积累。依据试验结果并综合其他工艺因素认为,以第1叶位的桑叶为原料,25℃下萎凋4 h,在32℃及相对湿度85%的条件下发酵8 h,可以得到富含各种活性成分的桑红茶。  相似文献   

11.
对采用不同萎凋时间、不同杀青方式和不同干燥方式三种工艺加工茶树花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萎凋时间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氨基酸、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杀青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水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差异较大。干燥方式不同加工茶树花的感官品质差异较大,而生化成分差异不很明显。对三工艺交互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萎凋22h、蒸汽杀青、微波初干、低温干燥、高温提香工艺加工的茶树花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2.
茶树新品系红袍11是从大红袍(母本)自然杂交F1代中,通过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采用感官审评方法对红袍11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绿茶、白茶的茶类适制性做进一步鉴定。黄旦、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闽北乌龙茶,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红袍11,加工成闽南乌龙茶、坦洋工夫红茶的审评结果与闽北乌龙茶一致,红袍11总分最高的原因是其香气和滋味的得分高于其他两个品种。福鼎大白茶、大红袍、红袍11制作成绿茶的感官审评总分最高的是福鼎大白茶,其次是红袍11,最低为大红袍,加工成白茶的结果与绿茶一致。红袍11加工绿茶和白茶总分低于福鼎大白茶的主要原因是其外形、汤色、叶底方面明显逊色于福鼎大白茶。结果表明,红袍11适合制作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及坦洋工夫红茶,且制茶品质优异,为多茶类兼制品种,适合在乌龙茶区及红茶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开展不同萎凋工艺对福鼎白茶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温萎凋36h、复式萎凋60h时加工而成的福鼎白茶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且复式萎凋所制成的福鼎白茶品质优于加温萎凋。  相似文献   

14.
探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茶萎凋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规律以及其对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过程温度与生化成分的变化及白茶品质的形成具有相关性。综合感官审评结果,萎凋室湿度为70%±5%、温度为22℃的萎凋环境有利于白茶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当今市场上畅销的金毛猴等松溪名优红茶主要特征简述,结合当前红茶市场现状,提出名优红茶加工赶程的茶青贮放、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各个工序的适宜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操作方法、控制程度等,为进一步开发优质红茶提供一定的制作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服务武夷山茶产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对武夷山的石中玉、紫罗兰、王母桃、金鸡母4个单枞进行植物学性状观察和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石中玉、紫罗兰、王母桃和金鸡母都为灌木型、半披张,金鸡母为中叶类,其他三个单枞为小叶类,叶质厚脆或较厚脆。王母桃第一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紫罗兰嫩茎的水浸出物含量最低。4个单枞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从第一叶到第五叶、再到茎都是呈递减趋势,其中紫罗兰第一叶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最高,金鸡母嫩茎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最低。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紫罗兰第一叶最高,金鸡母嫩茎最低。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一年生幼苗为材料,用不同光膜(红色光膜、黄色光膜、蓝色光膜、白色光膜及自然光照)进行不同光质处理,测定其根生物量、3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及单株产量。结果表明,蓝光处理后黄芪根系生物量是对照(3.37 g·株-1)的1.25倍,红光处理的黄芪根系生物量仅为1.19 g·株-1,显著低于自然光处理,说明蓝光促进了根系生物量的积累,红光不利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蓝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芪根中多糖、黄酮和甲苷的含量(P <0.05);多糖、黄酮、甲苷产量分别为27.95 mg·株-1,5.30 mg·株-1和0.87 mg·株-1,说明用蓝光处理有利于提高黄芪的品质和产量,红光处理抑制了有效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武夷山茶产业的品种结构调整,对状元红、红鸡冠、老来红和岭上梅4个武夷单枞的植物学性状和主要生化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单枞为灌木型,小叶类、叶质厚脆,红鸡冠、状元红芽叶均为紫红色,但成熟叶片红鸡冠为深绿色、状元红为浅绿色,老来红和岭上梅的叶色为深绿色,状元红茸毛较其他3个多。状元红第一叶的水浸出物含量最高为43.14%,老来红的茎水浸出物含量最低为18.91%;4个单枞咖啡碱含量和茶多酚含量从第一叶至茎呈递减趋势;红鸡冠第二叶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88%,红鸡冠的茎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为0.78%。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州普定朵贝茶感官品质形成的内涵因素,选取10份不同茶园的朵贝茶,开展茶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含量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朵贝茶汤色与其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香气与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咖啡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滋味与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茶多酚含量、酚氨比和咖啡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合感官品质与水浸出物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酚氨比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阐明不同LED光质及配比对红桔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水培红桔幼苗为试验材料,LED白光(W)为对照,设置LED红光(R)、蓝光(B)、红蓝复合光(RB11、RB41)、红绿蓝复合光(RGB411)等5个处理。统计、测定幼苗的表型、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征参数,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较,红蓝单色光和复合光显著抑制红桔幼苗根茎叶的生长,而在高比例红蓝复合光中添加绿光(RGB411)能显著促进幼苗的根伸长、茎增高、茎增粗和植株叶面积扩增,其主根长、株高、茎粗和株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大4.0%(P>0.05)、18.8%(P<0.05)、11.1%(P>0.05)和28.7%(P<0.05),更有利于地上部分(茎、叶)的形态建成和光吸收;红蓝单色光和复合光均导致幼苗根茎叶的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仅添加绿光的RGB411组在株鲜质量、株干质量、叶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上均呈增长趋势,分别比对照重4.0%(P>0.05)、18.8%(P<0.05)、11.1%(P>0.05)和28.7%(P<0.05);在红蓝复合光中仅RB11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其chla、chlb、chl和car的含量分别比对照高5.3%(P>0.05)、8.1%(P>0.05)、5.8%(P>0.05)和7.2%(P>0.05),而添加绿光的RGB411组的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红光导致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显著降低,蓝光则呈相反趋势,而红蓝复合光和红绿蓝复合光的光合作用能力处于红、蓝单色光之间。经主成分分析,LED红绿蓝复合光(RGB411)更有利于红桔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为建立优质红桔类苗木快速繁育的LED补光技术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