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铁尾矿区沙棘-桑树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内各层次、器官生物量以及生长期内沙棘、桑树根系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生物量比较为乔木层>枯枝落叶层>革本层.其中地被层凋落物生物量占到整个人工林总生物量的17.巧%,尚无灌木层.桑树、沙棘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比较均为:根>枝>干>叶.桑树单株生物量大于沙棘,但林分内沙棘密度高于桑树,因而单位面积沙棘生物量高于桑树.沙棘根冠比为0.72,桑树的根冠比为0.62.从单株根系生物量看,在0-40cm土层内桑树大于沙棘;40-80cm土层内沙棘大于桑树;80-100.m土层内桑树又高于沙棘.从根系分布密度来看,沙棘<1mm细根主要分布在根桩附近0-60cm土层,60cm以下明显减少;桑树<1mm细根在0-20cm土层内分布密度最大,20-80cm土层内较为均匀.在80.m以下才开始明显减少.桑树和沙棘存在协作与竞争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间作模式下桑树与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桑树与大豆间作模式下地上部分的光能利用率,优化桑树与大豆复合经营的空间配置,研究了在这一间作模式下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和大豆叶片的光合日变化特点.结果表明:无论在单作还是间作模式下大豆叶片在13:00时均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其光合性能并未因间作桑树而受到影响;一天之中,桑树叶片分别在9:00时和13:00时出现光抑制现象,并且13:00时光抑制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均大于9:00时出现的,不同种植模式下桑树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一天之中,间作模式下桑树叶片的P_r、_r、和F_v /F_m等光合指标值均优于单作模式的桑树叶片,桑树与大豆间作具有一定程度的种间促进作用,1年生桑树幼苗与大豆间作能明显提高生育后期速生桑树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从而可实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供氮水平对田间桑树叶片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寻龙桑一号的适宜施氮量,从而指导桑农科学施用氮肥,以桑树品种龙桑一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供氮(纯氮)水平(0、48.3、96.6、144.9、193.2和241.5kg.hm-2)对桑树叶片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0~193.2kg.hm-2时,桑树单株枝条数、单枝叶片数、单叶面积、单叶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均随供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而当施氮量达到241.5kg.hm-2时,桑树单叶面积、叶片质量和单株产叶量反而有所降低;施氮量在0~144.9kg.hm-2范围内,桑树叶片中的全氮(N)和全磷(P)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当施氮量超过144.9kg.hm-2时,叶片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这说明施氮量过高反而降低了桑树对N和P的吸收;随着供氮水平的增加,桑树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氮肥对桑树产叶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来看,桑树品种龙桑一号田间的最佳施氮量为144.9~193.2kg.hm-2。  相似文献   

4.
桑树为桑科桑属植物。我国是桑树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桑叶的主产地之一。桑树在我国已有4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桑树在我国丝绸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国桑树资源极为丰富,品种繁多k,主要有:家桑或白桑(Morus alba)、鸡桑(M. australis)、华桑(M. cathayana)、蒙桑(M. mongolic)、山桑(M. diabolica )等10多个种和变种。桑叶有着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成为食品科技界和医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日本已有部分桑叶保健品面市,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桑叶制品将越来越得…  相似文献   

5.
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生理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黄河流域和西北地区常用的桑树砧木-1年生实生桑树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加盐的方式模拟盐胁迫环境,通过设置1、3、5、7 g·kg.等4个盐分梯度,以不加NaCl(0 g·kg-1)为对照(CK),研究NaCl胁迫对桑树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 g·kg-1NaCl处理对桑树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没有明显影响;而3、5、7 g·kg-1等NaCl处理则对Pn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7g·kg-1等的NaCI处理的影响显著,造成桑树幼苗Pn急剧降低,部分植株受害严重,甚至死亡.此外,1、3 g·kg-1等NaCl处理对桑树幼苗的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和胞间CO2浓度(Ci)没有明显影响,而5、7 g·kg-1等NaCl处理则显著提高了桑树幼苗的Ci,降低了Gs、Tr和WUE.盐胁迫对桑树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一定的影响.随NaCl处理浓度增大,初始荧光(Fo)呈下降的趋势,而非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NPQ)则先升后降,但处理之间Fo和NPQ变化差异不明显;1、3 g·kg-1等NaCl处理对桑树幼苗的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和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没有明显影响,而5、7 g·kg-1等NaCl处理则显著降低其Fm、Fv/Fm、Fv/Fo和ΦPSⅡ.  相似文献   

6.
论桑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中国桑产业新思路进行了综合阐述。桑树经济价值不仅仅是桑叶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  相似文献   

7.
桑树在山东省沂水县多有种植,桑树对生活环境要求不高,平原、丘岭山地等均可栽植,桑树浑身是宝,桑叶可以喂蚕,桑皮更是桑皮纸的原料。对桑树种植管理以及桑皮纸制作的各个环节技术规程进行了具体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桑树作为生态林树种在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盐碱地治理、退耕还林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发掘,发展桑树生态产业,研究构建桑树生态产业工程的核心技术以及典型脆弱生态区的桑树生态治理模式逐渐成为蚕桑方面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桑树生长特性,阐述了桑树在净化大气、水土保持、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以期为促进桑树生态模式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将不同地区采集的6种桑树砧木进行盐(NaCl)胁迫处理,根据不同桑种实生苗的相对生长量、盐害指数的统计分析,对桑树砧木耐盐性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桑树砧木耐盐性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徽的华桑、新疆的白桑、河北的鲁桑、安徽的鲁桑、江苏的山桑、广东的广东桑.  相似文献   

10.
根据调查情况及统计资料,综述了山东省桑树病害的种类及重要病害的为害情况;依据山东桑树生态环境,将桑树病害分布区划分为4种类型,指出了目前山东省桑树病害发生的原因与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在全面论述桑树经济价值、生态作用及生态产业开发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桑树生态产业开发的模式,即:蚕用桑、果用桑、饲料桑、城市绿化、材用与纤维利用等多种模式.把治理生态环境和发展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探讨桑树的多用途开发渠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蚕桑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蚕桑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桑树的生物学特性,阐述了桑树作为园林绿化树种的优势及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野生桑树资源类型、分布状况和主要特征,对该地区发展桑树产业的气候资源条件、发展空间、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论述,分析了栽植桑树的可行性,展望了发展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桑树是一重要经济树种。本文从桑树特性、实生苗培育、造林、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桑树育苗及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北麓桑树生长期农业气候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位于豫南大别山北麓的伏山、长竹园、上石桥等3个桑树种植基地的农业气候资源考察及对桑树发育期的物候观测,发现桑树生长深受大别山区气象条件的制约,揭示了桑树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分析了影响大别山北麓桑树生长发育的早春低温连阴雨、盛夏伏旱、秋季低温和冬季冻害等4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及其对当地蚕桑生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和措施,为合理利用大别山区气候资源、科学发展桑蚕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桑树组织培养诱导多倍体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Morus)为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桑叶为家蚕饲料.人工选育的三倍体桑树品种,细胞体积较二倍体桑大1倍以上,不育,营养生长旺盛,产叶量与叶质明显高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二倍体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桑树病害主要有萎缩病、赤锈病、苗木立枯病等,虫害主要有桑蓟马、红蜘蛛、野蚕等。本文介绍了东北地区常见的桑树病虫害的诊断识别与防治技术,并对桑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种子的发芽率除受树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 ,还受贮藏条件 (温度、温度、通气状况 )和贮藏年限的影响 ,贮藏期间种子的含水量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重要因子。白榆、桑树种子适宜随采随播 ,否则 ,会降低发芽率。不能及时播种应密封干藏。为探讨白榆和桑树种子在密闭、低温条件下长期贮藏 ,种子含水量对发芽率的影响 ,做了以下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用的白榆和桑树种子于 1 995年装入小广口瓶 ,封蜡密封后放在温度为 1~ 4℃的冰箱冷藏室贮藏 ,种子装瓶时含水量 :白榆种子分别为 6 .8%、4 .1 %、2 .7%、,桑树种子分别为 4 .9%、3.4 %、2 .0…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龙桑一号”的适宜施氮量,从而指导桑农科学施用氮肥,以桑树品种“龙桑一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供氮(纯氮)水平(0、48.3、96.6、144.9、193.2和241.5kg ·hm-2)对桑树叶片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0~193.2kg·hrn-2时,桑树单株枝条数、单...  相似文献   

20.
防治桑树害虫,是为了保护桑树资源。桑树害虫是桑园生态系统中的亚系统。在桑园生态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桑园害虫管理模式,按照此模式进行害虫管理,可以提高保护现有桑树资源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