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仲怀教授谈当前蚕丝业的发展与对策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校长、著名蚕桑专家向仲怀教授对当前蚕丝业如何走出困境、重振丝绸业雄风提出了精辟的见解。。稳定、巩固蚕桑基础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长期持续发展最关键的一环。回顾蚕丝业发展的历史,处于蚕业科技...  相似文献   

2.
造福人类的蚕丝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已被世人公认。然而,对于传世久远的蚕丝业迄今仍未找到源头,蚕丝业的起源成为业界学者一直追踪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年届七旬的周晦若先生(四川省丝绸工业研究所总工程师)和年方二十的陈建先生(现任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在潜心搜集、梳理客观史料的基础上,以生物、文物、神话传说、文化、技术和对外传播等方面的追溯为逻辑起点,粗略勾勒出蚕丝起源的轮廓,著述《蚕丝溯源》,这对于继续研究蚕丝起源,厘清蚕丝业形成机制,诠释中华蚕丝文化得以绵延数千年的缘由以及了解世界蚕丝业的兴起和发展,无疑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本刊将连载《蚕丝溯源》的主要内容,期望以此引导业界年轻学者参与该领域的研究,使21世纪我国蚕丝起源与文化的研究成果能与快速发展的蚕业科学技术交相辉映,共同促进蚕丝产业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概述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的现状,并从产业的自然基础、效益基础、政策基础、人才基础、科技基础、外部环境和外部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广西蚕丝业快速发展的原因。认为广西蚕丝业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链条短、经济效益低,蚕种生产设施陈旧、蚕种市场竞争无序,蚕桑病虫害多发、防控形势严峻,蚕茧收购质价分离而影响茧丝品质,蚕丝业技术人员匮乏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广西蚕丝业应转变增长方式,把工作重点从注重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转移到提高单产和茧丝品质、强化蚕桑资源循环利用,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是中国蚕桑产业第一大生产基地,蚕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及全国平均的1/3,蚕丝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这样的人才现状与我区蚕丝产业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广西蚕丝业的发展急需足够的科技人才来支撑,以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建议迅速恢复和创办广西大学农学院蚕桑专业和广西纺织学校蚕丝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并抓好多层次办学,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和途径,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蚕桑专业本土人才,为广西蚕丝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赋予了蚕丝文化新内涵。通过归纳总结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出的发展中心区域、发展方向、产品特点3个方面的转变,分析蚕丝文化新内涵产生的条件和内容,认为蚕丝文化新内涵应是一种"创业创新、携手同行,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体现。明确和赋予蚕丝文化新内涵,可为蚕桑科技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提升现代蚕桑科技的创新能力。提出以蚕丝文化新内涵丰富与发展传统文化、以多种形式传播蚕丝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蚕桑产业发展、以传统蚕丝文化与少数民族蚕丝文化的融合创新形成文化共识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6.
蚕桑丝绸产业是蚕丝文化的载体,稳定蚕丝产业,筑牢产业根基,是传承创新蚕丝文化的前提.在当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如何创新思路、稳定蚕桑产业,更好地继承发扬璀璨的中华蚕丝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这里例举江浙的一些做法,并提出几点粗浅认识,以供同行商榷.一是通过强化产业顶层设计、稳定桑园面积和饲养数量、实施...  相似文献   

7.
关于稳定发展蚕丝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09,40(2):57-58
1蚕丝业的地位与作用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祥地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历史,茧丝绸产业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主导地位的优势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茧丝产量一直位居世界之首,其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蚕丝产品75%以上用于出口。浙江省是我国蚕茧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大省,近年来,桑园面积保持在7.33万hm^2以上。蚕茧年产量维持在7.5~9.5万t,蚕桑产值在20—25亿元,蚕桑产业位居全国领先,桑园面积约占全国9%,居第5位;  相似文献   

8.
从"一带一路"的思想起源及产生背景谈起,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战略框架下,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及华夏文化代表的蚕丝文化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所承担的满足、整合、导向和教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继承和弘扬蚕丝文化、做强做大蚕桑产业、加强蚕丝文化的对外交流等建议,以期让古老的蚕丝文化更好地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战略,以引起蚕桑人的思考与共勉。  相似文献   

9.
<正>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农业大学校长、博士导师、著名蚕桑专家向仲怀教授对当前蚕丝业如何走出困境、重振丝绸业雄风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向仲怀教授指出:稳定、巩固蚕桑基础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长期持续发展最关键的一环。回顾蚕丝发展的历史,处于蚕业科技领先位置的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中一般每隔10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技术进步,正是这种大的技术进步不断推动促进蚕丝业的持续发展。而最近这10多年来,日本蚕业基本上没有出  相似文献   

10.
<正>《四川蚕业》是由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的蚕丝科技刊物。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面向蚕业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于蚕丝业,服务于蚕农。《四川蚕业》期刊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主要辟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蚕农园地、蚕丝文化、信息动态等栏目,集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欢迎广大蚕桑丝绸企业和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蚕业科研院校师生、蚕业合作社、蚕桑业主、蚕桑大户订阅。  相似文献   

11.
李芳 《中国蚕业》2005,26(4):69-72
蚕丝是中国古代的一大发明,是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文明纳入到了世界的文明体系,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经考古证实,在我国养蚕业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养蚕业已经相当发达,到春秋战国时代蚕桑生产已经遍及全国.中国古代社会生产以"男耕女织"、"农桑并举"为特点,所以蚕丝业也就自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到了近代就更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可以说中国的蚕丝业是随着中国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起伏跌荡前进发展的.本文着重探讨中国近现代蚕丝业的发展情况,以期能够对我国今后蚕丝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四川蚕业》是由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的蚕丝科技刊物。本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应用为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面向蚕业生产、科研、教学,服务于蚕丝业,服务于蚕农。《四川蚕业》期刊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主要辟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蚕农园地、蚕丝文化、信息动态等栏目,集科学性、技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欢迎广大蚕桑丝绸企业和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  相似文献   

1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蚕业界几代人熟知的《蚕桑通报》已走过了六十个年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古老蚕丝文化的孕育和现代蚕业科技发展的推动下,1954年8月以陆星垣先生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在杭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有关蚕丝科技方面的刊物--《蚕丝通讯》,1959年初更名为《蚕桑通报》,融学术性与科普性为一体的《蚕桑通报》创办,为广大蚕业科技工作者开辟了学术交流新园地,为蚕桑新技术的推广搭建了新平台,也为广大青年学子和农技人员的蚕桑专业知识学习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东蚕业》2005,39(2):F002-F003
华南农业大学已有90多年的办学历史,蚕桑学科是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现归属动物科学学院。从 1949-2003年,蚕丝科学系先后培养本科生约1400人,硕士生100多人,博士生7人,专科生近650人,外国 本科留学生5人。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的蚕丝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黔江区自然条件适宜发展蚕桑产业,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影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全产业链条不长,难形成产业内循环,产业不能持续发展。提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包括:提高养蚕效益,推广桑园间作模式,促进蚕桑资源高效开发,生产高品位生丝,实现桑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射洪是我省蚕桑基地县之一。在县委、县府关怀下,县蚕丝公司领导贯彻执行“依靠科技、振兴蚕业”的方针。近数年,一直坚持扩大订阅《四川蚕业》科技期刊,最近已办好1994年度每期1230份的订阅和付款手续。县蚕丝公司领导每年认真研究,列入全年工作和经费安排计划,智力投资,将刊物送发县级主管领导和有关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特别是蚕业(种场、茧站)科技人员、乡(镇)蚕桑技术辅导员,村、社中心技术员、共育室技术员以及蚕桑“重、专户”  相似文献   

17.
湖北蚕丝业     
<正> 一、悠久的蚕丝业历史湖北省位居我国中原,地跨长江两岸中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是我国最适宜栽桑养蚕的地区之一。湖北蚕丝业有悠久的历史,据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记载,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朝,作为九州之一的荆州,丝织品是规定的贡物之一。可见早在距今四千一百年前,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已发展了蚕丝生产。1954年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杂志是四川省农业厅主管、四川省蚕丝学会主办的蚕业科技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4期,是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1稿件范围主要登载蚕桑政策解读、产业管理、生产技术、科学研究、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要求具有实用性、先进性、科学性,主要设置栏目有产业论坛、试验研究、基地建设、实用技术、调查研究、生产主体、蚕丝文化、信息动态等。2020年重点征集蚕桑产业助力精准扶贫典型事例分析文章,家庭农场、养蚕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的典型案例分析文章。  相似文献   

19.
《中国蚕业》2015,(2):19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热点聚焦、综述与专论、试验研究、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蚕丝文化、质量标准和栽桑养蚕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  相似文献   

20.
陕西蚕丝业突破发展的历史机遇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宝 《北方蚕业》2009,30(4):68-70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与山川秀美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陕西省"东桑西移"配套工程给陕西蚕丝业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介绍了陕西蚕桑生产、陕北生态桑园建设及陕西蚕丝业后续加工企业的发展概况,和"东桑西移"工程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