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锅茶,安顺屯堡茶文化中的代表之一。发展屯堡旅游与小锅茶旅游,在以改革创新驱动发展的今天,尤为重要。阐述了茶旅融合文化创意产品的涵义,介绍了小锅茶的发展现状和屯堡旅游文化的特点,并对小锅茶茶旅游再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在布朗族历史文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茶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他们信仰的精神支柱。芒景村的茶祖祭祀仪式是布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其传统文化的精华,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是社区认同的文化标志。茶祖祭祀与社区互动,对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唐诗宋词"之美誉,与唐代茶文化相关的诗歌称之为唐代茶诗。唐代茶诗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的价值旨趣,即儒家礼仪的价值旨趣、佛家禅悦的价值旨趣和道家隐逸的价值旨趣。研究唐代茶诗中所蕴含的儒释道价值旨趣,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茶文化,尤其是唐代茶文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桑叶茶的开发,本文分析了桑叶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状况。发现桑叶茶比传统茶叶的经济效益低,还存在生产规模小、工业化程度低和竞争激烈的不利因素,提出一些促进桑叶茶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天祝岔口驿走马因其步伐矫健、优美、平稳,在奔跑时步履短小而轻快,区别于奔马而闻多于世。因此是牧区农牧民乘骑负重和赛马比赛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天祝走马尤其以岔口驿周围的走马为中心形成散养的形式,物种尤为珍贵,但常因为乘骑负重和外感淫邪,管理不当常易引发崆嗽病。  相似文献   

6.
川(土太)雀舌,是婺源的传统名茶。历史上曾产制“礼茶”,后在“礼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由于自然品质突出,便冠以地名,称“川(土太)”茶。  相似文献   

7.
传统名茶“狗牯脑”,是目前我省唯一获得国际金质奖的名茶。为了提高和普及狗牯脑茶制作技术,遂川县汤湖乡政府于四月十三日召开了第三次狗牯脑茶质量评比会。参加评比的有狗牯脑茶厂、各村办茶厂和茶叶  相似文献   

8.
狗牯脑茶品质独特,传统加工采用纯手工制作,随着名优茶加工机械不断改进,狗牯脑茶也进入机械加工阶段。使用机械加工具有提高工效、降低生产成本、稳定加工质量等优点。从狗牯脑茶机械加工各工序目的、使用机具和加工方法出发,简要介绍了狗牯脑茶机械加工要点,为指导狗牯脑茶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都匀毛尖茶品质要求和工艺特点,通过实践,总结出都匀毛尖茶机械加工的关键技术,确保机械加工的都匀毛尖茶达到传统都匀毛尖茶的品质特点。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西山虫茶传统制作技艺被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代表项目收录,社会各界对其关注也开始有所上升。对贵州息烽县西山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文化、历史、社会、经济和科学等价值内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山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桑叶提取物的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和抑制癌细胞等多种活性功能被发掘,桑叶茶的开发利用方兴未艾,成为促进传统蚕桑产业向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传统方法制作的桑叶茶仍然有豆腥味、茶味寡淡、泡数不多。研究认为,可以用冻融破碎技术来增加桑叶内含物的侵出率,使茶汤色正、口感醇厚.  相似文献   

12.
新型饮料—台湾泡沫茶林更生(福建农业大学)泡沫茶是继刚普及不久的罐装冷茶之后在台湾兴起的一种新型茶饮料,是中国传统的“斗茶”泡制技术和西方鸡尾酒的调制技巧相结合的产物。一、泡沫茶台湾的泡沫茶在调制时先将茶叶泡成汤,然后将茶汤放入调某器内,加入冰块、牛...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与服饰文化是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近年来,茶服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迅猛,不仅成为爱茶人的专属,也适于现代人自然朴素的日常着装,更代表了如今人们的一种追求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和理念.简要概括了茶服的概念,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茶服的美学特征,以期为当今茶服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道与禅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外在的体悟与内在精神的相互浸润相互融通从而达到了“茶禅一味”的至高境界,滋生出的茶禅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诠释了茶道和禅道的具体含义,分析了茶与禅结合的原因,阐述了茶禅一味的文化意蕴及其内涵,并分析了茶禅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茶在我国被视为“国饮” ,传统上是做为“饮料”之用 ,但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及消费者求新求变 ,追求新口味、新风潮 ,各类食品已朝多元化发展 ,茶叶也不例外。台湾茶业改良场为开创台茶发展新局面 ,扩大茶叶消费形态及促进茶叶消费量 ,近年来研究开发完成各类茶叶多元化产品 ,如 :速溶茶、罐(瓶 )装茶饮料、茶果冻、茶果冻蛋糕、茶叶软糖、果茶、饼茶、加料 (调味 )茶、粉茶、茶酒、茶鸡尾酒及茶菜等 ,其生产技术已大多转移到民间进行商业化生产 (见表 1)。表 1 台湾的茶叶多元化产品开发利用状况利用层次高度商品化少量产商品化极可能商品…  相似文献   

16.
茗饮兴于国运盛--小议弘扬茶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 ,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华茶文化以陆羽《茶经》为标志诞生于唐代。从诞生之日起 ,就表现其特有的学科性质 :以茶事活动为凭借 ,以茶的物质性为载体 ,表现茶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将两者高度融合 ,创构文化艺术氛围 ,探求人生哲理 ,强化精神内省的中介文化。中国人特有灵性 ,总爱对世界万物作理性思考和艺术想象 ,总能从平常生活中悟出“道”来。就拿吃茶来说 ,竟吃出文化、吃出“道”来。茶人们饮茶无意于琢磨茶中有什么营养物质 ,茶人之意已不在茶 ,而是一门心思参悟人生哲理 ,推演万物生生不息之理 ,追求“天人合…  相似文献   

17.
茶产业发展越快,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也越多,传统制茶过程中杀青需要大量木柴、煤炭等能源。在能源紧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高效利用现有能源,加大清洁新能源开发利用,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势在必行。阐述了汉中地区制茶能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特种保健茶—虫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虫茶既是一种传统饮料又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作用。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虫茶的药理保健作用和生产方法,还介绍了产虫茶的昆虫和植物原料。针对当前的研究利用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制茶的传统方法出发,关于茶叶的采摘,注重早采嫩摘,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棵草”的农谚,这是从制茶工艺品质、外形美观和色香味感观要求提出的经验概括。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保健茶的兴起,  相似文献   

20.
茶叶的传统饮用方式,制约和影响了茶叶的消费量,尤其是加工高档茶后的下脚茶未及大量的低档茶叶,如何开发利用成了近年来各方人士共同关心的问题,只有赋予茶以崭新的内容,才能使茶这一我国古老的传统饮料焕发出勃勃生机。本研究以低档红碎茶为原料,通过加热提取水蒸汽蒸馏液与豆乳混合,经调配制成风味独特的豆奶茶饮料。一、主要原料及实验设备1.主要原料碎红花、白砂糖、优质豆乳、柠檬酸、黄原胶、-环糊精、CMC。2.主要实验设备微波炉、打浆机、高压均质机、灌装封口机。二、配方碎红茶2%,豆乳25%,糖2%,黄原胶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