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5月15日至10月30日,对利用黑光灯诱集绿盲蝽成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园艺花圃黑光灯诱集绿盲蝽成虫的数量为263头,其中雌、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9.34%、50.66%,6月6日、7月11-13日、8月30日、9月7日分别达到高峰,高峰期时诱集到的数量分别为9、12、9、15头。板栗园黑光灯诱集绿盲蝽成虫的数量为91头,其中雌、雄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5.21%、54.80%,5月26日、5月28日、7月11日达到高峰,高峰期时诱集到的数量分别为5、5、6头。  相似文献   

2.
2010~2011年将斜纹夜蛾诱芯应用于对斜纹夜蛾的防控与测报,结果表明,斜纹夜蛾性诱剂具有较强的诱蛾能力。性诱剂诱集法预测到的卵孵高峰期与田间调查卵块法预测卵孵高峰期相吻合,均能客观反映田间实际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3.
斑翅果蝇在果园发生严重,但在北京鲜有报道。2020年在北京市通州区樱桃园成功诱集到45头斑翅果蝇成虫,同年越冬种群调查,12月11日最后一次诱集到斑翅果蝇,2021年斑翅果蝇首次出现和种群波动时间与樱桃果实成熟期相吻合。比较4种常用诱液对果蝇的诱集效果,发现苹果醋(Bragg)配制的酒醋液诱集效果最佳;糖酵母液对斑翅果蝇具有一定的诱集特异性。北京地区樱桃园斑翅果蝇应引起关注,谨防其种群暴发,给樱桃和其他果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梨园中测试了8个配方的诱剂对桔小实蝇成虫的诱杀效果。结果表明,引诱效果最好的是甲基丁香酚+水解蛋白+红糖+敌百虫,诱集雌虫率18.9%,7天引诱量为15.3±16.5头/瓶;其次为乙酸乙酯+甲基丁香酚,7天引诱量为(12.0±27.5)头/瓶。添加一定量的红糖、乙酸乙酯可提高引诱效果。猎蝇和异丁香酚诱瓶诱杀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赵艳华 《北方园艺》1996,(1):W003-W004
利用桃小性诱剂对桃小食心虫雌虫诱捕进行虫情测报,桃小食心虫成虫在牡丹江地区发生期长达72~77天,成虫发生期有明显的三次高峰,以最早诱蛾日和成虫发生高峰期为指标,防治关键时期,以每次高峰期后6~10天内是树上打药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6.
2019年5月上旬至7月上旬,在湖北省宜都市高坝洲镇一个柑桔大实蝇食物诱剂和诱蝇球协同诱杀区,通过连续观测记载桔园及周边山林悬挂的诱蝇球捕获大实蝇成虫的数量,发现协同诱杀区诱蝇球捕获大实蝇成虫始盛期为6月上旬末,高峰期为6月中旬和下旬,观测期桔园单球诱虫量达8.47头,山林单球诱虫量达2.40头;协同诱杀区悬挂诱蝇球的适期应为6月初。  相似文献   

7.
以3类引诱剂(性诱剂、产卵引诱剂以及食物引诱剂)为试材,采用田间筛选的方法,在桃园开展不同比例和剂量的田间诱蛾工作,研究了防治当地梨小食心虫的最佳配方,以期为研发雌雄同诱的梨小食心虫新型引诱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性引诱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对梨小食心虫在发生交配行为前的物种识别起到主要作用,而剂量则主要影响发生交配行为前对潜在交配对象的有效定位,最适性引诱剂的配方为顺-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反-8-十二碳烯醇醋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十二碳-1-醇=100∶6.8∶19.1∶5.4,524μg剂量。对于产卵引诱剂而言,成虫识别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宽度较大,剂量不能成为识别的限制性因素,成虫更偏爱桃梢挥发物,其次是高浓度的桃果挥发物。最适产卵引诱剂配方为壬醛∶顺-3-己烯醇乙酸酯∶6-甲基-5-庚烯-2-酮∶(Z)-β-罗勒烯=14∶100∶1∶86,0.201mg剂量。食物引诱剂是一种有潜力的对雌虫进行诱捕的诱源物质,对雌虫的诱捕效果明显强于雄虫,这有可能作用的对象是受孕雌虫。最适性食物引诱剂配方为12滴的乙酸松油酯溶液(24.25mL乙酸松油酯,0.75mL非离子润湿剂和25mL温水),容积为0.6mL。  相似文献   

8.
双条杉天牛是危害柏属的重要害虫.严重发生时,易造成毁灭性危害.为加强双条杉天牛的防治,2010~2011年,房山区林保站采取诱木和诱液2种方式对双条杉天牛成虫进行诱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引诱剂和诱木诱集均能够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引诱剂对双条杉成虫的诱集效果比诱木好.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苹果蠹蛾在果园内发生规律及防治关键期,我们采用苹果蠹蛾性诱剂诱集雄成虫方法,对其生活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始见期4月中旬,发生高峰期为5月上旬、第2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为7月上旬、5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分别为1、2代幼虫发生盛期,也是蛀果的两个高峰期。因此,5月上旬、7月上旬是苹果蠹蛾化学防治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
黄瓜雌性系诱雄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6,(10):38-40
以黄瓜强雌自交系‘G5-2’和全雌自交系‘298’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试剂(赤霉素、硝酸银和硫代硫酸银)不同浓度和处理时期对诱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雌系材料的最佳诱雄试剂和浓度为800 mg·L-1赤霉素,最佳喷施时期为1叶1心期、2叶1心期各1次;全雌系材料的最佳诱雄试剂和浓度为600 mg·L~(-1)硫代硫酸银溶液,在1叶1心期、3叶1心期各喷施1次可取得最佳效果。该结果对生产中雌性系黄瓜材料的诱雄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2008 ̄2009年在桂林市六县一区应用性诱剂开展了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斜纹夜蛾雄蛾有明显的诱捕效果,在全州和荔浦2个示范区,单个诱捕器平均每日诱蛾量分别为27.3头、48.0头。通过诱捕斜纹夜蛾雄蛾,能显著减少斜纹夜蛾在田间的产卵量和幼虫发生数量,全州和恭城2个示范区产卵量分别减少77.8%和82.40%,幼虫发生数量分别减少90.8%和93.09%;同时能使荔浦芋叶片受害率减轻42.4%。应用性诱剂防治荔浦芋斜纹夜蛾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宜昌地区柑桔园田间挂诱蝇球诱杀成虫的适期,通过挖蛹人工培养观察了柑桔大实蝇羽化进度,并在田间悬挂诱蝇球观察了成虫发生进度。结果表明,在宜昌,柑桔大实蝇成虫羽化初见日一般在5月10日左右,羽化盛期为5月中下旬,羽化始盛期距初见日7~9 d,羽化盛期持续6~8 d,羽化结束期在6月上中旬,羽化初见至结束历时25 d左右。一般情况下,田间诱蝇球诱杀成虫的始盛期距羽化初见日大致18~20 d,距羽化始盛期14 d左右,以6月上中旬为最集中时期,但靠近林边的桔园6月下旬仍可处于盛期。  相似文献   

13.
收集新鲜荔枝落果培养荔枝蒂蛀虫蛹,采用10%蜂蜜水+清水饲养荔枝蒂蛀虫,取羽化1、2、3、4、6、8及10日龄健康雌成虫,解剖卵巢观察卵巢发育进度,制订卵巢发育等级,比较不同日龄雌成虫产卵量和交配率。结果表明,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radiey雌成虫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1根中输卵管、1个交配囊和1个受精囊组成。根据雌成虫生殖系统发育的典型特征,将卵巢发育时期分为乳白透明期(Ⅰ级)、卵黄沉积期(Ⅱ级)、成熟待产期(Ⅲ级)、产卵盛期(Ⅳ级)和产卵末期(Ⅴ级),即5级卵巢;不同日龄雌成虫卵巢发育进度不同,4日龄雌成虫开始大量产卵,6日龄成虫进入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14.
大实蝇食物诱剂对柑桔大实蝇的诱杀能力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虫诱杀技术是柑桔大实蝇防治的关键技术,能有效降低柑桔大实蝇成虫基数和蛆果率.试验结果表明,用大实蝇食物诱剂点喷叶面后对成虫诱杀能力强,见效快,能迅速、有效降低田间成虫数量,控制产卵痕数量和蛆果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设施柑桔介壳虫的农业生态防治技术,研究了4种柑桔园常见杂草灰灰菜、牵牛子、红花酢浆草和拉拉藤对设施柑桔介壳虫及成虫产卵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杂草诱集介壳虫效果不同,且差异较大。其中,灰灰菜的诱集效果最好,平均每株诱集介壳虫可达27.9头,其次为拉拉藤,平均每株诱集介壳虫4.5头,酢浆草和牵牛子每株诱集数量小于4头,诱集效果较差。不同杂草诱集介壳虫产卵效果不同,仅灰灰菜诱集介壳虫产卵,拉拉藤、红花酢浆草和牵牛子不能诱集介壳虫产卵,单株灰灰菜平均诱集介壳虫产卵块高达15.7块。  相似文献   

16.
桃小食心虫在甘肃河西地区枣园内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在翌年6月下旬,7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高峰期,8月中旬为第3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性诱剂防治试验表明:不同产地诱芯年诱蛾数量差异不大;不同形状诱捕器诱蛾效果比较,船形诱捕器的诱蛾效果好,年诱蛾数量是三角形诱捕器的204.6%;从节约成本及防治效果来看,设置450个诱芯/hm2,对桃小食心虫可以起到较好的迷向和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哈密瓜为试材,采用甲基丁香酚(ME)、诱蝇酮(CUE)诱杀雄性成虫和蛋白饵剂假丝酵母丸(TY)、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AA)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反季节大棚哈密瓜园实蝇害虫种群动态与综合防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哈密瓜园实蝇种类主要有5种,即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Coquillett)、南亚果实蝇B.tau(Walker)、橘小实蝇B.dorsalis(Hendel)、辣椒果实蝇B.latifrons(Hendel)和普通果实蝇B.caudata(Fabricius);其中,瓜实蝇和南亚果实蝇是哈密瓜园的主要害虫,其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0.6675与0.2884;冬春茬害虫的种群发生高峰大致出现在5月中下旬。试验表明,铵盐类合成饵剂醋酸铵对瓜实蝇雌虫和南亚果实蝇雌雄虫具有明显的诱捕能力,采用大量诱捕大棚内雌雄两性成虫的诱杀技术与及时处理被害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方法,综合防治冬春茬哈密瓜实蝇害虫效果显著,在不套袋的情况下被害瓜率与对照瓜园相比下降了22.28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甜菜夜蛾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推广甜菜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4种性诱剂及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的田间试验,并分析甜菜夜蛾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的诱杀数量是杀虫灯的3.59倍,且虫峰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性诱剂诱芯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橡胶性诱剂诱芯诱集成虫总量分别为368.67、337.33头,单日最大诱虫量为23.67、19.67头,显著高于宁波纽康性诱剂,且在虫峰期起峰早、峰值高,更适合在本地田间生产中应用于甜菜夜蛾的田间监测及防治;通过周年监测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甜菜夜蛾在本地区始现期为4月中下旬,终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高虫峰期散状分布在6月下旬至9月,极易造成秋茬十字花科作物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19.
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种类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杏李混栽园和苹果单植园为研究对象,利用5种食心虫的性诱剂,诱捕调查了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及其种群消长动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果树食心虫的发生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3种;混栽园优势种群为李小食心虫,苹果园优势种群为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梨小食心虫雄成虫一年有4个发生高峰期,苹果蠹蛾雄成虫一年有3个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性诱剂是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具有强大的引诱力,引诱异性同种昆虫,具有种族的特异性。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成虫盛发期,在田间放置诱捕器,在其中放置含人工合成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雌性性外激素(性诱剂)的诱芯,诱芯缓释雌性性外激素,吸引成熟的雄性成虫前来交配,结合诱捕器予以捕杀,减少田间雌雄成虫交配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