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新疆人,从小我就与雪有缘。童年的记忆里,冬天,是快乐的季节。打雪仗、堆雪人、滑爬犁、抽陀螺等等,那无穷的乐趣,全来自冬雪的慷慨赐予。父亲曾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新疆的冬天,是穷孩子的天堂。"岁月更迭,对故乡的雪,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瑞雪兆丰年,来年的丰收,全靠着今冬雪的厚度。新疆的雪,原来是如此珍贵。它净化着边城的空气,滋养着无数绿洲。"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  相似文献   

2.
父亲·故乡     
父亲·故乡王东鸿故乡是父亲的故乡。苍松挺拔俊秀,晨雾朦胧宁静。春夏,纵横交错的苗床中有父亲捉虫的身影;秋冬,苗木窖里有父亲采集的树种。父亲是故乡的儿子。故乡让父亲魂牵梦绕,一座青山、一湾绿水、一缕炊烟、一畦绿床、一株苗木,都让父亲永远难以忘却。故乡留...  相似文献   

3.
冬天的故乡     
<正>我怕冷,不喜欢冬天,可每次想起故乡,总是最先想到冬天的故乡。大概因为故乡温暖,能够抵挡冬天严寒,让每一个想家的人,心底暖融融的。对于童心未泯的人来说,冬天的故乡就是最为可爱的雪人。记不清雪从何时开始飘落,起先是小雨,然后小雨夹雪,接着是小雪,谁知最后竟然是一场大雪呢!本来,孩子们被家人看住,担心跑出去湿了棉鞋,可当漫山遍野都被大雪覆盖的时候,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的心里都在蠢蠢欲动。于是孩子们跑到雪地里疯玩,或许掷雪球,或许打雪仗,但最终,  相似文献   

4.
正春来了,大地披上绿装,枝头百花绽放,到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到这时节,我就会想起老家的院子。院子里,有我的父母,还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我十岁那年,父亲将家里原有的老屋扩建,还围了一个约7米见方的院子。院子的地面用砖头铺了一条过道,过道两侧则是泥地。母亲建议全部铺上砖头,便于打扫卫生,但父亲笑着说:"还是留给春天吧,它要搬进来和我们同住呢。"我和母亲都不知道父亲的葫芦里卖的是什  相似文献   

5.
父亲林     
父亲50岁起植树造林,至60岁育成一片油松林。今记其事,以表其功。 在故乡的小湾荒坡,父亲林在那里独成风景,让失散的小鸟和松鼠们有所归栖。 小湾是我小时候放牛、完成课外阅读和家庭作业的地方。离村5里,约20亩,本来是一大片荒坡。  相似文献   

6.
又到冬天了,满大街都是卖冰糖葫芦的,路边的小店里也放着冯晓泉的那首熟悉的《冰糖葫芦》,这样的歌声,总能让我想起父亲,想起父亲的冰糖葫芦. 我们家有七个孩子,母亲去世得早,父亲又当爹又当妈,为了养活我们,给我们挣学费,父亲做起了糖葫芦,然后走村串巷去卖.  相似文献   

7.
正大鸨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越冬的历史,仅就我的记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记得小时候,我们管大鸨叫"老鵏",每年冬天家里都会有"老鵏肉"吃。过去,我们这里有"1只鵏相当于1只羊"的说法。听父亲讲,之所以把大鸨比作羊,一是因为越冬大鸨均是雄鸨,身体高大健壮,与成年羊大小相当;二是那时候的大鸨相当多,走过来就像是一群羊,铺天盖地的;三是冬季所见的雄鸨基本都是"长须飘飘",很像是"羊胡子",当地人亲切地叫它"羊须鵏"。大鸨的基因很守旧,它们的祖先就在兴安盟越冬,所以代代相传下来。冬季的  相似文献   

8.
星期天,我在家里温习功课,忽然外面响起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不用说我也猜得着是谁,他是我家的“常客”,我父亲的好朋友,刘大伯。刘大伯是汽车驾驶员,三五天来一次,时不时还提着些土特产送给爸爸。“玲玲,来客人啦,开门去”,爸爸在书房里叫道。  相似文献   

9.
绿色的故乡     
我乘车回到了我久别的故乡和林格尔县。一路映入我眼帘的尽是那排排垂柳和那高大的白杨树,车快要到站了,眼前的山是绿的,小河的水是清澈的,啊故乡变了。和林格尔蒙语是二十家之意。传说过去只有二十户人家,四面被大山包围,山是光秃秃的山,山下那条小河几乎被风沙淹没,每到刮风季节,人们都坐在家里等待着它的过去。有句俗话:“每到刮风家中坐,二两白干桌上搁,要想出门待它过。”是的,您要想出门就怕连眼睛都睁不开,就这样我的故乡“黄”的出名。我出生在这个小城镇里,打我记事起我的家乡  相似文献   

10.
正"父亲"这个词,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往事,囊括了我所有温暖的记忆。每看到一个物件,总能回味起与父亲有关的往昔!春打柳梢头,城市里的第一抹春色跃起枝头,可以说,河边柳是春的前沿,春风徐吹绿了柳枝,方能越过界限,吹暖整座城市。早春如线,稀稀疏疏的柳条在煦暖的和风中婆娑飘转,如临水照影。眼帘开合处,风也是淡绿色的了。朋友打趣说,要不要给柳条儿买一枚发夹,我说:不必,扯上二尺红头绳……下句还未续上,我的心就被一缕情  相似文献   

11.
我叫余宏亮,是余锦柱的儿子,我还有一个妹妹叫余宏玉。去年秋天,我在深圳一家公司上班。接到父亲打来电话,说家里有重要事情,要我立即回家一趟。我匆匆赶回家后,父亲以一种看似不容商量的神情严肃地对我说:"没办法,叫你回来报考森林瞭望员,怎么样?"原来县里要招考瞭望员,公告贴出半年,还没人报名。父亲的话让我毫无思想准备。我家后面山上的那座瞭望台,我太  相似文献   

12.
乡间鸟事     
<正>故乡山多树多,鸟自然也就多。老屋窗外一年四季都是唧唧喳喳的。春天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夏天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秋天是"长空雁过声啾啾",冬天是"草枯鹰眼疾";入夜有"明月别枝惊鹊",雨天有"微雨燕双飞"。以前很多鸟虽然我都见过,但却不知道它们的名字,老人们大多是根据它们的叫声来命名所见到的鸟的。后来翻阅资料才渐渐知道,飞翔在故乡上空的鸟儿最常见的雨燕、麻雀、喜鹊、杜鹃、岩鸽、柳莺、  相似文献   

13.
轻盈的雪花     
化君 《内蒙古林业》2013,(12):38-38
她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女孩,扎着一条马尾辫。但她与别的女孩不同的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别的女孩都钻到父母怀里撒娇,可是她却要忙着劈柴做饭。到了周末或假期,别的女孩或在家里玩耍,或找小伙伴儿一起做游戏,可是她却要上山砍柴、下田插秧,还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和年迈的奶奶。  相似文献   

14.
冬天的吊兰     
年前的一天,在电话那头,父亲幽幽地说:那盆吊兰,——你屋子外面的那盆,是你种的吧,它冻死了。父亲说他没发现我屋外的冬青丛里藏着一盆吊兰,不然他会在冬天到来之前把它收回家,父亲知道吊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那天学院的园丁修剪完冬青,父亲打扫剪下来的枝叶时发现了它,曾经绿得发亮的肥厚的叶子像被开水烫过之后又被风抽去了其中的汁液,变成了软软的黄白色,如同一蓬遭了霜的凌乱的茅草,无力地披散在盆沿上。父亲满怀希望地扒开每一片叶子,但是已经找不到一星绿色了。   怎么办呢?父亲问。   “没事,没事,别扔了它,…  相似文献   

15.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的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素问直解》云:"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古人认为冬三月是:"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季节,要讲究养藏之道,也就是说,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阶段。冬天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发挥补药的作用。事实证明,冬令进补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易疲劳等现象得到改善,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诚如民间常讲"冬天进补,春来打虎。"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某所民警在辖区巡逻中,发现有人正从山间小道里拉一辆板车出来,形迹可疑,民警上前检查,发现板车里装的是新砍的松树,拉板车的是三个学生样的小孩子,年龄约十二三岁,经盘问,他们承认是自己上山盗伐了一株松树,准备拉回家当柴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市民来说,肃杀的冬天里,寒风刺骨时安稳地守在家里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虫蛹来说,它们在树皮、枯枝上时刻潜伏,等待复苏,而对于林保人来说,他们还有一项"秘密"任务,关系到来年的虫害预测、关系到首都的林木健康,就是越冬基数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讲究"精细化预报、科学化防控",这就要求林保人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掌握有害生物发生趋势,及时做出有效防治。精细化预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底,村民小蒲回家过年,看到家里3亩多坡地全种上了核桃树。父亲说:"不出钱不出力,收果时可分一半。"核桃是隆林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种的,还负责管理。2015年12月,隆林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隆林县天生桥镇和桠杈镇种核桃,建设自治区级现代特色核桃产业示范区,要在石窝里种"金果"。2015年10月,公司总经理农思敏在天生桥镇安然  相似文献   

19.
相守三十年     
东北的农村冬天特别冷,乡里的百姓不喜欢出门,却都喜欢围在家里唠些家长里短.在村子里,张素凡是被大伙儿议论最多的,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聊聊他们家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20.
小白杨     
离开故乡,一走竟是七个年头。七年,在我从初中到大学的求学生涯中,是那么短促,所谓:人在冰上走,不知水东流,逝者如斯夫。故乡的生活,在我记忆的画屏上似乎没留下浓墨重彩,要说最难忘的算是小河边那颗亭亭的小白杨。半年前我回到故乡。在父亲的倡议下,全家总动员伐木建房。伐木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咔嚓咔嚓”的砍伐声触动了我的某根神经,把我带入到少年遥远的世界。乡村的早晨,空气新鲜,大阳尚未升起的曙色里,薄薄的雾浮起在浓绿的叶子和花上,圆圆的露珠像少女沁出的汗珠,晶滢、透亮。这时候,总有一个少年,奔跑在河边的小路上,刚劲的步伐.伴着河水哗哗的节律,撞碎了枝杈间贫睡的小鸟的梦境。几乎每天,他总是这样,在那棵稚嫩的白杨下,吟诵李白浪漫的诗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