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锦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绥丰、博字和大凌河的水质问题及环境管理等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分析了其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区域对保护水源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福安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森林资源结构,可以更好地保护水源保护区,有效发挥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文章以福安市为例,重点介绍了水源保护地周边森林资源结构及主要生态问题,并针对如何进一步保护水源区提出若干建议与措施,为进一步发挥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保障福安市饮用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话访问和网上问卷2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人工林生态改造、水源保护区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看法,以及通过法律规定限制种植桉树的态度等问题开展了调查,并对桉树生态改造涉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遵照法律、相关技术规范,采用计算机数字化划分,建立了什邡市人民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点上游1000m、下游100m的水域,渠沿岸两侧纵深各50m的陆域为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上边界上游2000m、下边界下游200m的水域,渠北岸纵深200m、南岸纵深50m的陆域为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上边界上游2000m的水域,渠北岸纵深200m、南岸纵深50m的陆域为准保护区。保护区面积1267374m~2,周长11440m(一级保护区陆域隔离区周长2400m),边界主要拐点41个,保护区标志17个。 相似文献
6.
从澄海区饮用水水源保护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其目前存在的水质安全污染隐患、功能区划相对滞后、工程性缺水的威胁等问题,提出了在清理污染隐患的基础上,结合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发掘并建立饮用水备用水源、整合区内水厂等对策措施,以保障澄海区人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7.
8.
9.
为研究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利用2015年广西林地与森林资源\"一张图\",叠加到广西已建县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提取桉树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桉树群落结构为完整结构的仅占0.8%,复杂结构占63.4%,简单结构多达35.8%;其森林生态功能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的占47.4%;\"差等\"的占52.6%,评价为\"好\"的没有。森林生态功能等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差,对于以强调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 相似文献
10.
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建设》2020,(2)
通过对昆明市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公益林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用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以形成稳定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立足实际,提出可行的营造林设计方案,并针对云龙水库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13.
指出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安全是人民群众健康的保证,也是衡量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淮南市辖区内8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开展了淮南市集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风险调查及环境风险分析,并对淮南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原本位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与水源无关的基础设施急需改扩建,建设遇到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瓶颈约束。通过合肥至杭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实例,探讨了此类建设项目解决法律约束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文章介绍了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现状,简述了西江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原则和措施,分析了营建水源涵养林的树种选择及其配置方式、群落结构模式,提出了发展水源涵养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汕头市韩江下游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水源林建设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缓解汕头市的水资源危机和建设水源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说,凡是森林都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森林对降雨能进行再分配,而居于河川上游集水区的森林,直接影响着河,川基流的数量和稳定程度,举凡基流不稳定的河流,都是上游集水区没有或很少森林,对降水不能以截留,入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的干扰演替,使祁连山水源林面临“不可持续”的危机,建立耗散结构水源林生态系统是解决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水源林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动力、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原则和生态、经济、社会多元协调发展的方针,走资源综合利用优化结构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