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喙核桃(Annamocarya sinensis)为胡桃目(Juglandales)胡桃科(Juglandaceae)落叶乔木。其树皮及外果皮可提取单宁,果壳可制作活性炭,种仁的含油率较高,在食用和工业方面应用广泛;木材材质优良,可用于制作乐器等。该文从形态特征、分类地位、自然分布、繁育、分子辅助、光合特性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对喙核桃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当前喙核桃的研究、保护及应用提出建议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喙核桃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地调查和地方林业局提供的基础资料,研究了西藏核桃的资源及群落生态学特性。结果表明:西藏的核桃主要有3个分布区域:雅鲁藏布江流域、怒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西藏具有百年以上核桃大树约为20185株,百年以下挂果树203431株,栽培幼树119720亩,年产核桃5553.42t。西藏的核桃群落类型可划分为野生群落、原生群落和引进品种群落。研究结果可为加快发展西藏核桃产业、新品种培育以及为西藏自治区政府做"十二五"核桃产业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喙核桃Annamocavya Sineusis(Dode)Levoy是近年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发现的省内的一个新分布种,发现后,我们曾对它的生态及生长规律作了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后; 形态及分布喙核桃属胡桃科,落叶乔木,高36米,胸径达125厘米,树皮灰白色,不开裂;幼枝粗壮,有棱,1—2年生枝条褐色,无毛,有黄褐色皮孔;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长30—40厘米,总叶柄圆柱形,小叶7—9(~15)枚,对生,近草质,全  相似文献   

4.
核桃良种选育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核桃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和华东、中南、东北的部分地区均有大量分布,而且还生长着一定数量的原始群落。 核桃是核桃科核桃属植物,该属在世界上有20多种,我国目前有8种,而大量栽培的只有两种,即核桃(Juglans regia) 和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核桃主要在北方,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贵州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选取贵州野核桃分布最集中的雷公山、宽阔水和佛顶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进行典型群落研究。结果表明,3个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367种,隶属于111科231属。其中,雷公山群落物种最丰富,有90科160属211种,其次为宽阔水群落,有62科99属129种,最低为佛顶山群落,有59科94属124种;3个群落物种生活型均以高位芽植物为主。3个群落乔木层均以野核桃占明显优势;灌木层中,雷公山、佛顶山群落均以狭叶方竹(Chimonobambusa angustifolia)占绝对优势,宽阔水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均不明显。3个群落各层次间与群落内各层次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总体差异不大,仅有Simpson指数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个别层次间具有一定差异。群落稳定性表现为宽阔水群落>佛顶山群落>雷公山群落。  相似文献   

6.
大熊猫野化培训圈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应用植物群落学理论分析了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优势树种以及生活型谱等特征。结果表明:大熊猫野化培训圈主要为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连香树、扇叶槭、五裂槭、大翅色木槭、长序稠李、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栖息地群落中分布的常见种子植物有71种,分属39科,58属,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63种,单子叶植物5种;且以槭树科、杜鹃花科、忍冬科、蔷薇科、竹亚科、虎耳草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科植物构成优势组分。占组成植物总数的40.8%以上。从植物地理成分分析来看,无论是科分布型,还是属分布型,大熊猫栖息地植物都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分别占57.5%和46.55%。植物群落生活型谱中以高位茅植物占优势,达56.34%,反映出大熊猫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具有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这与卧龙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相似。根据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将野化培训圈的植物群落共划分为连香树-拐棍竹-黑鳞耳蕨群落、野核桃-短锥玉山竹群落、野核桃-拐棍竹-艾蒿群落和野核桃-薄叶鼠李-小鳞苔草群落等4个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雷波西宁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区进行群落学调查,共设置了37个群落样地(20 m×20 m)进行了DCA分类与排序分析;同时,利用丰富度指数(R)、辛普森指数(D)、香农-维纳指数(H)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E)分析了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DCA群落分类方法将古茶树群落分为6种类型,即Ⅰ茶树+枹栎+扁刺栲群落、Ⅱ茶树+丝栗栲+曼青冈群落、Ⅲ茶树+锐齿槲栎+白栎群落、Ⅳ茶树+柳杉+红椿群落、Ⅴ茶树+亮叶桦+野核桃群落、Ⅵ茶树+桤木+檫木群落。总体以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也有少量常绿阔叶林和人工柳杉林。样方的DCA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境地分布范围;样地和物种DCA排序较好地揭示立地因子对群落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从群落相似性和稳定性角度出发,野生古茶树首要应开展就地保护,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同时加大人工繁育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我国核桃文献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至2003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刊登了1059篇核桃文献。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内容分布、产出单位和核心作者等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核桃文献的年代分布特征、内容分布特点、发表核桃文献的核心期刊和核心单位;运用布拉德福文献规律衡量了核桃文献的离散状态,揭示了核桃研究在我国的成熟性和发展趋势;找出了我国核桃研究的热点和薄弱环节,为生产实践提出了决策性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一株300多年的喙核桃古树,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矗立在柳州市奇石馆旁。2016年春天,每隔几天,一名中年男子总是站在喙核桃树下,仰头寻找萌发的新叶。他叫覃庆军,柳州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长。2013年4月,这株野生喙核桃古树被盗挖运往了贵州,是他带队追回,移植在奇石馆旁。1992年1月,覃庆军从部队转业。2001年12月,调入柳州市森林公安的派出所。2007年3月,任森林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2013年5月起,任森林公安局副局长,分管刑侦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珍稀树种——喙核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喙核桃犤Annamacaryasinensis(Dode)Leroy犦是胡桃科单种属植物。是第三纪古老植物,是我国重点二级保护植物。其种仁含油率高,可榨油作为食用和工业用;木材质地坚韧,是优良的军工、乐器用材。因此,喙核桃具有重要的物种保存和科研价值。1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约10~15m,胸径60~80cm。树皮微裂,幼枝黑褐色,幼嫩部分有毛及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通常7~9枚,全缘。雄花序下垂,雌花序穗状。果球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8cm,外壳木质,厚5~9mm,顶端有似“鸟嘴”的长喙。花期5月,果期10月。2分布及…  相似文献   

11.
<正> 新疆的野核桃(Juglans regia),分布在西部天山伊犁谷地前山地带的峡谷中,它与天山苹果(Malus sieversii)、野杏(Armenlacavulgaris)等组成了伊犁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的落叶阔叶野果林群落。1961年7月,八一农学  相似文献   

12.
苔藓植物是构成山地公园地被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表修复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以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植物为对象,研究了物种分布组成和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贵阳市山地公园苔藓物种丰富度较低,苔藓植物共 有 16 科 24 属 44 种,其中藓纲植物 14 科 22 属 41 种,苔纲植物2 科 2 属 3 种,优势种为齿边同叶藓 Isopterygium serrulatum 、疏网美喙藓 Eurhynchium laxirete 、悬垂青藓 Brachythecium pendulum等 9 种。不同基质上苔藓植物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土生苔藓群落最丰富,其次为石生苔藓群落,树生苔藓群落丰度最低;此外,基质及湿度是苔藓植物分布的关键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3.
核桃楸果材兼用林园建设,是技术与政策性较强并且具产业化开发意义的一项工程。建设目标、任务,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必须建立在核桃楸资源明晰的基础之上。分别整理、提取了全市核桃楸果材兼用林面积。并重点分析研究新宾县核桃楸径级分布、龄级分布、每公顷株数等,提出了中、幼林核桃楸林2530个样本没有经过抚育,是核桃楸果材兼用林培育需要重点调整的林分。6~16cm核桃楸林,株数差距太大,培育抚育采伐不能一次性到位。18cm以上的核桃楸林,可以一次性到位。有97个样本株数不足,当是改造对象。  相似文献   

14.
从坡向、坡位、坡度、土层厚度等立地因子角度,分别调查统计分析了新宾地区核桃楸天然次生林自然生长的分布状况,并研究了立地因子对核桃楸资源生长分布情况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天然核桃楸林分改建果材兼用林的选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四川黑水早实核桃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资源调查和优树选择,开展黑水县早实核桃资源的研究。结果表明:黑水县的早实核桃资源分布广泛,占全县核桃分布范围的82.3%,其中82.8%属于本地原生核桃资源,是继陕西、新疆之外我国早实核桃种质资源的又一发现。选育出4个早实核桃新品种,不仅实现了四川早实核桃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了核桃品种,还为核桃遗传改良提供了宝...  相似文献   

16.
朗县是林芝地区原生核桃的集中分布地,在研究其发展核桃产业所需的气候、立地、土地资源及区位条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朗县核桃产业化发展对策,为高原地区发展区域特色林业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浑河上游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研究地区植被进行群落分类,对各群落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在提出河岸带植被生态功能适应性指标的基础上,对河岸带植被进行了生态功能适应性分组。研究发现,浑河上游河岸带植被可划分为香蒲草丛、球子蕨草丛、灯心草草丛、柳属灌丛、珍珠梅灌丛、核桃楸阔叶混交林、家榆阔叶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等9个群落类型,群落类型表现出突出的多样性特征,且物种组成复杂;研究地区9个群落类型可以划分为强入侵性功能组、弱入侵性功能组和高逃避性功能组3个生态适应性功能组,不同生态适应性功能组的群落中的主要物种具有明显的不同的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18.
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蒙古栎林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雾灵山蒙古栎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混交度、大小比和角尺度3个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蒙古栎天然林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栎种群密度和断面积占有优势,蒙古栎林平均混交度为0.253,蒙古栎林空间配置简单,林分混交度较低;蒙古栎种群和核桃楸种群以优势和亚优势为主,分别占总林分的57%和64%;在角尺度研究中,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该林分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在对林分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为前提的经营时,应以森林群落自然生长和演替过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清云南省核桃资源数量与分布,推动区域性良种选育,促进云南省核桃产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2015年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全省16个市(州)进行了核桃种质资源调查,共收集种质资源1 364份,涵盖了胡桃科3属9种,并完成了核桃种质资源初步评价、种质资源标本库、信息库及资源圃建设等工作。以期在核桃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加强核桃种质资源研究,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竹柏为罗汉松科常绿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省份,在日本也有分布。我们对通道县南部地区竹柏分布区自然务件、群落植物区系、群落成层结构、群落结构与演替及竹柏群落的价值与开发利用等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为我国植物区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