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间作模式及管理措施对核桃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抚育管理条件下核桃林地物理性状和林木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作小麦和玉米核桃林Ⅱ的物理性状优于间作小麦、花生和棉花核桃林Ⅰ和Ⅲ,嫁接对土壤物理性状无影响;嫁接核桃林Ⅱ、Ⅲ在核桃地径生长、树高生长、枝下高、冠幅、枝梢数、花芽数、标准枝长度和粗度显著优于实生核桃林Ⅰ;间作小麦和玉米的核桃林Ⅱ生长指标也显著低于间作小麦、花生和棉花的核桃林Ⅲ。  相似文献   

2.
农林间作对核桃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不同间作模式的核桃林地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间作模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较小,除土壤总孔隙度外,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和毛管孔隙度的差异性不显著;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较大,林木地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枝梢数、花芽数和标准枝长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间作花生和红薯的核桃林Ⅲ最优,其次是间作小麦和花生的核桃林Ⅱ,而间作小麦和玉米的核桃林Ⅳ最差。间作物的高度是影响核桃幼林光照条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认为:对杉木施肥以中龄林为佳Ⅰ、Ⅱ类地林分施肥效果比Ⅲ类地好;对幼林施肥以Ⅱ、Ⅲ类地施肥效果比1类地好;深翻抚育时间选择幼龄时期为佳。  相似文献   

4.
幼林抚育对核桃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核桃幼林中耕除草与未中耕除草、间作与未间作对比试验,探索了核桃幼林抚育对核桃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耕除草桐林的成活率以及树高、地径生长都比未中耕除草桐林有所增加,1次中耕除草效果差,中耕除草2~3次效果最好。间作薯类、豆类及谷类的核桃生长量比未间作的都有所增加,以间作薯类和豆类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红松苗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红松Ⅰ、Ⅱ、Ⅲ级及混合苗的造林成活率、幼林保存率及幼林的高径生长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不同级苗木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差异,提出了红松造林苗木的分级标准,并指出红松Ⅰ、Ⅱ级苗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是最适宜的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尾巨桉幼林的施肥提供依据,以肥料类型为试验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进行培育,研究不同肥料类型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养分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N、P、K施入量的条件下,地径、树高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处理Ⅲ最佳.整体排序为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CK.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幼林尾巨桉树高、地径、生物量效果最佳,进口复合肥次之,传统复混肥最差.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与进口复合肥的养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从尾巨桉的生长以及生产成本考虑,推荐使用国产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施肥.  相似文献   

7.
洛南县核桃专用肥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洛南县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林,进行了核桃不同生长发育期专用肥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核桃幼树期不同处理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分别为24.02~28.95cm、0.82~0.91cm,Ⅰ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Ⅰ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7.5%和20.5%,粗度生长量提高7.1%和11.0%;初果期不同处理核桃树新梢长度、粗度生长量、单株产量分别为13.35~17.85cm、0.73~0.82cm、1.01~1.08kg,盛果期分别为12.4~14.9cm、0.76~0.86cm、2.13~2.53kg,初果期和盛果期新梢生长长度和产量都是Ⅱ型专用肥普通化肥不施肥,新梢生长粗度Ⅱ型专用肥不施肥普通化肥,初果期Ⅱ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3.5%和16.3%、粗度生长量提高12.3%和2.5%、单株产量提高8.3%和16.8%,盛果期Ⅲ型专用肥分别比普通化肥和不施肥新梢长度提高12.9%和20.2%、粗度生长量提高13.2%和4.9%、单株产量提高11.0%和18.8%;不同专用肥在不同生长发育期分别对树体生长和产量形成都有综合、协调促进作用,建议幼树期为促进树体生长可施用普通化肥和Ⅰ型专用肥,但应优先选用Ⅰ型专用肥,在初果期和盛果期应分别选用Ⅱ型专用肥和Ⅲ型专用肥,以促进提高产量和树体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8.
绿竹丰产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绿竹丰产林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幼林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幼林管护、除草松土、施肥、母竹留养、间作套种;成林管理措施主要有扒土、施肥、培土、灌溉、绿竹采笋、母竹留养及合理采伐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刺槐幼林施肥效应1994年6月中旬和1995年6月中旬,对肥力相对一般的立地条件下新栽(94年4月)刺槐幼林进行了施肥试验。施入肥料为不同配比的N、P、K复合肥。施肥方法是在幼树两侧10cm开沟施入。为充分利用林地,减少抚管费用,连续两年在林地间作大...  相似文献   

10.
桉树专用肥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桉树专用肥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桉树专用肥与桉树人工林常用的复合肥:肥Ⅰ(荷兰进口)、肥Ⅱ(来自广西)及肥Ⅲ(来自广州)进行施肥生长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肥Ⅱ、肥Ⅲ比,专用肥用作基肥,幼林生长量提高24%以上;用作追肥,生长量提高14%以上。大面积推广施用桉树专用肥,1.5年生无性系林分各小班蓄积为23~50m^3/hm^2,实生苗林分各小班蓄积为16~30m^3/hm^2;2  相似文献   

11.
3种不同复合肥对杉木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良种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3种不同肥料品种开展杉木幼林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Ⅰ(N∶P_2O_5:K_2O=12∶12∶6)最有利于林分胸径生长,肥料Ⅲ(N∶P_2O_5∶K_2O=16∶16∶16)最有利于林分树高生长,肥料Ⅱ(N∶P_2O_5∶K_2O=15∶9∶6)介于二者之间。肥料Ⅰ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08 m、8.60 cm;肥料Ⅱ在施用45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量达最高值,分别为3.62 cm、8.28 cm;肥料Ⅲ在施用400 g/株时,林分树高和胸径净生长达最高值,分别为4.70 m、7.60 cm。当施肥量均为300 g/株时,肥料Ⅲ树高净生长量显著高于肥料Ⅰ和肥料Ⅱ,肥料Ⅰ的胸径净生长量高于肥料Ⅱ和肥料Ⅲ。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卡斯镇兰山村核桃生产现状,探讨了造成核桃低产的主要原因,从合理间作、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低产核桃林改造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生物活性硒元是近年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有机富硒植物营养素。为了探讨活性硒元对油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作用,以优良油茶品种的2~4年生幼林和10年生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共设3个随机区组、6个处理(即CK0、CK1、CK2、Ⅰ、Ⅱ、Ⅲ,其中以处理Ⅱ为推荐处理),就富硒肥的施用效果问题进行了校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活性硒元土壤赋存复合肥(以下简称为"活性硒元")处理Ⅰ、Ⅱ、Ⅲ的油茶成林与幼林的果实产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推荐施肥处理Ⅱ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处理间油茶产量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活性硒元的施用对油茶产量有显著的影响,而尤以处理Ⅱ的影响最为显著;活性硒元各处理组油茶果实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各对照(CK)组,且其含硒量随着硒元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种仁的含硒量最高,成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27~1.042 mg/kg,幼林种仁中的含硒量为0.119~0.866 mg/kg,果皮中的次之,种皮中的含硒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以尾巨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幼林进行培育,研究不同施肥位点对尾巨桉幼林生物量、养分分配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位点穴施更促进根系生长,但是双位点穴施对树皮、叶片、树干、树枝和总生物量累积效果更好.养分分配除树根各处理磷素累积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部位各养分累积量在各处理间均差异显著.不同处理叶片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且氮含量高于磷、钾含量.虽然处理Ⅱ各元素养分利用率及各部位养分累积利用率普遍优于处理Ⅰ,但差异均不显著.对尾巨桉施肥位点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扁桃生长情况良好、产量高且病虫害发生程度轻的间作模式.[方法]以喀什地区扁桃生产中4种常见的栽培组合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扁桃间作玉米-土豆-玉米(Ⅰ)、扁桃间作毛白菜-冬小麦-萝卜(Ⅱ)、扁桃间作辣椒-洋葱(Ⅲ)、扁桃间作万寿菊(Ⅳ),以非间作园作对照,调查记录扁桃和间作物的物候期,对扁桃的生长、产量及病虫...  相似文献   

16.
为给湘南地区千年桐林药间作提供技术支撑,在湘南地区选择已进入盛果期的4年生千年桐,分别设置千年桐+草珊瑚(Ⅰ)、千年桐+玉竹(Ⅱ)、千年桐+山豆根(Ⅲ)、千年桐+金银花(Ⅳ)、千年桐+菊花(Ⅴ)、千年桐纯林(Ⅵ,作为对照)这6种种植模式进行了林药间作试验,观测了不同间作模式下千年桐的产果量、药材产值、林地土壤水文效益和土壤冲刷量,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1)模式Ⅱ和Ⅳ的千年桐单株产果量最高,分别为7.17、7.13kg,其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2)模式Ⅳ的药材产值最高,每hm2可达10.8万元;3)模式Ⅰ、Ⅲ、Ⅴ的土壤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分别为1799.7、1776.4、1817.2t·hm^-2,且与对照间的差异均显著;4)模式Ⅰ、Ⅱ、Ⅲ、Ⅳ、Ⅴ的土壤冲刷量分别为299.3、329.2、396.7、423.7、410.3t·km^-2,都显著低于模式Ⅵ(对照,504.5t·km^-2);5)模式Ⅳ的综合效益最高,而模式Ⅰ、Ⅱ、Ⅲ、Ⅴ的综合效益依次次之,综合效益最差的为模式Ⅵ(对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林农间作对油茶幼林病虫害影响的情况,并制定相关的病虫害良好预防及控制的模式,针对油茶幼林当作所间作种植的大豆、金银花、花生3种作物不同间作模式对病虫害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调查与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大豆及花生3种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病虫害的控制均有一定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种间作模式中间作金银花达到的处理效果是最好的。3种间作模式均显著影响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间作大豆是调控病虫害发生最适用的一种间作模式,利用这种间作模式可以有效地达到调控油茶幼林生态情况的目的,可促进种植作物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林药套种对幼龄核桃生长和林地土壤养分影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林业科技》2015,(1):44-47
以幼林核桃与白术、桔梗、黄芩和亳菊套种模式为对象,研究套种药材对幼林核桃生长量的影响,林地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药材产量随核桃郁闭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季内,套种白术、桔梗和黄芩,显著延缓了幼龄核桃的高生长,对地径生长无显著影响;与桔梗和黄芩相比,白术对幼龄核桃的高生长影响最小。套种不同药材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常规施肥之外,套种黄芩时应适当增加氮磷肥用量。桔梗在低郁闭度下产量较高,而亳菊在高郁闭度下产量较高。生产中应根据核桃林下光照条件的变化选择药材。  相似文献   

19.
在测定土壤平衡解析磷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的基础上,根据林木施肥立地养分效应模型法,结合泡桐林的目标产量,提出了中等立地条件下白花泡桐幼龄林的施肥量,并进行了田间肥效校验试验研究。肥效校验试验共设计6个处理,即Ⅰ(N1P1K1)、Ⅱ(N2P2K2)、Ⅲ(N3P3K3)、Ⅳ(N4P4K4)、Ⅴ(N5P5K5)、Ⅵ(CK),3次重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和树高增长均有显著性影响,区组间无显著差异。LSD多重比较检验后得出,施肥第一年后,处理Ⅲ对白花泡桐幼龄林的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但对树高增长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施肥第二年后,处理Ⅳ对胸径增长效果最显著。而从树高的增长来看,处理Ⅱ的增长效果最佳。综合考虑,泡桐幼林生长最佳的N、P、K施肥量及最佳配比为Ⅲ(N3P3K3)。  相似文献   

20.
对渭南核桃生产中几个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核桃是渭南市主要干杂果经济林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渭北旱塬和秦岭北麓浅山区,栽植面积5.7万多hm~2。但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在品种、栽植、间作、施肥、整形修剪、采收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核桃生产优质、高效的"瓶颈"。文章就核桃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