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及其联动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成为当今众多学者和农村工作者的共识.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与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之间的内在关系,描述了由强化土地流转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传递系统,为破解"三农"问题找到了一个切入点、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全国各地纷纷开始了"城镇化"建设的探索。杨凌区借助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殊政策支持,在"城镇化"建设中摸索出路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道路,"城社区"、"镇社区"两种类型的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为解决农民进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如何促进这种新型农民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社区管理方式。本文从分析杨凌区新型农民社区发展现状、目前存在问题入手,提出社区创新管理的基本对策,希冀能对"城镇化"建设中的新型农民社区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该文以德化县为例,从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资金、人才、制度和产业四方面来研究农民增收的困境,探讨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焦点是发展现代农业。而解决"三农"核心与焦点问题的根本前提条件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如何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5.
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抓好农民增收,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做好农民工作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可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此,本文在着重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四项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推动"三农"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抓好农民增收,妥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做好农民工作的关键。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既有利于农民增收,也可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还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为此,本文在着重分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4项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以期对推动"三农"问题解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1背景 1.1新型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十八大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将城镇化确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其核心是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近几年来党中央扶持"三农"的又一项惠民工程,是建设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战略选择,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需要。本文主要总结笔者几年来的培训经验,探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城镇化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农村贫困,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积极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这是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是中国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的重要途径,这将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农村城镇化带动农业发展,同时要配合一系列的诸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配套措施,在城镇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非农产业,并逐步转移那些不需要土地并有愿望和能力进城的农民进入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城镇化"一词一度成为近十多年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热度最高的名词之一,而"城乡一体化"也在相关文件中频繁出现。十八大报告明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见,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而且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也是农村职业教育所关注的焦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农村职业教育应根据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理清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3.
对于如何破解"三农"难题,目前国内理论界和学术界不少学者寄厚望于实现另一个"三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而且,有的文章还深入地探讨了这"三化"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层层递进关系,读后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让人得到许多启迪.笔者认为,只有在注重上述"三化"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做到充分认识、切实正视并全力实现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才能为破解"三农"问题提供"比较完整的答案".因为本文所述的另一个"三化"--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和农民知识化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一样,在破解"三农"问题中也能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化"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已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三农"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有利于带动新型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和新型农民的培育;另一方面,农村民俗文化继承和创新可以延续农村文化传统,塑造新型城市的自身文化形象,为城市创造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一直贯穿其中,未来也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农民问题从温饱向发展转型,农业问题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农村问题从稳定向和谐转型,可持续发展成为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焦点。为破解新问题,打通奔向"中国梦"的康庄大道,需切实认识"三农"问题焦点的转型,从新"三农"问题切入,做好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以实现物质需求满足和精神需求的同步为出发点,选择正确的途径,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建设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农民的培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主要是收入太低,导致大量高素质农民转移就业,培育职业农民不但可以解决"谁来种地"问题,而且还可以解决"种好地"的问题。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只有进行农业经营机制的改革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职业农民,才能满足我国农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三农”问题要到“三农”之外去解决。农业本身不能成为现代农村社会变革的推动力,农业现代化要靠工业化来支撑,农民要靠非农就业来增收,农村发展问题则要通过城镇化来解决。通过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动力可分为来自农村的内在动力和由于外部环境——经济物质基础、政策环境等对农村城镇化所形成的动力。仅有外部力量还不足以实现变革,还必须诱发内部力量。在中国目前条件下新的动力来自哪里?笔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是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动力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培育壮大农村技能型、知识型人才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中将来"谁种田、种好田"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为此,定西市农广校组织技术人员对定西市560户农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深入了解了定西市农民教育培训的现状,发现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整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针对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特点、风俗习惯及发展差异,在统筹城乡、资源共享、集约管理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地集成本土化的远程教育资源,探索构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新路径,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创业致富能力,推进农村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社会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庆市武隆县创建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三四五六"新模式,构建了"三合"工作途径、"四聚"服务平台、"五进"媒体资源、"六主"运行机制,使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各个环节都得以通畅运行。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0):172-173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是"三农"问题,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形势,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重点任务。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城镇化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一方面,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又可以促使县域经济进一步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