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引自在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经过苗圃测定3年生云杉3个种103个家系和175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测各种、家系和无性系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东西和南北平均冠幅、顶轮分枝数,并对种、家系和无性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综合选择出优良种、家系和无性系。结果表明:云杉种、家系和无性系间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指标树高与其它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多性状综合选择出1个优良欧洲云杉种16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现实遗传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个种平均树高提高26.7%,当年抽稍提高70.3%,地径提高50%,冠幅提高36.9%,顶轮分枝数66.7%,保存率提高21.2%。这个优良种16个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的现实遗传增益6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40个家系和无性系平均树高提高24.9%,当年抽稍提高72.3%,地径提高38.5%,冠幅提高31.9%,保存率提高29%。  相似文献   

2.
以设置在宜昌市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试验林为材料,对营造7年生(苗龄4年)的川西云杉云南66个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5个家系不适应试点生长被自然淘汰了;川西云杉云南51个家系7年生保存率和生长量各性状间呈显著、极显著的正相关系,运用性状的综合评价方法筛选得到川西云杉云南优良家系5个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的平均树高比其它46个平均树高提高23.6%,当年抽梢提高11.1%,地径提高20%,冠幅提高21.1%,保存率提高13%。  相似文献   

3.
以引自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经过苗圃测定3年生青海云杉15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各家系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顶轮分枝数,并对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综合选择出了优良家系。结果表明:青海云杉15个家系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指标树高与其它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多性状综合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这个家系的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12个平均树高提高10.4%,当年抽梢提高14.4%,地径提高15.4%,冠幅提高21.9%,保存率提高8.5%。  相似文献   

4.
对欧洲云杉家系采用强化培育技术管理2a后,调查了各家系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及保存率。利用标准差法,经过2次选择出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进行了家系评价,通过进一步选择,选出了二代优良家系。结果表明:从欧洲云杉二代32个家系中,选择出3个优良家系即pab10ts015、pab10ts017和pab10ts022,现实增益6a生平均树高比其它29个提高20.5%,当年抽梢提高60.3%,地径提高25.8%,冠幅提高23.9%,顶轮分枝数提高25%,保存率提高18.3%,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3.1%。  相似文献   

5.
以引自甘肃省小陇山林业科学研究所的15个丽江云杉家系3年生苗为材料,于国有樟村坪林场造林,观测各家系的成活率、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和一级分枝数,并对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年生时,15个丽江云杉家系间保存率和新稍长的差异均不显著,树高和冠幅的差异均达极显著,地径和一级分枝数的差异均达显著。综合选择出的3个优良家系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12个家系的平均树高提高16.5%,当年新稍长提高10.9%,地径提高4.6%,冠幅提高10.9%,保存率提高3.4%。  相似文献   

6.
以引自在甘肃省小陇山林科所经过苗圃测定3年生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5个家系为研究对象,观测各家系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树高、当年新梢长、地径、南北平均冠幅、一级分枝数,并对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采用综合选择出优良家系。结果表明:紫果云杉家系间6个生长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主要生长指标树高与其它生长指标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多性状综合选择出1个优良家系,这个家系的现实遗传增益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4个平均树高提高10.8%,当年抽梢提高8.7%,地径提高11.1%,冠幅提高8.6%,保存率提高8.8%。  相似文献   

7.
川西云杉分布于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及南部,青海南部,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本文对引种的6年生川西云杉和乡土树种青海云杉、青杄年生幼林的生长及形态性状进行连续6a的综合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川西云杉的生长优势的进行早期评价,研究表明,6年生川西云杉与青海云杉、青杄的树高、地径、新梢长、分枝角度、一级侧枝、顶轮侧枝、顶轮侧枝总长、针叶干鲜重大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苗高达到73.6cm,比青海云杉、青杄的生长量分别提高了36.9%和23.3%,在我国甘肃天水地区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稳定性高的优良云杉种。  相似文献   

8.
在山毛榉优良家系超级苗圃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山毛榉家系苗培育2年后,调查观测了各个家系苗高、地径、新梢长、顶轮分枝数及保存率。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山毛榉家系中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进行了下一步家系评价,通过多阶段选择,达到选出优良家系的目的。2013年3月营造山毛榉5个家系试验林,根据5年(苗龄2年)保存率和生长量发现:其中山毛榉家系4号不适宜该处生长,自然陶汰了;初步选择出山毛榉1个优良家系现实增益5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3个平均树高增高10.9%,新梢增长36.6%,地径增粗27.3%,顶轮分枝数增多50%。  相似文献   

9.
利用欧洲云杉(Picea abies)优良种源超级苗采穗圃的2816个优良单株进行了扦插无性系化,采用强化培育技术对无性系苗培育2a后,调查观测了各个无性系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及保存率。利用标准差法,从该批无性系中经过两次选择出优良无性系175个;进行下一步无性系评价,并通过多阶段选择,达到了选出优良无性系的目的。2013年3月在湖北宜昌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175个田间试验林,根据5年(苗龄2年)保存率和生长量,再次选择出欧洲云杉13个优良无性系,试验结果表明:现实增益5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162个平均树高提高24.3%,当年抽梢提高40.4%,地径提高27.3%,冠幅提高18.3%,顶轮分枝数提高25%,保存率提高53.1%。比神农架(CK)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10.6%。与甘肃省小陇山优良无性系生长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嫁接5 a生的秃杉种子园进行地径、树高、冠幅、抽梢高及当年抽梢高等指标的调查。经统计分析表明,秃杉种子园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在不同家系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通过综合比较秃杉种子园中各家系的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50号、41号、45号、18号、46号、63号、43号为秃杉种子园优良家系,选出家系的平均地径与种子园地径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1.56%,平均树高与种子园树高平均值相比提高了13.4%,平均冠幅与种子园冠幅平均值相比分别提高了11.80%和15.92%。选出的优良家系生表现良好,为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秃杉良种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7 a生(苗龄3 a)的黄果云杉7个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果云杉7个家系间保存率和生长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pliki08xz001号7年生平均树高比其它6个家系平均树高高40.2%,当年抽梢高12.7%,冠幅高19.3%,保存率高56.3%。  相似文献   

12.
对7年生(苗龄3年)长叶云杉家系10个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1批次长叶云杉优良家系7年生平均树高现实增益比神农架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150.5%。比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科所国家云杉基地长叶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83.5%,抽梢提高14.8%,地径8.3%。第2批次长叶云杉优良家系4年生平均树高现实增益比神农架大果青扦平均树高提高269.5%。比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科所国家云杉基地长叶云杉优良家系平均树高提高80.2%,抽梢提高26.2%,地径83.3%。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引进的锦州、沈阳、大连、鞍山4个产地朝鲜黄杨(Buxus microphylla var.koreana)种源进行播种试验,对幼苗出苗率、保存率、苗高、地径、分枝数、冠幅调查测量。结果表明:4个种源的出苗率、当年苗高、分枝数、冠幅均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差异不显著。沈阳种源播种出苗率最高,为75.48%;沈阳、大连种源当年苗高14.53 cm、14.08 cm,分枝数9.43条、9.21条,冠幅12.02 cm、10.00 cm,显著高于鞍山、锦州种源;苗木越冬保存率均在90%以上。沈阳种源表现最好。鞍山和锦州种源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选择378个欧洲云杉优良无性系3年生苗,在湖北宜昌国有樟村坪林场营造试验林,对欧洲云杉无性系进行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出的欧洲云杉36个优良无性系7年生(苗龄3年)时,其平均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保存率比其它342个无性系的分别提高了36.0%、47.0%、43.9%、23.7%、8.0%。  相似文献   

15.
以引进的欧洲云杉和乡土种青海云杉、粗枝云杉种子5年生苗的苗高、地径、当年新梢生长量、分枝数、总芽数及二次抽梢等6个生长指标,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欧洲云杉较乡土种在苗期即具有显著的生长优势,在适生区选择欧洲云杉育苗,即可解决云杉育苗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种源变异和速生种源初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情况,对24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2年生圃地种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林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侧枝数和侧枝总数等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来自气候温暖但年降水量较少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分枝多、树冠浓密.相关分析表明,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速生的种源冠宽、枝多.基于种源幼林测定结果,初选出云南石屏、福建沙县、湖南通道、福建武夷山和贵州锦屏5个早期速生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展高价值红木交趾黄檀,于2019—2022年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对从泰国引进的50个交趾黄檀家系开展家系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交趾黄檀50个家系间林分群体保存率、地径差异极显著,树高、冠幅、风害指数等指标差异显著,平均保存率80.6%~100%,平均地径4.84~6.95 cm,平均树高3.77~5.04 m,平均冠幅1.71~2.25 m,风害指数5.6%~45.1%。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家系保存率、地径、树高、冠幅和风害指数等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35号家系,综合得分0.79;得分最低的是17号家系,综合得分0.22。按20%入选率进行优质家系选择,初步选出35、22、48、18、10、8、6、9、49、14、11号等11个优质家系,综合得分0.58~0.79,比总体得分平均值(0.47)提高23.4%~68.1%,选出的家系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樟9个种源39个家系开展了自由授粉子代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地径、树高和冠幅在种源和家系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变异,地径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地径、树高和冠幅在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地径种源遗传力为0.63,地径、树高和冠幅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3、0.89和0.85,地径、树高和冠幅在家系水平上受强度遗传控制;选择出1个优良种源,地径遗传增益为6.38%,选择出7个优良家系,地径、树高和冠幅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9.07%、14.9%和13.35%。  相似文献   

19.
以15个纳塔栎优树、17个舒马栎优树和1个水栎优树自由授粉子代为材料,对造林2a时的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等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纳塔栎和舒马栎不同家系间各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树高、地径、冠幅、一级侧枝数4个性状的家系间遗传力分别为0.68—0.96和0.56—0.85,家系选择具有较好的遗传改良潜力;(2)纳塔栎和舒马栎家系生长性状间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其中,纳塔栎树高与一级侧枝数,舒马栎树高与地径、树高与冠幅、地径与冠幅、树高与一级侧枝数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高、径生长量与树冠、分枝性状可以进行联合改良;(3)纳塔栎和舒马栎优树的树高和胸径与子代的树高和地径生长有一定的正相关趋势。其中,纳塔栎优树胸径与子代地径、优树树高与子代一级侧枝数、优树冠幅与子代地径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但舒马栎优树冠幅与子代树高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4)根据造林2a子代测定林树高、地径、冠幅和一级侧枝数4个性状综合评价,纳塔栎N2,N4,N5,N8,N11,N13,N15,水栎W1和舒马栎S1,S4,S15,S16等12个家系的综合性状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20.
对营造7年生(苗龄3年)的37个红皮云杉家系保存率和生长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红皮云杉家系间树高、当年抽梢、地径、冠幅均有较大差异,通过综合比较,pkor08hlj007、pkor08hlj010、pkor08hlj012、pkor08hlj032、pkor08hlj035较适宜在宜昌地区引种栽培。本研究结果造林后4年生树木生长量与国家云杉良种基地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林业科学研究所育苗的3年生苗木生长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