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从景观指数方面定量分析了龙门山系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植被状况良好,森林景观以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其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91.6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整个区域的基质,与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亚高山针叶林一起构成该保护区的4个主要植被景观要素,其它植被类型镶嵌其间;高山灌丛的分布面积最小,斑块数量最少,异质性最低,景观地位最弱.与其它研究区域相比,该保护区的森林植被景观具有类型丰富、多样性高、优势度大、破碎度低的总体植被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植被覆盖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气候参数,是植物群落覆盖地表状况的一个综合量化指标,研究植被覆盖度的估算及其变化,对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起重要作用,也对水文、生态、全球变化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植被覆盖度遥感测量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ENVI 5.0遥感处理软件,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遥感影像的植被覆盖度估算结果,利用像元二分法进行了植被覆盖度的反演,为进行大面积植被覆盖度估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且基本能够满足生态环境及气候变化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景观结构又称景观空间格局 ,是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嵌块体在景观空间上的排列 (伍业钢等 ,1992 )。景观结构决定着景观功能 ,而功能的改变最终将从结构的变化中反映出来 ,因此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景观生态学三大核心问题的核心 (贾宝全等 ,2 0 0 1)。景观异质性是景观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Formanetal .,1986 ;Risseretal.,1984 ;Turner,1987) ,而景观空间格局既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体现者 ,同时又是多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作用的最终结果 (贾宝全等 ,2 0 0 1)。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变化和发展是自然、生物和社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的关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健康发展.以龙脊梯田景区为研究区,基于1993、2006、2019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及DEM地形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分析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1)1993—2019年,龙脊梯田以林地、耕地为主要土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普者黑景区现有植被景观格局的分析,找出普者黑景区植被景观改造途径,从而提升景观效果,改善景区秋、冬两季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6.
为弄清城市化进程中成都市植被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本研究从植被景观要素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的多样性、景观要素斑块基本特征以及景观的形状特征四个方面,选取现有比较成熟的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2002—2017年期间成都市植被景观格局的主要特征和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与2002年相比,2017年缺少了低山丘陵常绿阔叶灌丛和灌...  相似文献   

7.
探析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演变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了解黄土高原生态现状。本研究以MOD13A2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趋势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整体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其增速为0.005/a(p<0.01)。其中,2000-2010年增速为0.006/a, 2010-2020年增速为0.004/a;(2)2000-2020年植被FVC整体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分布,但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3)进一步分析表明,降水是黄土高原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8.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景观指数中,大部分指数之问景观格局信息重复,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从现有景观指数整体出发,应用聚类分析将景观指数分成不同的类,并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各类型之间景观指数的相关性,从整体上揭示景观指数的信息重叠量。  相似文献   

9.
以大理州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本底,在GIS技术支持下,针对景观内部组成结构和外部整体特征2种研究尺度,利用相关的景观类型指标(斑块数量、边缘密度、最大斑块指数等)和景观水平指标(景观多样性、分割度、蔓延度等)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是整个研究区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组分,内部斑块大、聚集度高、在人为干扰下呈现一定的破碎状态。全州景观空间格局整体表现为斑块数量多、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高且分布不均匀、对蔓延事件不敏感等特征。受地形、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开发强度等因素的影响,破碎程度最大的是洱源县,最小的是云龙县。  相似文献   

10.
应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风景区景观多样性较高,植被景观仍是风景区的主导景观,但人为影响较为明显,人工影响下的景观类型占了较大比重。保护好风景区的植被景观,限制人为活动对景区的影响,合理调整景观空间结构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当前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借助ENVI 4.3及GIS10.0软件,估算了多伦县2000年、2005年和2009年3期植被覆盖度,并结合研究区年平均降雨量变化趋势,分析得出:从空间分布格局上来说,多伦县植被覆盖处于良好状态,绝大部分地区已达40%以上,属中覆盖类型,而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该区西北部,且呈零星分布,说明该区林业工程生态效益明显;其次,从动态变化趋势上来分析,可以看出2000-2009年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但后期(2005-2009年)较前期(2000-2005年)而言,增加幅度有所较小,这与该时段年平均降雨量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①斑块特征指数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的密度、分维数指数都较小,植被景观的深展指数都不高,扩散比较均匀,没有极端复杂的形状产生,植被景观在演替系列中还没有普遍达到演替的顶级,斑块之间自相似程度较高。②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总体多样性程度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的结果所包含的意义一致,这种一致性充分说明了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均匀,各景观类型地位相差较小。③空间构型指数分析表明:保护区的斑块密度为1.001,即1 km2上有1.001个斑块。这说明斑块数目较少。各景观类型分布也较均匀。保护区景观破碎度指数为0.007,这表明该区植被景观在研究期内所表现的生境破碎化程度是很低的。每一植被景观类型破碎度指数最高的是灌丛和灌草丛景观,其次为栲林景观,其余的破碎度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内部生境破碎化指数以灌丛和灌草丛景观、栲林景观为最低,它们的单独斑块面积较大,故破碎化指数较低。其它景观类型的破碎化指数相差不大,这与植被顺向演替是相关的。景观分离度指数的排序结果与斑块密度的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借助GIS平台构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布图,通过对林分水平与区域水平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的定量描述和分析,揭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环境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有助于从宏观角度理解区域生态状况,辨识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并作为早期预警和诊断性指标,为制定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洞庭湖地区的植被景观类型分布特征,采用手持GPS测绘了洞庭湖纯湖区湿地植被景观斑块边界与属性,用分解森林资源分布图上图斑的方法转换周边丘陵低山区植被景观格局的斑块边界与属性,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制图要求,采用M apG is软体编绘了洞庭湖区3 965 957.201 hm2的1∶25万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建立了属性数据库.根据图和数据库分析,洞庭湖地区植被景观具有聚集分布特点:北中部以作物植被和湿地植被景观为主;东南部以油茶林景观为主;西南以楠竹林为主;西面以杉木林景观为主;其他植被景观呈镶嵌状分布.在植被类型景观不同分布区,斑块和底质异质互换.植被景观格局数字化图具有可视、联动、精度高、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五指山市植被覆盖度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植被覆盖度为指标研究区域植被的时空动态特征,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前提和必要基础。本文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通过1988年,1998年和2008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数据,计算出五指山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生成该区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图,分析五指山地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五指山市在1988—2008年间,植被覆盖度变化明显,整个地区的平均覆盖度从72%增加到77.9%。  相似文献   

16.
以山西吕梁文峪河流域地形图、航片等为基础资料,借助Geoway软件及Visual FoxPro与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转化.选取斑块面积指数、标准差、变动系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等景观指数对流域总体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灌草丛对整个流域河岸带植被景观起绝对控制作用,占相当比重的耕地是流域治理中不容忽视的类型;小规模分散分布的村庄是引起流域河岸带景观破碎化的主要原因;水面、草甸等类型对维护河岸带景观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藉此,提出了流域分段治理的规划设计,即在流域上游段,以自然演替优先,辅以人工管理;在中游段,封育管建并重,人为促进更新;在人为干扰严重的下游段,以人工建设为主进行河岸带生态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7.
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的景观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青秀山风景区共10种景观类型,其中针阔混交林、苗圃、针叶林和阔叶林占优势,体现了景区的森林景观特点;竹林、水域、观赏性灌木林和经济林的斑块数量少,分布离散,并镶嵌在其他景观类型中,丰富了游客的空间视觉感受;建筑用地的破碎程度最高,增强了景区的服务功能。旨在为加强青秀山景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云南省保山市扬柳小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支持下,建立空间信息库,采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优势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研究区帚现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景观空间格局基本构型是以农地和有林地为主的景观结构。  相似文献   

19.
QuickBird遥感数据监测植被覆盖度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相似文献   

20.
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从景观水平和景观要素类型两个层次上,对比分析了武夷山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得出该区域在研究时段内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异质性增强,同时森林景观面积减少、优势度下降的结论。这种景观空间变化将会降低区域景观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以及固碳等方面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