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森林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文中对国内外森林旅游资源的内涵演变、分类、调查及评价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指出旅游资源内涵的演变是研究者对旅游业的认识由观光旅游向狭义旅游业再到广义旅游业逐步变化的客观表征, 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主要呈现为物质属性、市场重要性与学科差异3类, 旅游资源调查的共性内容为地理位置、物质属性、利用与保护前景, 旅游评价多采用层次评价法; 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及价值的认识过程,建立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类、评价、总结、以更好的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3.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及价值的认识过程,建立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类、评价、总结、以更好的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4.
竹类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述竹类资源、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对竹类旅游资源进行了界定和特征分析,将竹类旅游资源划分为3个主类、7个亚类和53个基本类型,构建了竹类旅游资源分类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竹类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和等级评价标准.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对竹林生态环境资源进行评价,确立了相应的等级评价标准.研究将为科学分类和评价竹类旅游资源,设计竹类旅游产品、确定资源开发强度与规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重庆市花卉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花卉旅游资源是花卉旅游发展的基础,对花卉旅游资源现状的研究是进行资源普查、评价以及科学合理利用的前提。对重庆市花卉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并对具体的资源类型进行了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蔚县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蔚县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分类体系,对蔚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蔚县旅游资源丰富,共有8个大类、21个亚类和36个基本类型,并确定了主要旅游单体资源137个,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在树立文化旅游主题、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推广文化旅游形象、优化文化旅游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蔚县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开发相融合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方向,以自然为依托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我国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国家标准的评价体系,就新疆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性、生态旅游的分类体系、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为发展新疆生态旅游起到引领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对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认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品味较高、特色较突出;指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热情好客的社会氛围等为白水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条件;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规律提出了促进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采用资料分析、现场踏勘和德尔菲法,对滨州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分类和等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滨州市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30个亚类和75个基本类型,涵盖了全国的绝大部分类型;在233个旅游资源单体中,建筑与设施类居多,初步形成了以独特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为主要特色的"三山两水一圣人"的旅游体系;其旅游资源的品位(重要性)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旅游资源调查分类普遍接受的是2003年国家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但是,若单纯以国家标准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文中在综述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三生"理念,提出一套新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分类方法,并且对浙江省苍南县10个乡镇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具体分类,以期为苍南县乡村休闲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旅游产品开发等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新疆乌苏市地处"金三角",近年来不仅重点带动了独山子及奎屯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新疆的旅游发展。为了更好地提升那拉提景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及提供给建设者更多的项目建设思路,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新疆乌苏市资源调查内容进行了景源分类及景源评价。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规范对普洱茶乡村景观资源进行了挖掘、梳理、分类、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资源丰度与全国同类型资源相比拥有率分别为100%、54.8%、30.3%,资源类型相对丰富;从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总体格局来看,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并重;基本类型拥有率中建筑设施景观拥有类型最高,水域风光和天象与气候景观最少。从景观资源等级、要素价值、影响力分析来看:旅游商品和生物景观均属五级;最低为水景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以及遗址遗迹为一级旅游资源。对此提出了旅游产品与生物景观保护与宣传并重、丰富与拓展人文景观内涵、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在对遂昌国家森林公园内相对独立的单体景物、景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森林景观、打造养生胜地,挖掘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利用区域发展优势、打响森林旅游品牌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增城市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认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资源品味较高、资源特色较突出,指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热情好客的社会氛围等为白水寨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基础条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规律提出了促进白水寨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素有"林城"之美誉,丰富的自塞资源是贵阳市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采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分类体系,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贵阳市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大河坝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打分评价方法对甘肃大河坝国家森林公园进行评价,结果为该公园有特品级旅游资源3个,优良级旅游资源89个,普通级旅游资源41个;按风景资源的类型分类定级,风景资源质量等级为一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国家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与原则,在“国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8.
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方法、标准,对陕西省宁东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宁东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等级综合评价值为38.42分,其中风景资源质量分值为24.72分,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5.7分,达到国家森林公园二级标准,适宜于旅游开发;生物类资源及其典型度和自然度现状条件最好,资源环境的本底质量较好,干扰破坏程度较小,现有开发利用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9.
规划基于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的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借鉴风景名胜区的资源评价体系,着眼于区域整体资源的资源空间分析与评价,立足于资源本体的分类、分级和价值评价,构成从广义到狭义风景资源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为梵净山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邯郸有着悠久的历史、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本区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借鉴文化旅游学相关知识,根据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邯郸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通过对其文化旅游发展条件的SWOT分析,结合当前邯郸市的文化旅游发展状况,以期为邯郸市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