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分离度和斑块密度指数4个指标,从景观的类型多样性、格局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3个方面,对安凯乡旅游开发过程中森林景观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森林类型斑块中,马尾松林斑块所占面积以及斑块平均面积最大;经济果林、木麻黄林破碎化程度较高;马尾松林保持完好,分离度也最小,木麻黄林分离度最大;各景观类型比例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文章就维纳河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并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天峻山景区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介绍了天峻山景区自然、人文状况,提出了该景区旅游开发定位,并对客源市场进行了预测,对景区的开发提出了初步策划。  相似文献   

4.
四川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螺髻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区位、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调查,系统分析了开发螺髻山旅游资源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评价了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5.
依托森林景观优势发展森林旅游是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屏峰山景区的资源现状,分析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景区旅游开发目标定位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公路是目前国内种类最多的一种旅游公路类型,大多依托自然旅游资源而建,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等。旅游公路通往旅游区,连接旅游区内各景点,能够为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阐述珠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意义。从控制景点建设项目、处理旅游活动污染、加大景区森林植被管护等方面阐述了妥善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及保护措施。提出以弘扬珠源文化和文化内涵建设来提升景区文化品位,在文化内涵建设中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立足点,打造"珠江源"品牌,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文化、生态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顶山景区森林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顶山是区为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重要景区,属于自然资源型的森林旅游区,在对景区森林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目标、指导思想和开发对策。该文在开发高级形式的森林旅游,突出知识性、参与性和增加历史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我省自然资源型森林公园建设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竹林资源旅游价值及景区开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旅游价值。充分挖掘竹林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展竹林旅游,对于推动我国竹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竹林面积、种类居世界首位,自然分布范围广,且以不同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为开展竹林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文中从竹子种类、分布范围、面积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我国竹林资源概况,全面分析了竹林资源的观赏、体验、文化、生态、美食、科研、购物等旅游价值,提出了开发竹林旅游景区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竹林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相关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也带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一些景区只顾短期的经济效益,存在环境保护不到位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从目前旅游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了解黑竹沟景区目前的开发现状和运营状况,文章主要从产品及线路、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安全与文化保护几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对策,望能为黑竹沟景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南京滨水景区植物配置的现状及问题,对重点景区通过普查和详查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其植物种类、频度等信息,在此基础上总结植物配置特点,为下一阶段南京滨水景区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优化建议及措施,以期提高植物造景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14.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山界景区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分区采用面积法、游线法、卡口法估测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经测算景区日环境容量为2 490人次,年环境容量为90.9万人次;为了确保景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下降、旅游资源和环境不"超负荷"运转,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景区年游客容量以不超过59.5万人次为好;生态旅游开发必须根据旅游区旅游环境容量和游客容量控制建没与发展规模,确保旅游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需求和收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桂林七星景区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对七星景区景观资源特色进行了分类和总体评价,并从峰石地貌景观、岩溶洞穴景观、林溪景观、动物景观、人文建筑景观等方面进行了旅游开发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ArcGIS 10.2及Stata 14.0软件探析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整体呈分散与集聚并存分布状态,7大分区内呈现显著的差异,华东区数量最多、密度较大;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核密度分布空间差异显著,各级别景区间存在明显差异;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集聚特征明显;社会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水平对高级别黑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具有中高度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旅游发展形势下,国际、国内的节庆旅游开发此起彼伏,更不乏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节庆,但是作为旅游大省的四川,一直没有在国内甚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旅游节庆,实为憾事。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以成都龙泉桃花节为例,关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的关系.通过对桃花节现状的分析,探讨改善现状及促进龙泉旅游的新方法、新举措,期望能为四川节庆旅游市场的开发开辟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振华  廖秋林  胡磊  李杨璐 《绿色科技》2013,(1):244-246,24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与分析了2010年丹霞山风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丹霞山风景区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0122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117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0005hm2。提出了丹霞山景区应该注重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因地制宜,实现品牌内化。  相似文献   

19.
山地因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和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及明显的自然地理差异性,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其含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故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复合体。文章以秦皇岛东西连峪旅游景区为例,从景区条件及现状、总体构思与布局、项目功能、生态旅游产品等多个方面对山地型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给予论述。期望打造一个以地区型农业生产作为基础,集多种观光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山地农业观光园,进而促进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杨秀翠  刘燕 《绿色科技》2014,(4):293-295
指出了“负责任旅游”是人们对“大众旅游”的弊端深入认识的研究结果,它要求旅游的所有参与者要考虑自身行为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经济、文化的影响,采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旅游方式,使当地居民和环境获得最大收益。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旅游开发初级阶段,面,临着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问题,在分析大山包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用“负责任旅游”理念对大山包旅游开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