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雷竹笋“一早两高”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雷竹林分进行调整立竹密度与竹龄结构、除草松土、分期施肥、人工灌溉及冬季林地覆盖共5项技术措施,使雷竹笋获得高产、早产和高效益;8种不同覆盖物试验结果表明,比对照均提早始笋期41d,延长产笋期24~97d,增加竹林笋平均产量33.6t/hm2,产值34.23万元/hm2;经综合评定,砻糠覆盖为最佳处理,与对照相比,笋产量、笋产值和纯收益分别增长29.4%、270.3%和310.2%,投入与产出比为1:8。  相似文献   

2.
黄甜竹笋用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栋龙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1):68-69,83
经过3a的试验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砍伐老竹,合理留笋育竹、挖笋、浅翻、除草松土、施肥和林地覆盖等丰产管理措施对黄甜竹笋用林的立竹度、胸径、竹高、每年笋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促进效果,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除草、松土和抹芽整枝等造林抚育措施对柚木生长的影响,对柚木进行该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除草松土方式、不同抹芽整枝处理对树高、胸径生长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雷竹秋季覆盖、冬季覆盖和普通栽培以及毛竹林大量施肥和基本不施肥等不同栽培方式的竹笋亚硝酸盐残留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雷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从高到低排列为冬季覆盖笋 > 普通栽培笋 > 秋季覆盖笋;毛竹林中低产林的鞭笋和冬笋的亚硝酸盐残留量都比高产林要多;土壤中的氮含量和土壤温度可能影响竹笋亚硝酸盐的残留量。  相似文献   

5.
绿竹丰产林培育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绿竹丰产林培育的主要技术措施。幼林的管理措施主要有幼林管护、除草松土、施肥、母竹留养、间作套种;成林管理措施主要有扒土、施肥、培土、灌溉、绿竹采笋、母竹留养及合理采伐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雷竹是一种笋竹两用经济竹种,具有繁殖快、出笋早、发笋时间长、产量高、笋味鲜美等特点,在浙江、福建等地广为栽种。由于林地连年除草、松土、挖笋等一些生产措施,导致水土流失,生产力下降。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利用植物不同的生物学特性,采用雷竹与针叶树种混交栽培,促进其共同生长,提高竹笋产量和林木蓄积量,从而达到稳产高产,为雷竹在本地区推广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苦竹林采取皆伐和择伐作业,采用劈草、松土锄草、施肥等不同的抚育措施,对发笋量、立竹度、地径、秆高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择伐比皆伐对恢复苦竹更有利,采用松土锄草、施肥对促进立竹度、地径、秆高的生长都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季竹栽培管理和笋期调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四季竹的栽培试验表明,四季竹笋期为5~ 10月,但笋期主要集中在6月,采取肥培调控管理技术措施,即在10月以后深翻松土和施肥,7月下旬以前对林地采取不培育、不松土、不追肥、不浇水等措施,抑制笋芽萌发,推迟笋期,可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运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毛竹林施肥和除草松土二种抚育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调查了新竹胸径、新竹密度、冬笋产量及春笋产量等因子,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二种抚育方式的产量及收益。结果表明:施肥与除草松土均能提高竹林产量,但以施肥效果最为显著;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毛竹产量有显著影响,施肥的林分,其冬笋产量、春笋产量、新竹产量、收益分别比对照增加17.7%、8%、31.8%、21.9%,而除草松土的林分分别增加7.8%、2.9%、15%、5.9%。  相似文献   

10.
笋竹两用麻竹林是一种新型的经营类型。介绍笋竹两用麻竹林母竹选择、母竹挖掘、栽植方法、造林密度、造林季节等栽培技术与林分组成、立竹度、立竹粗度、立竹年龄、叶面积指数、立竹分布等林分结构的基本特点以及除草松土施肥、挖笋留竹、合理采伐、防治病虫害等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台江采育场竹木混交林丰产措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台江林业采育场现有竹木混交林进行施肥和土壤垦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虽有一定增产效果,但经方差分析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土壤垦复措施的增产效果,以深翻加施肥的新竹产量最高,锄草松土居第二,单纯深翻并不理想,效果不如劈山抚育。因而,新兴竹木混交林应以调整竹林结构和护笋养竹为主,每年锄草松土即可达到材用丰产林标准,不宜盲目深翻、施肥。  相似文献   

12.
苦竹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立竹度、施肥种类及抚育覆盖等措施的正交组合试验,筛选出苦竹早产丰产栽培的最优生产条件为:立竹度12 000株/hm2、施农家粪肥15 000 kg/hm2、全面抚育加糠壳和塑料薄膜覆盖措施。生笋时间比常规管理可提前33 d,生笋盛期提前到来,且生笋量占总生笋量的59.45%,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可提高287%,经济效益显著,纯收入可增加49 410元/hm2。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苦竹早产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雷竹是优良的笋用竹,颇受人们喜爱,经济效益显著,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作者根据引种成功经验,从科学引种、精心营造、适时施肥、覆盖增温、采笋养竹、调整立竹密度与结构、合理除梢、病虫害防治8个方面系统介绍雷竹引种丰产高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初步分析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卧龙特区大熊猫竹子基地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发笋率、幼竹密度以及地径和株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措施有利于提高栽培竹种的成活率和发笋率、幼竹的种群密度以及部分竹种的地径与株高生长,这不仅与肥料类型、施肥时间、施肥量有关,而且受制于竹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以及栽培成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楠竹低产林进行一系列培育措施,改变林分结构,使竹林立竹度、新竹产量、胸径、枝下高等有明显增长.对楠竹林培育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钩梢整枝、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等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质量,使竹林年年丰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6.
对楠竹低产林进行一系列培育措施,改变林分结构,使竹林立竹度、新竹产量、胸径、枝下高等有明显增长。对楠竹林培育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取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钩梢整枝、护笋养竹、合理采伐等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质量,使竹林年年丰产、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7.
造林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整地和苗木质量,以及播种和植苗工作的好坏,而且在颇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幼林的抚育管理。幼林抚育管理的措施是:松土、除草、扩穴、培埂、排水、防淤、平茬、除蘖等,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灌水、施肥或压青等。在这些措施中,最主要的是松土和除草。松土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渗透性,增加吸收大气降水,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蒸发;除草可以解决杂草同苗木争夺水、肥、光的矛盾。而一些社、队多年来,重造轻  相似文献   

18.
不同经营措施对麻竹林培育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屏边县的麻竹林进行了3种经营措施对麻竹林培育效应影响的试验.经连续4年的培育效应观测得出:3年生时不同经营措施处理的麻竹林竹丛保存率均达95 %以上.1~3年麻竹林的竹木发笋高峰期均在7~9月.1年生麻竹林的竹木发笋数量、新笋平均地径、成竹数量、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表现最好的是经营措施处理2(每年施N、P、K复合肥2次,松土、扩塘、除草抚育2次),其次是经营措施处理1(每年施N、P、K复合肥1次,松土、扩塘、除草1次),表现最差的是经营措施处理3(对照,每年仅进行松土、扩塘、除草抚育1次,不施肥).在2~3年生对麻竹林进行抚育间伐,此举促进了麻竹林的发笋和竹株的生长.其2年生麻竹林竹木的发笋数量、新笋平均地径、成竹数量、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表现最好是经营措施处理2,经营措施处理1和处理3的麻竹竹木发笋数量相等,但经营措施处理1的新笋地径、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比经营措施处理3大;3年生麻竹林竹木发笋数量最多的是经营措施处理3,其次是经营措施处理2,最后是经营措施处理1;新笋地径最大和成竹率表现最好的是经营措施处理2,经营措施处理1和处理3相近.  相似文献   

19.
低产毛竹林的成因和改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多年的生产指导经验,分析并总结了毛竹低产林形成的原因: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抚育和管理粗放、不合理挖笋和砍竹,导致毛竹林荒芜、贫瘠和衰败。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措施,如完善责任制、科技培训、提高科学育竹、深翻及垦复、除草松土、施肥、合理挖笋砍竹等可全面改造低产毛竹林,为林农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黄甜竹是高产、优质的笋用竹种。试验分析了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黄甜竹发笋数、成竹数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松土除草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发笋数、成竹数及平均胸径、平均竹高等促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