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玉米收获机的普及,为满足用户高舒适度、高可靠性、低能耗需求,国内农机企业开始逐步在玉米收获机行走驱动系统中采用静液压行走驱动系统。对于轮式玉米收获机静液压行走驱动系统,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轴向柱塞变量泵加轴向柱塞马达的系统,另外根据轮式玉米收获机工作状况的多样化需要,设置一个二级或三级、四级挡位的机械变速箱前桥。为保证此类配置的玉米收获机的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行车制动和停车制动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对配置轴向柱塞变量泵、轴向柱塞定量马达、机械变速箱前桥的静液压行走轮式玉米收获机的制动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讨论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原有甘蔗收获机样机存在切割器系统动力不足、刀盘出现卡死影响正常工作、采用机械传动的剥叶系统和行走系统引起的剥叶系统堵塞、行走系统动力性能差等问题,通过分析不同的工作机构的工况要求,结合原有样机基础上测试的甘蔗收获机各执行机构的压力、功耗等工作参数,采用液压传动技术,设计出了甘蔗收获机的全液压传动系统。简化了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整机结构设计,大大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性能、可靠性、适应性。实验研究表明,采用全液压驱动的小型甘蔗获机性能运行平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甘蔗生长的随机性使收获机喂入量随时变化,易导致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输送堵塞或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输送调控系统。该系统由动态扭矩传感器、PLC控制系统、液压系统、伺服电机系统组成,通过实时调节输送辊转速与喂入速度使得甘蔗收获机输送能力与喂入量相匹配,减少甘蔗堵塞情况。通过搭建甘蔗收获机试验平台,开展甘蔗输送调控试验。甘蔗输送调控试验结果表明,安装了输送调控系统后,各试验水平下的甘蔗平均输送速度为4.06、3.42、3.04、2.42m/s,相比无调控系统有了明显提升,并且收获机输送能力在喂入量峰值过后恢复到初始值,保证了工作效率;调控试验的平均堵塞率降低到5%,输送调控系统对缓解输送堵塞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甘蔗收获机可靠性影响因素复杂,考核指标、评估方法多,难以开展定量化评估的问题,提出将甘蔗收获机可靠性评价试验中得到的多个指标,结合可能影响甘蔗收获机可靠性的人为和环境因素,采用模糊理论对甘蔗收获机的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构建机械振动测试系统,通过对小型甘蔗收获机车架的FRF的测量,研究车架的结构在改变工况的情况下具有的运动特性;同时,分析了车架的固有动态特性.结合试验结果,对其进行了评价,找出了车架设计中的缺陷,为小型甘蔗收获机械车架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杜刘林  梁式  赖晓 《农机化研究》2008,(2):162-164,234
知识库系统是智能设计系统的核心部分.为此,从知识库系统的实用性及甘蔗收获机设计知识本身的特点出发,提出了知识库系统的总体结构,论述了知识库系统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提出了甘蔗收获机设计知识的表示方法以及随着知识库系统的发展而采用的不同知识获取方法.在此基础上,以VC 为程序设计语言完成了甘蔗收获机械智能设计系统的知识库系统.  相似文献   

7.
甘蔗茎秆切割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甘蔗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甘蔗收获机割茬不齐、破头率高、切割损失大,严重地影响了甘蔗收获机的性能和推广应用.为此,综述了国内外在甘蔗茎秆物理力学特性、切割器、刀片及切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结合甘蔗茎秆材料特点和物理力学特性来研究其切割机理,将更具有科学性.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技术是研究甘蔗茎秆切割机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2月10日,为期三天的"2017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来宾拉开序幕,吸引14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作为在全球甘蔗收获机行业有着50余年专业经验的品牌,凯斯甘蔗收获机及大马力拖拉机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凯斯甘蔗收获机助力收获甜蜜凯斯在本次博览会上展出了A4000和A8000两款甘蔗收获机。其中A4000甘蔗收获机采用6.7L  相似文献   

9.
小型甘蔗收获机喂入能力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丘陵地区甘蔗收获设计的一种小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运用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试验表明增加切割系统的通道宽度和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对防止甘蔗收获机出现堵塞具有显著影响,当物流系统的宽度一定时,提高小型甘蔗收获机的输送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甘蔗的输送速度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甘蔗与螺旋的摩擦因数、增加主动喂入辊及在刀轴上增加橡胶可以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田间试验表明,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甘蔗被切断后的输送速度,减少了甘蔗头部受刀盘和固定在刀盘上螺旋反复打击的次数,提高了甘蔗的切割质量及降低了收获机出现堵塞的概率。甘蔗通过切割输送系统的时间由改进前的2~3 s缩短为1.5 s左右,甘蔗头部的完好率由改进前的17.8%提高到57.9%。  相似文献   

10.
甘蔗收获机械的砍蔗刀盘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其刚度特性和动态特性。根据研究,刀盘振动与甘蔗的破头率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1],砍蔗刀盘安装位置因其刚度特性而影响砍蔗质量,对甘蔗收获机整机结构布局设计和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行研制的两台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样机的实验研究发现:砍蔗刀盘因安装位置不同,其刚度特性不同,从而对甘蔗破头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刚度特性好的砍蔗刀盘安装结构,甘蔗宿桩破头率降低45.2%~50.7%。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基于可视化虚拟设计技术的甘蔗收获机械设计开发总体流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其设计开发集成建模的基本思路。详细分析了甘蔗收获机械设计开发过程管理模型的建立和实现方法,产品结构模型、产品结构配置的方法及其产品数据在PDM软件的类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从而实现对甘蔗收获机械设计开发过程的动态调整和监控,为甘蔗收获机械集成化、系列化的设计开发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甘蔗收割机收割后的甘蔗宿根破头率是评价甘蔗收割质量的重要指标,破头率过高会严重影响下一年甘蔗产量及甘蔗收割机的广泛推广与应用,但甘蔗破头率的采集方式复杂、费时费力,是研究降低甘蔗破头率的控制策略中的一项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SO-LSSVM的甘蔗破头率预测方法,通过在田间采集甘蔗收割机刀盘与行走子系统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3.
沈中华  黄博 《农机化研究》2019,(3):171-175,182
甘蔗收获机普遍使用的双圆盘切割台系统在收获过程中存在明显"居中堵塞现象"。为了合理利用收获机物流通道空间,使喂入的甘蔗流主动分流居中并行且均匀输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甘蔗收获机喂入分流系统,通过三维设计软件Pro/E建立了甘蔗喂入分流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导入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在不同的分流转速、分流辊上的橡胶管按不同的角度安装及选择不同的橡胶管与甘蔗的摩擦因数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并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物理样机实验。仿真与样机实验表明:当此机构分流辊机构转速为300r/min、分流辊上偏置胶管的偏置角度为30°,且偏置胶管与甘蔗间的静摩擦因数f0=0.3 5、动摩擦因数f1=0.2 5时,在保证甘蔗进给速度的前提下,可以使甘蔗流分布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质量对制糖工艺有极大影响,但测量难度大,难以直接获得.针对上述问题,以甘蔗联合收割机切割机构、行走机构、切段机构、风机机构的负载压力信号和转速信号为输入变量,以含杂率和损失率为输出变量,建立了一种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甘蔗收获质量的预测结果平均MSE为0.0937,平...  相似文献   

15.
论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切段式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切段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对切段效果的影响机理,并从优化清选、提高切段质量、降低糖分损失和减少部件功耗等方面对国内甘蔗收获机切段装置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单圆盘甘蔗切割系统不漏割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小型甘蔗收割机单圆盘切割系统运动方程、单圆盘切割系统不漏割以及刀盘与甘蔗不接触的一般条件式,结合甘蔗收割要求,建立了仿真试验模型;并对切割系统不漏割在ADAMS中进行运动学仿真,为小型甘蔗收割机切割系统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大中型甘蔗收获机不适宜坡地、小行距和小地块蔗地作业问题,研发了 4GQ-1C型甘蔗收获机.为验证机器适应性和可靠性,对比现有机型,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GQ-1C型甘蔗收获机在进行单行种植模式甘蔗收获时,相比132、194 kW两种机型的甘蔗收获机,具有甘蔗含杂率低、损失率低和作业灵活等优点,能适应小...  相似文献   

18.
以研究砍蔗破头率的影响因素为目的,采用试验台模拟砍蔗的方法,对甘蔗收获机切割器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探讨了切割速度、刀盘前倾角、刀片数量、切割角及收割机前进速度对砍蔗力的影响,采用方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砍蔗力的影响顺序,采用回归分析得到计算砍蔗力的经验公式,为虚拟数字样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验证数据及仿真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