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和回收率试验对比了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差异。结果表明,精密度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和AlCl3比色法的测定结果精密度值都比较小,符合精密度试验的要求,两种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稳定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受其他物质影响较大,而AlCl3比色法受其他物质影响不明显;重现性对比试验中,NaNO2-Al(NO3)3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均比用AlCl3比色法测定的含量高;回收率对比试验中,用AlCl3比色法测定得到的回收率比NaNO2-Al(NO3)3法测定得出的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Folin-Ciocalteu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多酚含量、Al(NO3)3-Na NO2-Na OH体系比色法测定山西老陈醋中总黄酮含量的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了总多酚和总黄酮的优化试验条件,并根据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加标回收率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山西老陈醋及其他食醋产品中多酚和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为确立适合沙棘汁总黄酮测定的方法,更好地开发沙棘汁的营养功效,以沙棘汁为试验材料,研究沙棘汁总黄酮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3种检测方法的准确度与加标回收率,并采用高效液相法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找出最佳方法。结果表明: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分别为510,420和350nm。芦丁可作为3种检测方法的标准品。在浓度范围内,每个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高;测出的沙棘汁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19,0.42和2.47mg·m L-1,RSD值分别为7%,25%和7%,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7%,147%和99.6%。本试验确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可以较好地分离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3种对照品;沙棘汁中分离出多个黄酮组分,黄酮苷元在沙棘中相对含量较少,大部分以黄酮糖苷形式存在。芦丁可作为高效液相法的标准品,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9999,浓度在0~160μg·mL-1时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沙棘汁中总黄酮含量为2.49mg·mL-1。可见,NaNO2-Al(NO3)3-NaOH显色法、AlCl3-CH4O显色法测定沙棘汁总黄酮的结果准确度较低,与高效液相验证结果比较偏差较大,都在50%以上,且需要额外添加化学试剂;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准确度高,偏差只有1%,该方法无需额外添加化学试剂,对环境污染少,操作简便,是测定沙棘汁总黄酮含量的理想方法,该方法为沙棘总黄酮测定与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2种植株全氮测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凯氏定氮和奈氏比色2种植株全氮测定方法的优劣,以20个成熟期油菜籽粒样品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这2种方法测定全氮含量,并通过添加外源标准物质(NH4)2SO4,比较其分析准确度及精密度。结果表明:凯氏定氮法测定值略低于奈氏比色法测定值;凯氏定氮法的回收率高于奈氏比色法。凯氏定氮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适合准确分析少量样品或者单独测定全氮含量;奈氏比色法操作方便,准确度也能符合常规分析要求,适合大批植株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赵岩  刘金平  卢丹  李平亚  张连学 《特产研究》2010,32(2):56-58,69
建立一种测定莽吉柿胶囊中总双苯吡酮含量的方法。以α-倒捻子素为标准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在370nm测量波长测定莽吉柿胶囊中总双苯吡酮的含量。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符合精密度、准确度、线性(r=0.999)的基本要求,加样回收率为100.38%,RSD为2.49%。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莽吉柿胶囊中总双苯吡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邓年方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2):99-100,104
以芦丁为标准样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肉姜总黄酮含量。用Na2S203-I2滴定法测定油样的过氧化值,研究了姜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结果显示,鹅塘大肉姜中总黄酮含量为1.65%,重现性试验RSD=2.0%(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8%(RSD=3.17%,n=5)。姜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与抗坏血酸、柠檬酸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红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红薯叶为原料,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红薯叶中黄酮类物质。以芦丁为标准品,选择510nm为检测波长,采用NaNO2-Al(NO3)3-NaOH比色法测定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红薯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检测。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红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因素大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8.
唐迪  朱毛毛  赵婷  张敏  顾晓云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207-5208,5531
[目的]研究和比较桑椹红色素的不同定量分析方法。[方法]以酸性乙醇溶液提取桑椹红色素,并用大孔树脂对其进行初步纯化。分别利用色价法、消光系数法、pH示差法和NaNO2-Al(NO3)3比色法测定桑椹花青素的含量。[结果]纯化后色素的色价是纯化前的14.8倍;消光系数法测得桑椹红色素中花青素含量为0.015%;pH示差法测得其含量为0.017%;比色法测得含量为0.007 6%。[结论]pH示差法测定桑椹花青素含量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新方法(薄层扫描法)直接测定人参总皂苷酸水解物中的人参二醇含量。方法通过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试验、精密度试验、重现性试验、回收率试验等进行方法学考察来评价薄层扫描法测定人参二醇的可行性。结果线性关系考察等试验结果均符合相应规定,表明薄层扫描法测定人参二醇可行。结论薄层扫描法可以不经纯化,直接测定人参总皂苷水解物中人参二醇的含量,且简单方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  相似文献   

10.
杨贵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732-3733
[目的]研究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测定方法并优化测定条件。[方法]以水为提取剂,沸水浴5 min提取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利用NaNO2-Al(NO3)3-NaOH光度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总量,并将标准添加法应用于测定操作中以优化测定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60%乙醇补加量为0~11 ml,NaNO2用量为0.50~2.00 ml,Al(NO3)3用量为0.75~2.00 ml及NaOH用量为1.50~5.00 ml时,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均不大,提取时间引起的有色溶液的吸收值差异也不大。但Al(NO3)3过量太多,则有色溶液的稳定性差。NaOH用量少于3.00 ml时,显色反应比较慢。[结论]利用标准添加法测定桑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可避免由于待测样品溶液用量过多而无法正常测定的情况。用1∶100的样水比,沸水浴5 min的浸提方法可提取出磨碎桑叶中的绝大部分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