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稻瘟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稻瘟酰胺在高压汞灯和紫外灯下的光解动力学,并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稻瘟酰胺初始浓度、溶液pH、以及硝酸盐、色素等共存污染物对稻瘟酰胺光化学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汞灯和紫外灯照射下,稻瘟酰胺在水溶液中的光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稻瘟酰胺在高压汞灯下的光解速率明显比紫外灯下快,其光解半衰期分别为144.4min和239.0min;随着稻瘟酰胺初始浓度的增大,其光解速率逐渐减小;随着溶液pH的增大,稻瘟酰胺的光解速度加快;硝酸盐、甲基橙、亚甲基蓝等共存污染物对稻瘟酰胺的光解均有不同程度的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应用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理化性质、合成途径、作用机制、生物活性、登记情况、动物毒性、中毒救治、抗性监测、降解与残留等,并就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光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类型农用表面活性剂对水中乙草胺的光化学降解作用。结果表明,SDBS、农乳603、农乳404、0206B在低剂量下对乙草胺具有光敏化降解效应,高剂量下却有光猝灭降解效应;Tween80能促进乙草胺的光解;CTAB、农乳500、农乳601、农乳404和农乳603能延缓乙草胺的光解。然而,当具有光猝灭作用和光敏化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或两种均是光猝灭作用的表面活性剂混合后,其联合作用均表现为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4.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靖华  赵荣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0-2190,2197
进行了生物源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的配方筛选、贮藏稳定性、杀虫活性等实验研究。试验获得可行配方,微乳剂各项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效好于乳油制剂。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光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了全面评价农药阿维菌素的环境行为,采用室内培养、模拟太阳光源照射方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土壤表面的光解。结果表明,模拟太阳光强度越大,阿维菌素光解速率越快,光解深度也越大,但是阿维菌素初始浓度越大,其光解速率反而越慢。通过分析阿维菌素光解产物的TIC图和质谱图,可能主要有2种代谢产物,保留时间分别为6.267和11.295min,分子量分别为450和586,进而初步探讨了光解产物的主要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6.
光解塑料农膜在太阳光下铺晒可以降解成碎片,其分子量由277000降至5500。光解后的膜片以1∶500浓度与土壤混合,对土壤物理性状产生了明显影响;对小麦、玉米、白菜的生长及产量,除吉-221-3,8×8cm处理组外,其它处理组均未显示不良影响,不改变土壤和作物中Cu、Cd、Ni等重金属的含量。土壤微生物能够在以光解后的碎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抗生素光解的影响,采用模拟日光(氙灯,λ>290 nm)光解实验考察了土霉素在CTAB、SDS、SDBS和Tween80 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解。在模拟日光下,土霉素在pH=7.5的纯水和4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光解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4种表面活性剂均促进了土霉素的光解,其中CTAB的促进作用最明显。CTAB的作用受pH值和浓度影响,pH=5.5时抑制土霉素的光解;pH=7.5和pH=9.0时促进土霉素的光解,促进作用与CTAB浓度呈正相关。CTAB可以降低土霉素的pKa,增大其阴离子形态比例,这可能是CTAB促进土霉素光解的重要原因。在自然光照下,纯水和地表水中CTAB的存在分别使土霉素的光解加快了1.62和4.96倍。  相似文献   

8.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较低的使用成本和较强的安全性,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25~3.0g/hm^2,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6年5~8月于云南省通海县九街乡烟站, 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商品名:科满)在烟田防治烟青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田喷雾使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后,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明显,在剂量为450 mL/hm2时,药后第2d,5d,10d和14d防效分别为95.4%,96.6%,96.9%和97.1%,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5.4%,96.3%,96.7%,96.7%,在低剂量150 mL/hm2时的防效分别为88.1%,93.1%,92.3%和91.6%,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8%,94.1%,95.8%和93.4%。与2.5%氯氟氰菊酯乳油相比,在用药后5~14d,两者在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间无明显异,而该药剂为高效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虫剂,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需求。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烟青虫防治无公害药剂筛选及使用剂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建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黄瓜及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其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采用丙酮-水提取黄瓜和土壤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经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后,采用反相HPLC-UVD方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黄瓜和土壤中残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10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1 mg.kg-1,样本添加回收率79.5%~105.2%,变异系数2.28%~13.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北京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6 d和0.1 d,在徐州土壤和黄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 d和0.6 d。在高剂量施药处理的土壤和黄瓜中,未检出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1.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英  宋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6-8578
[目的]研制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微乳剂。[方法]筛选甲维盐原药的溶剂,乳化剂的种类、配比及用量,确定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了新剂型的药效试验。[结果]最佳配方为甲维盐:1.66%;乙醇:2.00%;吐温80:15.91%;十二烷基苯磺酸镁:9.09%;异丙醇6.00%;水:66.00%。研制的1%甲维盐微乳剂热贮后平均分解率为3.67%,冷贮后平均分解率为2.16%,透明温度范围为-4—90℃,水的硬度对制备无影响。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药后7d的防效达90%以上。[结论]研制的甲维盐微孔剂具有成本低、性能稳定、药效高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占海  李星  庞民好  张利辉  徐妍  吴学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06-10206,1024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甲维盐微乳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7;变异系数为0.35%;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9%;适用于2%甲维盐微乳剂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测。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对朱砂叶螨、蚕豆蚜虫、小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杀虫活力。实验结果表明:1.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螨的杀虫活力相当于阿维菌素;2.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小菜蛾的杀虫活力略高于阿维菌素;3.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棉铃虫的杀虫活力较高于阿维菌素;4.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力明显高于阿维菌素;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蚜虫的杀虫活力明显低于阿维菌素。可见,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鳞翅目杀虫活力比阿维菌素强;对螨类杀虫活力相当;而对同翅目杀虫活力明显低于阿维菌素,特别是在对蚜虫上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甲氨基阿维菌素与阿维菌素对5种农业害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浸渍法、饲料混药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与阿维菌素对棉铃虫、杂拟谷盗、斑潜蝇、棉红蜘蛛、蚜虫等 5种重要农业害虫的毒力。结果表明 :甲氨基阿维菌素对棉铃虫的毒力均高于阿维菌素。饲料混药法测定 ,甲氨基阿维菌素对菊酯类杀虫剂敏感的棉铃虫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 2 .0 (初孵幼虫 )、3.6(三龄幼虫 )和 8.4(四龄幼虫 )倍 (LC50 比 ) ;浸渍法测定 ,甲氨基阿维菌素分别是阿维菌素的 78.5 (卵 )、2 5 .9(二龄幼虫 )和 3.7(三龄幼虫 )倍。甲氨基阿维菌素对菊酯类抗性棉铃虫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 2 5 .5 (二龄幼虫 )和 3.9倍 (三龄幼虫 )。甲氨基阿维菌素对蚜虫、斑潜蝇幼虫、棉红蜘蛛的毒力分别是阿维菌素的 1 .9(甘蓝蚜 )、2 .4(棉蚜 )、2 .7(桃蚜 )、5 .7(斑潜蝇幼虫 )和 3.6(棉红蜘蛛 )倍。阿维菌素对斑潜蝇成虫触杀毒力是甲氨基阿维菌素的 37.1倍。甲氨基阿维菌素对杂拟谷盗毒力高于阿维菌素 ,但二者都没有辛硫磷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为甲维盐)以昆虫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作为作用靶标。作者就甲维盐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害虫对甲维盐的抗性、交互抗性和抗性机制、甲维盐剂型、原药的致突变性及亚慢性毒性、中毒救治、分析方法和残留动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防治效果。[方法]将3%高效氟氯氰菊酯和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研究其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3%高效氟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以2.0:1.0的比例混配,共毒系数分别为124.78,表现为增效,且其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值为17.21mg/L,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结论]2.0:1.0的3%高效氦氯氰菊酯·甲维盐乳油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分析测定土壤、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残留量。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10~500 ng/ml(r=0.999 6)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甘蓝为95.61%,变异系数为0.4%;土壤中为81.4%,变异系数为4.9%。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高效氯氰菊酯混配对甜菜夜蛾幼虫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高效氯氰菊酯以0.1∶3.9、0.2∶3.8、0.3∶3.7、0.4∶3.6、0.5∶3.5混配都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为256.2~757.1,其中以0.3∶3.7与0.4∶3.6混配增效作用最强,其共毒系数分别为753.4和757.1。  相似文献   

19.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与阿维菌素杀螨活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浸渍法和叶片残毒法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 benzoate)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与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致死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2种花卉叶螨不同发育阶段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不同,2种药剂对雌成螨的毒力高于卵,而不同种群对同一药剂的活性差异不明显;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2种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活性比阿维菌素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上使用后的安全性状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分别对甘蓝植株和土壤样品中的甲维盐及毒死蜱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田间试验对药中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和毒死蜱在甘蓝和土壤中均消解较快,甲维盐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7.68和40.52 h;毒死蜱在甘蓝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54~4.68 d和4.13~15.40d。这说明40%甲维.毒死蜱水乳剂属较易降解农药,对甘蓝植株及土壤均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