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安徽省食用大豆生产状况、目前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作了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思路和食用大豆生产发展的措施及政策建议,为安徽省大豆科研和生产者及相关部门制定大豆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大豆生产现状及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概述了安徽省大豆种植的分布及建国后50年的大豆生产发展概况,较详细地论述了安徽省大豆生产的九大特点:(1)大豆种植遍布全省;(2)以夏大豆生产为主;(3)以一年多熟制为主;(4)是我国高蛋白大豆主产区;(5)集约化种植水平较低,品种类型多;(6)加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7)品种资源丰富;(8)大豆育种水平先进;(9)大豆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发展。文中还指出了安徽省大豆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国富  夏英萍 《大豆科技》2006,(2):33-33,42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大豆生产与世界大豆生产的差距;阐述了安徽省发展高蛋白大豆在品种资源、生态条件、科研水平及生产规模、交通运输、加工转化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农业科学院、阜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第二十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于2008年8月28日至8月30日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8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于伟  李智  李磊  王敏 《大豆科技》2015,(3):47-49
阜豆13是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为43.27%,脂肪含量为20.71%,达到了安徽省"双高"大豆品质标准。且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和SC-7。2013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自身生长调控能力较强,多地生产展示产量突出,适宜于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6.
蒙944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39.78%,脂肪含量22.66%,生育期106 d.2004-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686.8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8.64%.2005年同时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41.3 kg/hm2,比CK中豆20增产11.92%.  相似文献   

7.
南方大豆科研协作暨全国大豆栽培科研协作座谈会由农牧渔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和安徽省农科院主持,于1987年5月5日至9日在安徽省歙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安徽、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北京、吉林、黑龙江等16个省(市)的科研、生产和推广单位的代表共51人。会议收到论文32篇。农牧渔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张子金、费家骍、戴瓯和、王钧等同志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8.
中黄13在宿州市的种植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州市是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200万亩以上。中黄13是宿州市大豆种植主导品种,占总大豆种植面积的70%以上,是一个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近几年国家大豆区试,总结出中黄13在宿州市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宿州市大豆生产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玲 《大豆科技》2007,(4):46-47
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市发展高蛋白产业的六大区域比较优势,提出了确立淮北市高蛋白大豆生产的市场定位、推广专用品种与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育大豆深加工龙头企业、树立非转基因绿色大豆的品牌四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濉溪县夏大豆生育期间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安徽省濉溪县大豆生产的历程看出,大豆的产量低而不稳,且年际间变幅大。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夏大豆生育期间淮北地区气候因子多变,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其中以花荚期和鼓粒期的高温和干旱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流域长期以来大豆产区土壤贫瘠、管理粗放、缺乏良种、单产低而不稳,针对此现象,为了充分利用黄淮海流域的温、光、热、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大豆生产,有必要选育适合黄淮海流域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大豆新品种,为此,我们开展了泛豆4号的选育研究。2003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名为地神22号;  相似文献   

12.
杂交大豆杂优豆1号选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杂优豆1号(皖豆25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7年以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与恢复系WR016组配的杂交大豆新组合,这是世界上第二个通过正式审定、可进行产业化开发的大豆杂交种.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91.16 kg/667m2,比CK中豆20增产15.3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3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28 kg/667m2,比CK中豆20增产19.14%.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的优点,蛋白质含量43.56%,脂肪含量18.96%,生育期111 d,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淮北及江淮地区作中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省1983-2005年审定的25个皖豆系列大豆品种进行评价,结果为:品种平均产量为161.1 kg/667m^2(区域试验)和151.4 kg/667m^2(生产试验),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4.2%,平均油份含量为20.1%.本文通过这些品种的分析评价,旨在为安徽省大豆育种的发展提供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4.
濉科928是濉溪县农技推广中心和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400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51.2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淮北地区地势平坦.多年来一直延续着-麦-豆的种植习惯.夏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面积的90%左右,是安徽大豆的主要产区。但是,大豆长期单产较低.且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6.
濉科998是以巨丰×豫豆21的优势单株为母本,开豆4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夏大豆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732.2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7.30%;2007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0.0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8.99%.籽粒蛋白质含量41.52%,脂肪20.07%.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期101.8 d,中抗花叶病毒病流行株系SC3、SC7,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适应性强.综合抗性好,适于安徽沿淮淮北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的技术对策。(1)大豆产量水平低,增产速度缓慢,产量波动不仅略高于生育期间灾害频繁的小麦,也明显高于同一生育期和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夏玉米。(2)品种更新缓慢、施肥不足、重茬面积大和病虫害发生频繁是大豆低产的主要原因;6月中下旬的降水量,花荚期的雨日、鼓粒期的日照时数和9月中旬的平均温度是导致大豆产量波动的主要气象因子。(3)实现大豆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运筹肥料,适期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合理灌排。  相似文献   

18.
濉科92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 490.0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6.51%;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51.2 kg/hm2,比中豆20(CK)增产12.36%.产量具有一致的平均稳定性.籽粒蛋白质含量44.93%,蛋脂合计62.39%.蛋白质产量1 001.9~1 253.9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5.41%~23.39%.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表现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生育期适中、综合抗好,适于黄淮南部地区作中熟夏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9.
自然降水与夏大豆生长发育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安徽省濉溪县1970 2004年大豆统计产量和相应的实测气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濉溪县大豆幼苗期和鼓粒期的降水量、花荚期和全生育期的雨日与气象产量呈显著直线相关,大豆生长季节降水及其时空分布是造成实际产量围绕生产水平线波动的主要原因。大豆生育期内适宜降水为:降水量380~540mm,雨日24~34d。濉溪县大豆生育期内降水适中,涝多于旱。当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16%,预计5~7d内又无雨量较大的降水时,要及时灌溉浇水。  相似文献   

20.
大豆在我国有几千年的食用消费历史,是食品、饲料等多种加工工业的重要原料,对中华民族的营养和繁衍有很大贡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大豆品质最重要的2个指标。大豆水分含量和完整粒率对大豆储藏和最终加工品质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豆制品需求总量不断增长,原料大豆的品质稳定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中对近几年来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收购的大豆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地区、安徽省和河南省的大豆品质及其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