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民养牛的用途已经从役用逐步转变到乳用、肉用上来。但是,广大养牛农户仍沿用传统养殖模式进行饲养,科学养殖所占份额很小。传统养牛模式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严重影响农户养牛经济收入。笔者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30多年,对母牛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等进行了长期摸索,对农户养母牛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些粗浅的认识,现交流探讨如下:1农户母牛养殖存在的问题广大农户受小农经济生产模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莒县大力发展肉鸭养殖,给广大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除了市场价格对农户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外,雏鸭的饲养管理作为肉鸭的饲养管理技术重要的一环,也是影响养殖户收入的重要因素。肉用雏鸭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育雏期间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抵抗力弱,对营养的要求较高,因此根据肉用雏鸭的生理特点,制定有效的饲养管理技术与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雏鸭的成活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肉用母牛是指当前农户饲养的本地黄牛,以及本地黄牛与多个进口肉用品种公牛杂交所生的各类杂交母牛。随着农村土地集中耕作、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黄牛的役用性能越来越小,逐步转向为乳肉兼用牛。  相似文献   

4.
围产期包括产前15d和泌乳初期的15d,由于该期与母牛健康和生产能力的发挥关系甚大,所以围产期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成年母牛的死亡率由7.0%~8.0%发生在这一时期。现介绍北方地区母牛围产期饲养管理模式,供广大养殖户参用:1 产前15天母牛饲养要点在这一阶段应从产前第15d开  相似文献   

5.
“晋南牛饲养管理配套技术推广”是山西省科委1999年度下达“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项目,其目的是针对我区广大农户养牛饲养管理粗放、商品牛出栏率低、产肉率低、母牛繁殖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等缺点,通过采用肉牛杂交改良,改良肉牛饲养管理、加强母牛饲养营养、犊牛培育、秸杆氨化、放牧牛冬春补饲等配套技术,达到提高养牛业科技含量,增加养牛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肉用种母牛饲养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保证母牛维持良好的生理机能,有效提升肉用种母牛的生产、泌乳、哺育等能力,使母牛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对肉用种母牛引入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为母牛养殖收益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产奶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依赖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很多,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主要有奶牛的生理因素和饲养管理等。前者由奶牛的个体情况所决定,很难人为控制。所以改善奶牛饲养管理和环境,对提高其产奶量和改善鲜奶成分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要使肉用种母牛的效益高,必须做到每年从每头母牛获得一头犊牛,而母牛饲养管理科学与否,左右着母牛受配率和受胎率乃至产后犊牛的成活率,对能否达到饲养者的目的,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情况下,母牛若营养不足,管理不当,会导致犊牛初生重小、生长慢、成活率低。可见,饲养管理对母牛的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为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阐述肉用种母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一、妊娠母牛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1.
繁育期母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犊牛的质量(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成活率)、哺育犊牛的能力、母牛再生产的能力(产犊后返情的时间和再次妊娠的能力)等。因此,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决定着肉牛场的经济效益。1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妊娠母牛的营养需要为母牛的维持、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阶段饲养肉用繁殖母牛有两种情况:一是依赖自然资源饲养繁殖母牛,主要是放牧饲养或配合部分舍饲的方式生产犊牛,这样出售育成犊牛尚有利可图,并可依靠多养母牛来增加获利;二是农户少量舍饲散养繁殖母牛生产犊牛,依靠农户家中不宜直接出售的秸秆等农副产物,通过牛腹变废为  相似文献   

13.
正母牛暂时性或者永久性的繁殖障碍称作母牛不孕。是由母牛饲养过程中的种种因素导致的母牛不育的一类繁殖疾病。通常来说,农户散养的养殖规模、养殖环境、养殖方法等与集约化、标准化的肉牛养殖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母牛的生殖率较低,常见不孕症,严重影响散养农户的经济收入以及当地养殖业的长远发展。为此,针对母牛不孕症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降低母牛不孕症发生率,提高母牛生殖率有  相似文献   

14.
全面阐述并分析了产奶母牛、干奶母牛、青年母牛的饲养与管理上的关键技术.提出了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方法,以供广大奶牛场(户)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发展肉牛产业,需要具备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优质的品种资源以及先进的农业机械加工配套技术。繁殖母牛的养殖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效益较低,因而市场上经常出现繁殖母牛养殖数量下降的趋势。文章结合工作经验,从母牛体况评分、青年母牛的饲养管理和成母牛的饲养管理三个方面,简述繁殖母牛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杂交肉用牛饲养是以生产高质量牛肉为目的,在肉牛饲养过程中,需准确应用饲养技术,深挖释放杂交肉用牛的优良基因,最大程度上提升其生产潜能,从而获取理想的养殖效益。本文针对杂交肉用的母牛、犊牛及育肥牛进行饲养技术的应用分析,母牛饲养应注意其不同时期的饲喂技术、护理技术的运用,犊牛主要涉及到的是出生阶段护理及不同日龄或月龄的饲养管理技术,而育肥牛主要针对消毒技术与饲喂技术进行应用分析,采取的是分阶段育肥方式,同时要做好疫病与寄生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工作,以实现杂交肉用牛的高质量、高水平饲养。  相似文献   

17.
由于近年来界首市农户饲养母牛目的发生变化,由原来的生产役用犊牛转为现在的生产肉用犊牛,从而造成了母牛难产的多发,给养牛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肉用犊牛和育成牛的一些饲养管理方面的技术要点。肉用犊牛的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和断奶至6月龄犊牛的饲养管理要点。种用育成牛饲养管理部分介绍了母牛和公牛的饲养管理要点。饲养管理主要谈及了犊牛的初乳哺喂、饲喂、饮水、去角、环境控制、日粮配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奶牛饲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饲养奶牛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