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我国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公园建设原则、动态管理和共管机制,使湿地公园成为我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种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滨水湿地相关定义、分类、指导思想、设计原则、设计途径等方面阐述生态湿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以宁波春晓镇洋沙山春晓湿地公园为例,进一步说明生态湿地景观营造的理论;并将当今湿地水环境修复的先进技术引入其中,为今后湿地的生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效益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溪,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km,总面积近11km2,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4.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西湖风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是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研究与示范扬州试验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历史遗存植物造景、坚持乡土树种地被植物应用、加强生物多样性原则、开发水生湿地植被景观、推进生物防治管理等,阐明了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就自然植被资源保护、湿地植物景观以及生态绿地模式建没等设想,对景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分析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国内外人工湿地公园经典案例分析,探讨在城市绿地中营造湿地景观空间,实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阐述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理念,以台州植物雕塑园的规划设计为例分析城市生态公园的设计思路并提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构建上海城市水绿生态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上海城市绿化和水利问题的现状分析出发,运用城市生态发展理论,提出构建上海城市水绿生态体系,建议优化上海城市水网、林网结构,保护城市现有湿地资源和构建人工森林湿地。    相似文献   

8.
以滨州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在公园设计中如何结合立地条件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的水生植物,根据植物水体净化功能和景观性的特点进行植物配置。    相似文献   

9.
城郊生态敏感区土地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城区与郊区结合部作为生态敏感地带,对整个城市地域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城郊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和生态功能的高效性,提出要加强该地区以森林植被为主的生态建设,使之成为建设林网化-水网化主体框架的重点地带,发挥森林和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城市森林、水系、湿地与绿地生态系统(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是城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生态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任何城市在其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因森林而得精华,因水系而生灵气,因湿地而展神韵,因园林绿地而显恬静。它与城市的建筑、道路等融为一体,共同承载着城市历史人文的积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向世人展示着各自的特色风格与文明程度。本文尝试借用我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理论对精气神概念,将城市比作人体,以求解读与揭示现代城市发展中应注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环境的客观需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及其建设重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湿地气候、土壤条件和生态恢复及绿化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湿地生态建设应加入生态廊道建设理念并注重生态修复和近自然的管理模式,根据湿地不同的立地条件推荐了可使用的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13.
城市隔离地区、平原和山区的森林建设构成首都完整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绿化隔离地区距城中心区最近,是城市中心区的第一道生态屏障,对改善城区生态环境起最直接最重要作用,是北京城市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森林对维持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起着核心作用,是整个城市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城市森林已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全新发展理念;文章对无锡市城市森林建设的现状与成效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无锡市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公园入口规划设计应与场地生态环境紧密结合,在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同时,要挖掘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突显森林生态的理念。文章分别以闽北县城——松溪县来龙山森林公园以及建阳市潭山公园大门入口广场设计为例,从生态性、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方面,对闽北山区城市生态公园入口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广州体育公园的景观规划宗旨及设计手法,并重点介绍了公园景观的两条设计轴线,强调生态绿化和体育设施是建设体育公园的重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森林结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城市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样方调查方法对泰安市的主要道路、高校和公园的树木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泰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树木分布情况;同时对每个调查区树木的种类组成结构、胸径分布、树高分布、冠幅分布和树木在碳氧平衡方面的生态经济价值等反应城市森林结构特征的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生态防护城市及特色城市等都是不同城市生态环境下生态城市的具体类型。文章介绍了生态城市各种建设模式的应用和建设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的基础,提出了包含森林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森林主题活动和古树名木保护5个部分的湖州市森林文化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20.
文中梳理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归纳了一系列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筑都市主义强调建筑决定城市的形态,忽视了城市的自然和生态过程;景观都市主义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城市问题,景观成为决定城市形态和城市体验的最基本要素;生态都市主义倡导由"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的转变;景观生态都市主义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与城市生态学的融合。重点剖析了拉·维莱特公园、纽约清泉公园和高线项目3个典型案例,旨在探索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