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分析了当前由耐药菌株引起的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的主要原因,讨论了防治此类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的发现是人类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之一,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约15年,尤其是在抗生素发现和应用的早期,几乎所有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皆较易治愈。但是,这种乐观的局面由于耐药菌株的出现而很快改变。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而引发的耐药病原菌逐年增加,使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有资料表明,美国近年来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增加了58%。在动物中大量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特别是使用那些人兽共用的抗菌药物,容易诱导产生各种耐药菌株,这些菌株在人兽之间的传递导致产生交叉耐药性。因此,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肠杆菌科细菌主要包括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和爱德华菌属,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引起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目前这两种菌耐药情况严重,对临床用药有很大的限制。替加环素是新一类甘氨酰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超广谱的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的好氧菌及厌氧菌等临床分离的重要致病菌都具有抗菌作用,是治疗肠杆菌科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替加环素肠杆菌科耐药菌株出现,严重限制了替加环素临床使用,其耐药机制主要与外排泵、细胞结合靶点、细胞膜通透性和生物被膜以及酶的影响有关。本文以肠杆菌科为例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为肠杆菌科的防控及后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细菌生物被膜与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菌引发的感染已成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具有耐药性和难治性的特点,而且还可以对抗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也给人们生活的其他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极大关注。但是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现对近年来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几种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菌耐药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全球化的重大问题,极大地影响着食品安全,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细菌的耐药机制、基因机理及对耐药性的控制对策等方面作了阐明和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9年Fleming发现并使用青霉素以来,大量抗菌素药物研制成功和开发应用为治疗人类和动物细菌性传染病作出了巨大贡献,使得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彻底的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特别是多晕耐药现象更使得耐药现象进一步复杂化,并且有漫延扩散趋势。细菌耐药性问题已引起  相似文献   

7.
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控制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细菌耐药机制非常复杂,而且一种耐药菌株同时可具有多种耐药机制。本文对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性控制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从产生细菌耐药性的根本原因出发、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相关医疗知识才是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许多放线菌属细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结构特征是以14~16元大环内酯为母核,以糖苷键与1~3分子的糖相连[1]。该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阴性菌、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比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多肽类等抗生素低,特别是少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严重过敏反应,因此在临床上,大环内酯类药物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抗菌药(如红霉素)、抗癌药(如苔藓抑素)、抗寄生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全球关注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由于滥用抗生素而造成其耐药性不断增强,成为公共卫生日益关注的问题.各类抗生素作用位点的基因突变是诱发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同时细菌对药物的外排机制也在其对抗生素耐药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对空肠弯曲菌对各类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一次意外的发现让第一个抗生素也是第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Penicillin)进入了现代医学的视野中[1]。1941年,Flory和Chain成功地对青霉素进行了分离与纯化,进而广泛地运用到临床当中。他们三人也于1945年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2]。然而,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耐药性也逐渐呈现。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抗菌肽的杀菌及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军  胡建业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1):140-144
阳离子抗菌肽是生物体抵御外源性病原微生物入侵而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 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生物体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抗细菌功能外,还具有抗真菌、抗原虫、抗病毒及抑制肿瘤细胞等功能,并对正常的真核细胞毒性较低,是新一代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但是同抗生素一样,部分细菌也能对抗菌肽产生抗药性。作者将从阳离子抗菌肽的杀菌及抗药性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苯乳酸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新型天然抗菌物质,已成为乳酸菌抑菌能力的有效标志之一。与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如乳链球菌素)相比,苯乳酸是小分子物质、抑菌谱宽、稳定性高。作为一种新型生物防腐剂,苯乳酸在乳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苯乳酸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如致病性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菌包括产毒素的丝状真菌如赭曲霉、疣孢青霉和桔青霉,有很强的抑菌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苯乳酸的作用靶位之一是微生物的细胞壁,但阐明苯乳酸的作用机理需要采用相关技术进一步研究其他作用位点。本文对苯乳酸的抑菌活性、作用机理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真菌防御素Plectasin衍生肽NZ2114和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机制及其阻遏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效果。通过16S rRNA基因鉴定对55份乳房炎奶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借助流式细胞术和扫描电镜观察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凝胶阻滞和圆二色谱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影响,将抗菌肽NZ2114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以研究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影响,通过PCR进一步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获得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对青霉素等9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且50%为多重耐药。抗菌肽NZ2114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1.0μg/mL。抗菌肽NZ2114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S7细胞皱缩、细胞内容物泄漏,甚至细胞裂解,碘化丙啶(PI)细胞膜穿透率达5%,且抗菌肽NZ2114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7基因组DNA结合并改变其DNA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1/4×MIC抗菌肽NZ2114孵育12 h后发现,除对阿莫西林和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没有降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40%),且抗菌肽NZ2114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及杆菌肽类耐药基因(braRS)的消除率分别达28.57%(2/7)和22.22%(2/9)。上述结果证明,抗菌肽NZ2114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体外强抑菌活性,其干扰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并结合胞内DNA的作用机制为其低耐药杀菌机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同时抗菌肽NZ2114对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一定消除作用。由此可见,抗菌肽NZ2114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真菌防御素Plectasin衍生肽NZ2114和奶牛乳房炎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旨在阐明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机制及其阻遏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效果。通过16S rRNA基因鉴定对55份乳房炎奶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借助流式细胞术和扫描电镜观察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完整性及细胞形态的影响,通过凝胶阻滞和圆二色谱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的影响,将抗菌肽NZ2114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孵育以研究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影响,通过PCR进一步分析抗菌肽NZ21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耐药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获得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菌对青霉素等9种抗菌药具有耐药性,且50%为多重耐药。抗菌肽NZ2114对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强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1.0 μg/mL。抗菌肽NZ2114可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S7细胞皱缩、细胞内容物泄漏,甚至细胞裂解,碘化丙啶(PI)细胞膜穿透率达5%,且抗菌肽NZ2114可与金黄色葡萄球菌S7基因组DNA结合并改变其DNA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1/4×MIC抗菌肽NZ2114孵育12 h后发现,除对阿莫西林和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没有降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10%~40%),且抗菌肽NZ2114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Z)及杆菌肽类耐药基因(braRS)的消除率分别达28.57%(2/7)和22.22%(2/9)。上述结果证明,抗菌肽NZ2114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体外强抑菌活性,其干扰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并结合胞内DNA的作用机制为其低耐药杀菌机制奠定了细胞学基础。同时抗菌肽NZ2114对耐药菌株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均有一定消除作用。由此可见,抗菌肽NZ2114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的抗生素替代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类抗菌药物诱导引起大肠肝菌主动外排系统调控基因marA、soxS、robA表达水平的变化特点.挑选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78经阿米卡星(AMK),环丙沙星(CIP),头孢曲松钠(CRO)逐代诱导的10、20、30代菌株作为试验菌株,提取其总RNA并反转录,采用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测定其主动外排调控基因marA、soxS、rob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marA基因在CIP20中mRNA的表达水平最高,是母体菌株O78的2.30倍,且其在CIP10、CRO30、CIP30、AMK20的表达量分别为母体菌株O78表达量的2.11、1.71、1.15、1.44倍;soxS基因在AMK20中的表达量最高,是母体菌株的5.98倍,其它高于O78的菌株表达量的菌株为CRO30、CRO20、CIP20、CIP30;robA基因mRNA表达量除了在CIP10的表达量高于O78外,其余均低于母体菌株的表达.结果提示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能诱导菌株的主动外排调控基因marA、soxS mRNA表达增加,robA基因mRNA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6.
犬脓皮病是一类主要由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感染而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葡萄球菌是一种人与动物均易感的细菌,常引起各种化脓性疾病,其中,MRSP作为一种动物源葡萄球菌还会成为耐药基因贮存库,可将耐药基因通过环境或食物链传给人类。近年来MRSP造成的皮肤疾病病例大幅上升,给感染的控制带来挑战。笔者综合了犬脓皮病致病菌的抗菌药耐药性及其消毒剂抗性的相关研究,从MRSP的致病机制出发,总结了MRSP通过破坏细胞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感染发生的相关机制,简述了多个国家MRSP对抗菌药的显著耐药性与相关耐药基因,如mecA和cat基因等,介绍了MRSP对胍类消毒剂与季铵盐类消毒剂的抗性及抗性机制,对外排泵、基因调控与抗性基因的可转移性等多种机制进行了论述,同时为避免MRSP对抗菌药与消毒剂的共同耐药性对犬脓皮病的治疗造成干扰,笔者从移动遗传元件介导的获得性抗性与依赖于细菌细胞结构的固有抗性等方面系统地分析了MRSP对消毒剂抗性和抗菌药耐药性之间的争议与联系,以期寻找一种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为犬脓皮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和宠物关系的日益密切,宠物体外寄生虫感染导致宠物瘙痒难安等问题逐渐显现,引起了人们对宠物健康的高度关注,同时,人们更应重视跳蚤、蜱等携带的病原体从宠物向人类传播的风险。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宠物体外寄生虫病,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开发杀灭宠物体外寄生虫制剂,其中,杀虫剂吡丙醚属烷氧吡啶类保幼激素类的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作用机理独特,对害虫综合治理效果显著。综述了吡丙醚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检测方法、抗体外寄生虫研究概况等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驱虫药的开发以及体外寄生虫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The harm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caused by Mycoplasma infection has got widespread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e world. The practical way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in order to reduce economic loss through Mycoplasma infection is the extensive use of antibiotics. Many groups of antibiotics including tetracyclines, macrolides and quinolone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to Mycoplasma. Clinical practice shows many Mycoplasma isolated from livestock and poultry are characterized not only by single drug resistance but also by multiple antibiotic resistance due to the legacy of past decades of antimicrobial misuse, which threat the livestock and poultry production health.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chanism of anti-Mycoplasma medicines through the alterations in the targets, the formation of efflux pump system, and the generation of inactivated enzymes of antibiotics, 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trategies for establishing resistance testing system, rational drug us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相似文献   

19.
畜禽支原体耐药性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原体感染给畜禽养殖造成的危害已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重视。目前控制畜禽支原体感染、降低畜禽养殖经济损失的切实有效方法是大量使用抗生素,其中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是现阶段临床兽医首选的3类抗菌药。但短短几十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威胁畜禽健康,许多畜禽支原体临床分离株不仅仅对单一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且同时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作者从药物靶位点改变、外排泵系统形成、抗菌药物灭活酶产生等方面对上述抗畜禽支原体药物的耐药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建立支原体耐药性检测体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开发新的药物等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单宁是植物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能够结合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在微生物发酵中有特殊生理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单宁结构、生物学特性和抑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植物单宁对乳酸菌生长特性的调控作用,包括植物单宁抑菌性、不同种类乳酸菌对植物单宁适应性和代谢途径等,并对单宁在反刍动物营养与饲草加工利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